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第二课堂的载体创新研究
2020-08-19周天一
周天一
[摘 要]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下简称新思想)武装学生头脑,提升学生政治素质是高职院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根本前提。思政课和共青团政治引领目标一致,依托第二课堂,创新工作载体,在面上开展成长、比学、实践三大行动;在点上建设展陈馆、讲好公开课、指导理论社,可以优势互补,协同推动新思想引领高职学生。
[关 键 词] 新思想;第二课堂;时代新人;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50-0030-02
新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在指导和推动实践中展现出强大的真理力量和独特的思想魅力。[1]高职院校持之以恒地用新思想武装学生头脑,需要健全“三全育人”体系,特别注重在第二课堂中发挥思政课与共青团协同育人的优势,特别注重搭建精准有效的新思想进第二课堂载体,让高职学生在校园内外、线上线下浸润式地理解“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新思想真谛,自觉在新思想指引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努力锻造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健康身心、精湛技能、敢为人先、国际视野、持续卓越”素养的时代新人。
一、思政课与共青团推动新思想引领高职学生的契合点
(一)政治引領一致
思政课具有全面推动新思想“三进”主渠道的作用,政治引领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和价值追求,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才能体现关键课程的丰硕成果[2];共青团是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新思想的熔炉,政治引领也是团组织的重要职责,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加强和改进理论武装工作,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问题,从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四个自信”,确立听党话、跟党走的人生追求,才能凝聚和鼓舞学生聚焦“两个百年”、建功新时代。思政课和共青团都具有政治属性,坚持用新思想铸魂育人是两者共同的使命和责任,在本质上可以结成政治引领的“同盟军”,画出政治引领的“同心圆”。
(二)实现途径统一
开展第二课堂,给处在“拔节孕穗期”的学生传播新思想,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新思想的真理光辉,可以在互动、体验中打造有亲和力的思政“金课”,可以促进团组织练就过硬的“看家本领”,提升凝聚力、吸引力。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新思想的鲜活生命力也植根于实践,高职学生在实践活动、基层一线、虚拟空间等舞台上探索未知、接受新生事物,可以更好地沐浴新思想的春风,自觉当时代先锋。与此同时,思政课教师和教师团干部经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甚至我本就是你。思政课教师基于社会现实务求把课讲得深入浅出,讲出真理的味道。教师团干部是搭建实践平台的高手,务求让有意思的活动传递有意义的价值。两者通过言传身教,在第二课堂这一赛场上给学生鼓劲加油、指点方向、公正裁判,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观察思考,坚定理想信念。
(三)重点任务互补
高职院校通常开设“基础”“概论”“形势与政策”三门思政必修课。这些思政课宣讲新思想,虽然分工不同、侧重各异,但无不追求贴近生活、突出实践,重视课后面对面的谈心谈话,线上键对键的互动交流。共青团主导的励志体验、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等第二课堂重点实践项目旨在激励学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争当新思想的践行者,给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平台。精彩的活动常常时尚、有感染力,充满感性和温度,从这些实践活动中进一步直面学生关切点,经过理性而冷静的分析,上升到理论高度,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新思想的科学之美、理论之美和逻辑之美,是思政课与共青团协同育人综合效益的显现,更是高职院校追赶时代流行色的价值取向。
二、思政课与共青团推动新思想进第二课堂的实践探索
高职学生既有着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的独立意识、对社会问题从疑问开始的反思能力、有一分热要求发一分光的展示欲望,也存在着信仰迷茫和理想信念淡漠、社会责任感和团结协作意识欠缺、艰苦奋斗和刻苦学习的劲头不足以及和社会主流文化存在一定冲突的思想政治问题。他们是新时代青春派、互联网原住民,对学习交流的即时性、互动性、趣味性有新需求,这些启示我们:让新思想春风化雨般进入第二课堂,要用改革创新的思路,注重统筹兼顾、点面结合,建设好具有校本特色的工作载体。
(一)在面上推进“三大行动”升级版
高职学生真正在校时光只有两年半。以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和团委、团总支教师团干部葆有强烈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自我革命精神,以坚毅的战略定力,站在理想信念制高点上,从工作本质出发,在全校层面深化“三大行动”,既坚持了光荣传统,又整合了资源,做出了有益探索。
