经电子支气管镜局部注药治疗支气管结核的近远期疗效对照分析
2020-08-20肖斌
肖 斌
(张掖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 甘肃 张掖 734000)
支气管结核在临床中属于高发疾病,往往是由结核分枝杆菌侵犯人体支气管黏膜,从而造成该病发生[1]。通常支气管结核的发病缓慢,并且症状缺乏特异性,在诊断过程中容易漏诊,因此往往无法采取及时治疗,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期。在传统的治疗方式中,全身抗结核法是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但是近年来在大量的研究中发现,电子支气管镜局部给药的效果较好,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探索,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4月—2020年5月期间,选择我院78例支气管结核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男性20例,女性19例,年龄31~63岁,平均(43.15±1.35)岁;参照组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30~62岁,平均(43.62±1.32)岁。对比以上资料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皆确诊为支气管结核;基础资料完整;对此次研究有知情权。
排除标准:对研究用药有过敏史;治疗中病情恶化,须更换疗法;经过其他治疗干预;纳入其他研究。
1.2 方法
参照组采取常规抗结核治疗,药物选择为异烟肼(由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号:H11020805)、利福平(由沈阳抗生素厂提供,国药准字号:H21020837)、吡嗪酰胺(由江苏四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号:H32024174)、乙胺丁醇(由上海五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号:H31020101)。
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电子支气管镜局部注药治疗,仪器选择为:PENTAX EB-1530T3。首先在治疗前测量患者体征和凝血功能,实施局部麻醉。然后经鼻腔插入电子支气管镜;插入后首先将病灶部位的分泌物吸取干净,并用活检钳清除溃疡及坏死组织,然后对病灶以及周围支气管黏膜多点注射0.1克异烟肼,每周1次。
1.3 观察指标
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与12个月时的效果。(1)临床疗效:患者症状完全消失,即为有效;(2)胸部CT变化:在经过CT诊断后,若肺不张、肺部团块、斑片消失,即为有效;(3)痰菌转阴率:痰培养后观察患者痰液致病菌,转阴即为有效。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处理,计数资料以χ2检验、(%)表示。P<0.05时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近远期的治疗效果,数据有差异,P<0.05,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结核病成为全球的高发疾病,严重威胁居民的身体健康,因此其诊疗也越来越受到临床关注[2]。支气管结核又被称之为支气管内膜结核,尤其在空洞性肺结核患者中容易继发支气管结核,发病原因为人体支气管黏膜发生结核性病变,由于在诊断过程中缺乏特异性而容易误诊。该病通常在早期时如果取得良好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但是随着病程延长,病情会明显恶化,因此在实际展开治疗时,患者的病情往往已发展至严重阶段,无形中增加了该病的治疗难度。另外部分单纯性支气管结核采取常规的诊断方式时通常无法做出明确判断,甚至在临床诊断工作中有部分病例与肺癌混淆,这个很大程度上也造成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治疗,引起不可逆性的支气管狭窄,增加治疗难度和危险性。
表1 治疗效果对比[n(%)]
最早出现的抗结核药物为链霉素,但是在联合氨基水杨酸钠治疗时,相比于单一用药可以显著降低结核杆菌产生的耐药性,实际治疗效果明显更高。随着医学水平发展,后续通过临床医学工作者努力,又发明异烟肼,其治疗优势十分显著;基于此,也产生了结核病治疗中的“标准”治疗方案,即链霉素联合异烟肼联合氨基水杨酸钠,在防治结核病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3]。不过随着20世纪70年代,利福平的诞生使结核病的治疗取得突破性成就,也使整体的治疗效果有了质的飞跃。而在结核病治疗中,其原则倡导早期、规则、全程、适量、联合的十字方针;另外在现代的化学疗法中,我们可以看出,几乎无法治愈所有新发结核病患者,而在常用药物的选择方面上,多以利福平和异烟肼为主,不过以上药物在实际治疗中的确效果显著,因此在常规的治疗方案选择上,化学疗法仍是用药方案制定的基本原则。另外,WTO将治疗结核药物分为主要和次要两类,而在具体用药选择时应当基于药敏实验,根据药物的杀菌活性选择药物,以此来提高杀菌效果。但是在用药时需要注意交叉耐药性,并且需要考量到患者的实际经济收入。
在支气管结核的诊断中,纤支镜检查是常用的诊断方案之一。因为通过纤支镜可以有效观察到病变部位的形态,同时也可以对病变组织进行活检,从而选择针对性更强的干预药物。通常在经过纤支镜检查支气管结核时表现为如下证型:充血水肿、增殖、溃疡肉芽、瘢痕狭窄[4]。而这四种病理学表现类型最为常见,其中充血水肿型占比最高,而这一症状也是支气管结核病早期时的病特征表现,原因可能为大多数患者在接受治疗时病程并不漫长。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全身化疗的同时另外增加局部注药,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在此次研究中,对比两组患者近远期疗效,数据有差异,P<0.05。具体分析为:支气管结核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病灶部位往往存活大量的结核分枝杆菌;且病灶部位的血运水平较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药物在病变组织中的渗透,因此血药浓度相对较低,很难达到较高的治疗效果。这也是在常规全身抗结核疗法中,存在较为明显的治疗弊端[5]。近年来随着电子支气管镜技术不断发展,在治疗支气管结核中,基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支气管镜下局部注药,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因为在通过这种方式给药时,可以直接渗透病灶组织,使药效吸收更为彻底[6]。同样在使用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时,操作医师可以在给药前清除病灶部位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确保管腔通畅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病变部位引流,也提高了药物的杀菌浓度,减轻水肿,疗效较好[7]。
综上,在支气管结核患者中,采取经电子支气管镜局部注药治疗时,近远期疗效皆有显著改善,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