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采用罗哌卡因联合帕瑞昔布钠治疗的镇痛效果观察
2019-10-24河南省濮阳市妇幼保健院457000杨云广
河南省濮阳市妇幼保健院(457000)杨云广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征得院伦理委员会许可后,选取2015年1月~2018年6月接收的84例乳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A、B组,每组42例。A组:年龄35~64岁,平均(46.7±5.2)岁;ASA分级:Ⅰ级14例,Ⅱ级11例,Ⅲ级17例;B组:年龄36~66岁,平均(46.9±5.1)岁;ASA分级:Ⅰ级16例,Ⅱ级12例,Ⅲ级14例。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术前禁食8h,禁水2h,术前2h口服浓度为5%的4ml/kg葡萄糖注射液,术前1h肌注0.1g苯巴比妥钠(上海上药新亚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502)与0.5mg阿托品(国药准字H41021257,遂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患者进入手术室内,连接监护仪,开放外周静脉通路,置入导尿管,并进行气管插管麻醉。麻醉诱导:靶控输注异丙酚(河北一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542)、瑞芬太尼(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国药准字H20123423)各2.5~3.0ug/ml,2.0ug/kg芬太尼(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508)与0.3mg/kg阿曲库铵(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042)。术中持续吸入七氟烷(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680)1.5%~2.0%,靶控输注异丙酚1.5~3.0ug/mL、瑞芬太尼2.0~3.0ng/mL,间断注射阿曲库铵,术前10min给与患者2.0ug/kg芬太尼,5mg托烷司琼。术后在手术切口处给予A组0.375%的20ml罗哌卡因(广东嘉博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73194)。B组患者在手术切皮前15min给予其0.8mg/kg帕瑞昔布钠(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73308),后续麻醉方式与A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h、4h、8h、12h、24h、48h疼痛程度、追加镇痛药物的比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使用VAS评分法进行评价两组患者术后2h、4h、8h、12h、24h、48h疼痛程度,评分越低表明患者疼痛感越轻。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用n(%)和(±s)表示,差异用X2和t检验,当P<0.05时,表示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各时段VAS评分比较 B组患者术后2h、4h、8h、12h、24h、48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详见附表。
附表 两组患者术后各时段VAS评分对比(n,±s)
附表 两组患者术后各时段VAS评分对比(n,±s)
组别/n=42 术后2h 术后4h 术后8h 术后12h 术后24h 术后48h A组 0.7±0.3 0.9±0.3 1.0±0.3 1.7±0.5 2.4±0.5 2.9±0.4 B组 0.4±0.2 0.5±0.3 0.7±0.3 1.1±0.4 1.4±0.3 1.5±0.4 t 5.39 6.11 4.58 6.07 11.11 16.04 P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2.2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镇痛药物追加率对比 A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镇痛药物追加率为9.52%,均高于B组的4.76%、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此次研究将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给予患者不同的药物镇痛,结果显示采用罗哌卡因联合帕瑞昔布钠镇痛的B组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均低于仅采用罗哌卡因镇痛的A组,但两组患者镇痛药物追加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这表明两种镇痛药物联合使用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单一使用罗哌卡因的术后镇痛效果,且增加麻醉药物种类不会额外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其安全性较高。罗哌卡因是一种临床常用的局部麻醉药物,其具有较强的镇痛效果,局部浸润能明显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且有利于患者术后切口愈合[1]。而帕瑞昔布钠的药物实质为选择性COX-2抑制剂,能抑制COX-2和前列腺素等炎性介质生成和释放,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此外,帕瑞昔布钠还可抑制脊髓背角神经元,避免伤害性信号传导至高级神经中枢,从而起到镇痛的作用[2]。
综上所述,乳腺癌术后采用罗哌卡因联合帕瑞昔布钠进行麻醉有利于减轻乳腺癌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且不会增加用药风险,可在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