1.开展“七彩导航”新生成长行动
大一第一学期,新生初来乍到,是学习新思想的关键期。重点做好七个动作:希冀成长——向新生班级赠送《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和印有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论述的书签、《校园攻略》等文创产品。喝彩成长——模仿排演央视五四晚会中反映新思想的文艺作品,在学校迎新晚会中向新生展示。携手成长——团委举办“青春故事会”,邀请校园精英、优秀校友、社会贤达与新生面对面,思政课教师现场点评,让新生透过榜样感受中国精神。责任成长——组建新生国旗护卫队,设立公益劳动岗,引导新生厚植爱国情怀,弘扬劳动精神。支部成长——团组织帮助新生建立团支部,思政课教师协助指导新生第一次团日活动。指导管理成长——团学组织有序举办集中招新,对新生干事严格要求、热情关爱,指导他们成为新思想学习的引领者。助跑成长——举办届次化的“新生风采季”活动,促进学生重视综合素质培养,自觉关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坚持“青年学习”网络比学行动
新思想的传播必须对高职学生全覆盖,最好的载体是互联网,最好的话语是“学言学语讲理论”,最佳的境界是追求学习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学习强国”App、“青年大学习”公众号内置平台、网上直播、H5、小程序等网络媒介的兴起为开展学习新思想奠定了基础。团组织根据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学情,建立“青年学习”制度,常态化采用“答题闯关”、青春榜样直播会等生动活泼的方式推进新思想入耳入心。思政课教师则建立线上答疑解惑群、当评委、做嘉宾,用小切口讲述治国理政的大道理,用小故事诠释新思想的大逻辑,引导学生在今昔对比、中外对比中学习,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最终让学生对新思想达到“三个认同”。
3.设计“校本特色”社会实践行动
学习新思想需要知行合一,注重“手脑并用、学做合一”是高职教育鲜明的特点。开展系统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反作用于认知、情感、意志,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对新思想消化与吸收。[3]思政课与共青团关照学生在校、寒暑假、实习期等现实区间,联合打造学“習”宣讲实践团品牌,巩固协同育人的大思政格局。一是利用节庆日、党团校、校园文艺节、劳动周、思政课实践教学等契机,组织开展“我为新思想代言”微活动,拍摄微视频,讲好微故事。二是深化“三下乡”寒暑假社会实践,在新思想采风活动中带着课题搞调研、看变化、谈感想、出成果。三是针对顶岗实习应届毕业生,编印“新思想与职场新人成长选题指南”,指导学生围绕就业创业政策、产业行业前景、实习岗位状况和毕业论文(设计)方向撰写职业生涯规划,及时回应学生理论问题、思想困惑,指导毕业班自行设计一堂告别母校的思政课。
(二)在点上打造“理实一体”新样板
1.建新思想展陈馆
由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围绕新思想科学内涵与实践、新思想产生的根与源以及学校贯彻新思想的实践和学生现场互动等内容,采用文字、图表、照片、视频、软硬件相结合的形式,利用声、光、电、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建设具有科学性、趣味性、美观性、丰富性的占地约180平方米的现场新思想展陈馆。该馆定位是:学生喜爱的“感悟堂、兴趣屋、资源库”,学校展示立德树人成果和对外形象的新窗口。团委负责选拔组建展陈馆讲解员志愿者队伍,面向全校学生和社会人士,做好参观讲解服务。
2.讲新思想公开课
学校开设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习近平重要讲话选读”“习近平人格魅力”等反映新思想的选修课,设置“我是演说家”实践环节,课程结束后让学生走上舞台进行创意汇报;思政课教师与团干部联合备课,上好新学年开学第一课;活学活用《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开讲啦》《经典咏流传》等央视文化节目的创新性元素,在每年纪念五四期间推出“青春梦想公开课”,讲好新思想的学校故事。
3.导学生理论社团
重点抓好对“青马工程”和学生社团“新思想理论研究会”的指导,突出实践育人、先进性锻造,让“执著信仰、使命担当、赤子之心”的关键词在学生骨干的内心生根开花。把学生理论社团从指导对象发展为思政依靠力量,让你们变为我们,是新思想在高职院校谱写新篇章、掀起新高潮的力量源泉。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指导方案,团委加强学生社团管理考核,推动学生理论社团在校园里发挥“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示范带动作用。
新思想进第二课堂培育时代新人是大势所趋、时代发展所需,更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内在要求。高职院校从载体创新层面进行探索,有助于从微观视野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1-11.
[2]本刊编辑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J].求是,2020(17):12-14.
[3]王佳.高职院校大学生新思想教育路径探析[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4):111-113.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