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化环境下普通高中校本研修的研究与实践
2020-08-19徐柏兴
徐柏兴
一、研究缘起
(一)传统的校本教研形式得不到教师的青睐
一个关于杭州市萧山区第三高级中学的校本教研的满意度调查显示:(1)有70%的教师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但是只有15%的教师认为自己通过研修促成教学行为的改变;(2)有46%的教师认为有必要进行全员研修,但是有71%的教师对研修活动的频率倾向为每学期两次;(3)有42%的教师认为对教材教法的研讨对自己的成长和提升最有帮助,但是有68%的教师倾向于外出观摩的研训形式。
由此可见,传统的以听课评课为主的校本教研形式,无法得到教师的青睐。究其原因,校本研修缺少“主课题”,缺少真的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缺少过程和反思的研究,使校本教研存在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倾向,教师无法从中获得真正的专业成长。
(二)教师实践经验本身对专业发展的引领非常有限
学校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校本研修,而校本研修主要依赖教师的实践经验。由于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更新缓慢,教学观念得不到及时转变,其专业发展停滞不前,更加缺少以一种研究者的身份和态度去审视、反思、分析和探究日常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的实践经验本身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引领是非常有限的。
(三)缺少主体需要的校本研修只是一个乌托邦式的形式主义
学校有近40%的教师已是中学高级教师,知识体系、教学风格基本定型。部分教师呈现出工作激情不高、研究热情下降的状态,对于专业发展缺乏主体需要,主观上缺乏向专家型教师转型的追求。而年轻教师主要通过“被灌输”“被指导”的方式进行教学研究,缺少自主探究、相互协作等方式的合作研究,也缺乏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式的探讨和研究。因此,缺少主体需要的校本研究终究只是一个乌托邦式的形式主义。
二、研究实践
(一)调研校本研修,发现“我的问题”
学校自2014年就开始策划并启动主题校本研修,制定了一月一次的集中校本研训与日常教师的教学改进相结合的科研思路。历经三年,学校在开学初成立校本研修领导小组,确定课题负责人、骨干教师,共同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学習,提高其对课题方案的领悟程度。
同时,以学科研修组为单位,每个教师根据自己的学科,提出本学科课堂教学中遭遇到的问题,将其记录在个人的研修手册中。教师对某一段教学周期内的教学困惑实时记录,并且有意识地将其归类,使之成为专门类别的问题,便于学科教学研究会的整理和提炼。
(二)筛选“我的问题”,提炼“真的问题”
校本研修以学科教研组为基本单位,以教师日常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导向,目的是提炼出具有层次性和逻辑结构的真正意义上的问题。在收集归纳教师在教育教学和教研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市、区教研室专家、学科教学研究会会长以及全体会员教师共同提炼和制定了“真的问题”,并将其作为该月的分级主题。
(三)围绕分级主题,解决“真的问题”
校本研修的目标是提升教师素质,激发教师自我成就感,促进专业化发展。以“真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也作为学科教学的突破口,围绕某一典型案例或教学细节,用专业化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和观点进行剖析,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并形成理性认识,是校本研修的有效途径。
1.重视专家指导引领,解决理念问题
(1)专家引领,理念先行。开展校本研修,专家引领必不可少。杭州市萧山区第三高级中学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形式,邀请市、区教育专家为学校教师做教育理论与研究方法等专题报告。学校每月一次的校本研修实施,邀请区内教科所的相关专家及每个学科的教研员来校指导引领,学校名师研究会等一系列骨干教师也同样起到这个作用。
专题论坛是学校为教师专业成长而搭建的开放性、互动性的交流平台,它特别突出名师培养和专业引领的作用。这种培训主要有专题研讨、名师沙龙、专家讲座等形式。
(2)科研推动,以研促训。各教研组就如何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真正内涵,如何改变教学方法,落实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等问题合作开展校本研修,以及以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展开课题研究内容。一系列教研课题,基本上来自于对校本课堂教学改革的演绎和创新,在学校总课题的带动下,各个学科都创生出自己的子课题,进行全方位、多样化的研究,研究的内容来源于教学,研究的成果指导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科研意识及科研对教学带来的变化是明显的。
2.培育学科核心素养,解决专业问题
(1)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石———构建知识体系。利用先学任务,由学生自主尝试架构知识体系,是构建知识体系的有效措施。先学任务可以在课前,也可以在课上。学习任务的设计要包含着思维的台阶,绝不是简单的作业。先学任务要将“学习点”拆分成思考的问题,要暴露学生理解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梳理,更重要的是对认知的铺垫。此外,通过小组合作、对话情景的方式进行互动学习,创建知识体系,根据前后文、专题主干等环左顾右,主动建构知识体系。
(2)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体验科学奥秘。体验学习使学习者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学习情境中,参与学习活动。只有学生体会到学科专业的魅力时,学科核心素养才有可能真正落实。学科的专业魅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投入度,并且使学生善于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主动探究学习,成为终身学习者。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能激发学生进入情感体验的情境。
