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人文课程线上教学实践探索

2020-08-19杨扬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50期
关键词:云班人文教学模式

[摘           要]  在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理念下,全国各地学校纷纷开启了线上课程,虽然在此之前各个学校也都在进行在线教育的尝试,但均以“线下+线上”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主。而今年大多数学校均采用了完全线上教学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对师生双方来说,无疑都面临着极大的考验,以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天府文化课程为例,从教学平台搭建、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资源构建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和总结。

[关    键   词]  高职人文课程;线上教学;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50-0012-02

一、居家线上教学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网络环境和信息化设备不均,影响了在线课程的有效开展和教育的公平性

随着国家经济高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网络环境等日趋完善,但不同地区、家庭的网络环境和信息化设备仍存在天壤之别。在我们前期调查中发现,具备“手机+电脑”双设备上课的不足10%,大多数学生仅能使用手机上网,而且网络状况还时断时续,部分少数民族偏远山区的孩子甚至连手机都没有,更不要说网络条件,如何保证这部分学生居家在线学习的权利,保证教育的公平性,亟待我们思考解决。

(二)学生个体的自律意识、自觉意识影响了人文课程的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课程的教学任务完成与否。学生居家学习网课与原来在校期间的“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不同,离开了校园环境、课堂气氛、师生现场沟通,学生居家独自上网课时容易走神,注意力不够集中,效率不高,学习效果难以保证。如何调动学生居家学习积极性、发挥人文课程的感染力,如何利用线上学习工具做好学生学习过程记录是在此期间教师需要思考的又一问题。

(三)线上教学现有模式不利于发挥人文课程的丰富性和感染力

人文课程的目标是弘扬真善美,抑制假丑恶。在现实的教育情境中,人文课程对人生的导引和丰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人文教育具有形象性、自由性、亲和性、趣味性等特点,但在线上教学过程中,离开了老师的现场表达、诠释、演绎,脱离了良好的现场师生互动交流和课堂人文氛围,人文课程趣味性和感染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和限制。

二、线上教学改革与实践

本学期我们以天府文化课程为例,摸索了高职人文课程线上教学模式,在教学平台搭建、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资源构建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

(一)课程基本情况

天府文化课程为我院传统文化系列课程第二阶段的内容,面向全院各专业大一学生开设,周课时2学时,共34学时,2学分。

本课程目标为通过“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发展“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增进学生对成都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提升文化自信。

(二)教学策略及实施过程

1.信息化手段:搭建网络教学双平台,开启线上教学新模式

(1)构建“云班课”+“QQ群课堂”双平台直播模式

平台一:利用“云班课”实现资源共享,课内互动,过程记录

云班课智能教学工具能基于移动互联环境,实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即时互动;能分专题构建系统完整的课程资源库,方便学生课后查看;能完整记录学习者的学习全过程,并能适时给出学习行为分析、提醒和评价,激发学生在移动设备上的自主学习;能提供头脑风暴、作业、讨论、小组任务、在线抢答、学习测试等丰富的活动,引起学生的关注;能提供强大的分组学习和交流的支持,为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等综合素养的培养提供可能;能整合相关网络资源,使教学活动更简单、便捷;更能为老师提供高质量的教学研究大数据,实现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个性化智能助学和智能助教功能。云班课作为线下教学的辅助功能非常强大,但其直播功能相对较弱,不能满足老师连贯讲解、分享PPT,与学生在线连线等需求。

平台二:利用“QQ群课堂”实现在线课堂,实时讲授

作为一款国民级通信及社交应用,QQ使用人数多、技术门槛不高、学生接受程度高,通过“QQ群课堂”可以满足老师连贯讲解、师生即时互动等需要,通过屏幕分享也能很好地完成信息共享、重点圈注,不会增加学生软件下载的负担和新平台学习使用的压力。但对网络条件不好的同学来说,如果不能参加即时课程,回看QQ群资源的话,资源比较散、课程系统性不强,同时学生活动没有过程记录,不便于老师做过程管理和学情分析。

