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2020-08-19宋兰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宋兰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有助于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获取知识的效率。基于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小学语文教师要采取多元化的方法,积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构建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18-0207-02

古人语:“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爱因斯坦也说

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由此可见,问题意识在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学生具有问题意识,说明其大脑经常处于思考的状态,而思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学习能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改变学生长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状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其大脑思维活跃,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其语文综合素养。本文立足小学语文教学,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及其

策略。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小学阶段的学生,总是有“十万个为什么”,这说明学生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但是,思维活跃,并不代表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强。很多小学生的思维缺乏连续性和逻辑性,这样的思维状态体现为学生提出的问题缺乏逻辑性,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跨度大[1]。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培養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用严谨的、严密的思维思考问题。基于此,在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时,要注重对学生语文学习思维的引导,让学生懂得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既是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效率

从“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中可以看出“思”与“疑”在“学”中的重要性。学生要善于思考、质疑,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小学阶段,学生是否拥有较强的获取知识的能力是能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所在。和传统的知识灌输式教学模式不同,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并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有利于让学生带着疑惑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问题的答案。由此可见,带着疑问思考、学习知识,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

效率。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当今时代的小学生,生活富足,并且父母包办的现象多有存在,导致学生依赖性强、自主性差。如当前的很多学生需要父母全程监督才能完成作业。针对这样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这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改变学生的惰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积极主动思考,并对学习更加有耐心和细心。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

策略

(一)注重预习,夯实“问题”基础

作为一线教师,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有疑问、并能够提出优质问题的学生,一定是深入把握知识内容、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因此,在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让学生对要学习的知识有基本的了解,能结合教师的讲解提出自己的疑问,从而促使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其中,课前预习至关重要,有效、充分的课前预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把握相关知识。笔者在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时,采取的方式是“前置性作业”,即结合课文布置一定的预习任务,并结合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把握学生的预习质量。这种“前置性作业”的方式,能够让学生结合教师的教学问题深入思考文本的内涵,提高学习质量,同时也能有效夯实学生的“问题”基础。

(二)课堂设问,引导学生思考

课堂设问,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最为关键的一步。学生学习知识,课堂是最为主要的阵地。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问题,通过一个又一个问题,以环环相扣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这样有助于构建互动的语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语文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如在教学《少年闰土》时,笔者通过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想一想“我”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我”和闰土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默读课文,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划下来,并说说为什么。这一系列问题能有效地为学生理解课文指明方向,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积极主动思考,并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

(三)鼓励提问,升华学生的问题意识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并且提出有质量的问题。笔者在教学时发现,一些性格内向、学习成绩欠佳的学生,很少会提出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内心的胆怯。针对这样的现状,笔者在教学时,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对勇敢提出问题的学生予以鼓励,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升华其问题意识,为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当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其学习思维能力,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促使其语文综合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韩淑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6(4).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个性化阅读的原动力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