(3)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灵魂———主动探究学习。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并对观察记录的实验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结论,这就需要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交流实验探究的成果,提出进一步探究或改进实验的设想,做到专攻学习。
3.搭建互动攻研平台,解决机制问题
校本研修是一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常规性工程,学校做了系統的规划。要推广校本研修的开展,行政力量的推动必不可少。(1)学校已经形成了以校长为核心,教务处、教科室为主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以学科教研员为引领,学校名师研究会、学科骨干教师为成员的校本研修指导小组,以教研组为单位的教师主体校本研修这样一个系统整体。(2)学校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校本研修跟进机制”。为了解教师使用校本化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学校分别从教务处、年级部、备课组三个层面,定期对教师的备课本进行检查。(3)学校课题组继承了“深入一线、推门听课”的优良传统。为加强对备课、上课教学常规的监管与指导,本课题组成员仍坚持深入教学一线,实施推门听课,保证所有教师日常上课能运用分段式模块教学理念进行授课,每次听完课后,都会有针对性地指出教师在践行主题式校本研修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与学科教师耐心交流,提出改进意见与建议。
(1)学科课例研讨平台,使“真的问题”真正落地。教研组具有组织学习、教学研究、培训教师等功能。由于教研组位于学校教学的第一线,十分便于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共享资源、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因此,教研组要以己所长,紧贴教学实际,采用“一课多上”“三阶段两反思”“课前说课、课中讲课、课后评课”等,提高主题式校本研修的实效。
随着新教材、新观念、新教法与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发生着激烈碰撞和摩擦,学校以校本教学课堂“课堂45分钟分段式模块教学”的改革为载体,开展了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研讨活动的主要内容表现为课例研究,通过教师开设公开的常态课,解析其中的问题,进行改进和完善。
(2)青年教师发展平台,使“真的问题”又快又好解决。青年教师发展研究会是由五年内青年教师和其他愿与青年教师一起培训成长的教师组成的一个校本培训团体。可以说青年教师发展研究会集中了校内最年轻的教师。因此学校采用了听理论学习讲座、优秀教师介绍经验,观看优秀教师教学视频、谈心得体会等培训方式,引领新任教师做好备课、上课和作业安排三大关键性教学常规。
青年教师研究会的每次培训活动,都能强化教师问题意识,强化“我的问题”“真的问题”和“真的解决问题”理念,让青年教师能有效设计教学,更好地落实教学常规,同时也使青年教师自己能获得最快的成长和最好的发展。
(3)校际合作交流平台,使“真的问题”以新思路解决。学校为改变校本研训形式单一的现状,主动出击,展开校际合作互动研修机制。校际合作研修既有纵向又有横向,纵向指本学科跨年段的合作,横向指学校之间处于同一年段跨学科的合作。
为了增强校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更好地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开阔教育教学工作视野,提升理论修养和实践水平,在校长的带领下,学校各年级分管德育、教学副主任、班主任、教研组长等90多人到名校参观学习。
三、研究成效
学校一直以来十分重视校本研修,近年来基于主体需要的校本研修更是我校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以校本化的课堂教学改革“课堂45分钟分段式模块教学”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导向,教师逐渐体会到了研修的重要意义,不仅如此,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主题式校本研修已经渗透到教师的教学行为之中,各个学科的教师都在试图用丰富有效的方式贯彻该理念。
(一)教师执教和科研能力普遍增强
校本培修与教师的教学创新实践结合起来,对于许多年轻教师而言,课堂有模型便于其进行模仿和改造,对于常规的落实方面效果明显,对于骨干教师和名优教师而言,在常规落实常抓不懈的基础上,课堂的智慧生成和创造性教学范式被激发出来。在高中历史新范式教学案例评比中,学校两位教师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三等奖,在高中英语教学新范式优秀课例评比中,一位教师获得二等奖,两位教师获得三等奖,在对教学新范式优秀课例展示中,共有9个成为区级示范型课例。
(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更加精细
首先,学校内部已经建立起主题式校本研修的管理机构,从以校长为核心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到以学科教研员为引领的校本研修指导小组,再到校内的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其次,校本研修的签到制度、学时学分登记制度都纳入到每一位专任教师的绩效考核当中。学校十分重视对于校本培训的档案资料管理建设,强化动态管理。教师个人参加培训的档案内容包括根据学校培训计划拟定的个人学期培训计划、总结、参加学校集中组织的培训活动情况记录、自学笔记、听课笔记、上公开课的教案、个人课题研究情况,自制的教具及教学软件、发表的论文等,都纳入到校本研修的考核之中。最后,校本研修在领导重视、经费投入、培训资源落实方面都有明确规定,保障了校本培训工作的有效落实。
(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基于主体需要的校本研修范式,该项研究已切实带动全校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行为,使教师逐渐抑制了专业停滞的趋势,保障了课堂教学的深度、广度和专注度,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优质而高效。学校近年高考一本上线数实现了重大跨越,2018年高考,一本上线比例高达72.6%,真正促进了学校的教学质量的提升。
(作者单位:杭州市萧山区第三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