因此,采用“云班课+QQ群课堂”双平台直播模式,能较好地弥补单一教学平台的缺憾和不足,适应学生在线学习环境。

(2)搭建立體化学习资源库,充分发挥人文课程感染力

人文教育具有形象性、自由性、亲和性、趣味性等特点,但在线上教学过程中,人文课程趣味性和感染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和限制。所以网上课程要求教师打破原有的课程结构,筛选课程内容,分解学习任务,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库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借助央视《航拍中国》《如果国宝会说话》等优秀纪录片;人民日报、新华社微博时事新闻;四川博物馆文物视频等优质资源;天府文化、成都日报景观等微信公众号文章,依托“云班课”平台建立视频+音乐+图片+文字的课程资源库,既充分体现人文学科的丰富性,也解决了部分学生网络条件不支持在线及时学习的困难,方便学生随时学习查看。

2.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在线教学特点,实施“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教学

学生居家学习网课与原来在校期间的“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不同,离开了校园环境、课堂气氛、师生现场沟通,居家独自上网课学习效果难以保证。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基于线上教学的基本思路,通过“教学资源建设—课前学习任务设计—课内学习活动创设—课后作业及反馈”打造“课前—课中—课后”的全过程学习。

课前:教师利用云班课推送学习资源及预习作业,完成学情分析,制定课中教学策略。

课中:教师借助QQ群课堂进行直播教学,通过分享屏幕演示PPT配合讲解,通过连麦方式让学生发言参与课堂,通过QQ群弹幕来发起及时互动;通过云班课开展课内讨论、头脑风暴,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便于学情分析。

课后:通过云班课发布在线测试和专题作业,作业从基础知识测试到小组文化研讨学习,既检查了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又促进了组内及组际沟通交流。

同时,在居家网课教学中,除了基于线上教学的基本思路打造全过程学习,还要及时关注学生个体情况,结合课内互动反馈情况梳理重点关注学生,帮助每位学生克服环境影响,跟上学习节奏。

3.课程思政:发挥人文课程以文化人的作用

人文课教师要善于以时事为契机,发挥课程以文化人作用。在我们的人文课程里,一直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既立足历史又紧跟时事,比如将习近平总书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家国情怀、奉献精神、科学精神等要素有机融入课程之中,让学生感受到中国践行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并结合中国文化“爱人者,人恒爱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主张,引导学生尊重生命、敬畏自然,践行仁爱精神,贯彻“课程思政”理念,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教学考核:调整多主体全过程考核模式,全面反映学生成长成才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网课期间的教学考核存在反馈不及时、学习效果难以评价等诸多困难。本课程在本学期的考核中适当调整了考核方式和标准,采用了“知识考核+项目考核”的方式,鼓励学生以团队为单位,钻研了解传统文化;在评价主体上增设了“团队伙伴”,对学生课程学习中的认知、情感、价值观表现加以考核,体现了评价的人文性、多元性;同时,调重了平时成绩的权重,借助云班课数据将客观量化评价与主观效度检验结合起来,综合采用过程评价、动态评价、结果评价等方式,充分及时反映学生成长成才情况,反映课程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结合。

三、教学成效:多种教学方式并举,有效提升学生人文修养

在本学期的网上教学中,我们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的学习过程实现课内有限时间的有效延伸;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人文学科的人文性和感染力;同时借助移动教学助手开展头脑风暴、答疑讨论、在线测试、抢答、摇一摇等活动,实现了学习的互动、检验。从云班课的教学报告显示,学生优秀率达到90%以上,学生资源查阅度、活动参与度达到95%以上,测试达标率达到92%以上,学生的获得感很高,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人文修养。

四、结语

本学期我们在教学平台搭建、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资源构建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不仅保证了正常教学秩序和质量,实现了学生“一课一得”,而且有效拓展了学生传統文化的学习时空,后续我们将继续摸索人文课程线上教学以及“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进一步促进新时代文化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编辑 王亚青

①基金项目:2020年成都市教育科研规划专项课题“xxxxxx背景下高职人文课程应对策略研究”(YQZX044)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杨扬,女,四川成都人,硕士,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应用语文、中国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云班人文教学模式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蓝墨云班课混合式教学满意度实证分析
形成性评价驱动的高职大学英语“云班+课堂”混合式学习模式构建与实施
云班平台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实践探究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云班课的SPBTC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