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搞好课前预习
2020-08-19朱冬顺
朱冬顺
摘要:培养小学生具有自主学学习惯非常重要。小学数学课前预习是自主学习的开端,能有效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引导他们把握预习的主要内容,不断创新预习的模式,为小学生学好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前预习;教师引导;策略研究
课前预习是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预习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的途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点,以课前预习为切入点,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一、教师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小学数学教师知道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但一味地强调学生,预习只流于形式,为了解决这种状况,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裕的预习空间,还应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
1、列预习提纲。明确预习时间学生何时开始预习、预习时长应该为多少,这些都需要教师做出指导,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帮助学生限定预习时间;明确预习内容明确告知学生预习的范围,甚至是教材中的具体页码,这样能使学生明确当天预习的具体内容与范畴;明确预习方法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能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预习,并获得有意义的思考甚至问题;明确预习要求。教师应明确学生需要理解的知识点、需要背诵的内容,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加顺利地参与讨论与交流。
2、把握預习要领。教师应提前将精心设计的预习提纲交给学生,并引导他们按步骤进行预习。初读材料以促进学生初步理解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这一环节的阅读中学会发现有效信息,结合各种情境的阅读与思考,尝试回答教材中所设计的问题,帮助学生从自主阅读与思考中对新知识形成整体上的了解,使学生能够初步理解教材中所提出的结论,并适当记录自身的体会和感悟。预习是有差别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预习受阻时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分析,鼓励学生努力理解知识并及时发现问题,把握好预习的度并记录自身预习过程中的问题或思考。
尝试练习其实是检验学生自主预习效果的有效手段。学生在有效的课前预习中应该能初步理解、掌握新知识,一些简单习题或问题的解决能帮助他们了解课前预习的效果,且学生能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此外,能令教师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获得了解,课堂教学的重难点也会因此完全得到凸显。
3、写预习反思。绝大部分的学生在课前预习之初是不会提问题的,教师面对这种情况,需要耐心与恒心,并及时做出引导和示范,以点燃学生心中的思维火花,使学生在模仿、尝试中学会写出自己预习过程中的疑虑和不解,并将这些问题纳入课前预习的主要任务之中,以获得更好的预习效果。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预习的主要内容
1、初步感知。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所了解,但这仅仅是知道了要学的是什么,更多的是直观了解学习对象。对于学生而言,是将教科书上的内容从例题到练习看了一遍。这样的了解为知识的整理提供了基础。了解学习内容,为整理学习内容提供了感性材料。
2、提炼学习内容。课前预习是对所学知识的提前了解,学生通过预习,知道即将学习的内容是什么。整理不仅仅是“知道”,在认识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梳理、整顿,使之有条理,有序。课标在知识技能目标中是这样定义“了解”的,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能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出这一对象。在对所学内容进行课前整理时,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即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文本,理解文本中蕴含的意义,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整理文本中的内容。
3、勇于质疑。学生在对所学内容梳理完成后,必有所思有所疑。因此,学会质疑是学生在课前整理之后的一种提升与拓展。方法指导质疑有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是需要教师慢慢引导的。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质疑能力有所不同。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时教会学生如何疑,既可以从所学的主要内容入手,又可以从教材提供的方法入手,也可以从教材所告之的结论入手,更可以从问题的原因开始质疑。
三、教师要不断创新预习的模式
大部分学生在预习时,利用的都是传统的方式,即只是浏览课本或者单纯地依赖教师,无法在预习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使预习效率不尽如人意。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创新预习方式,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1、利用微课预习。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对知识点进行微课录制微课诞生于互联网时代,不仅储存方便,还能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让学生灵活观看在教育资源情况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多数教师都只是让学生翻阅课本进行预习,这样--来,学生无法理解教材中的知识,还有可能会对知识出现错误认知.而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以及大数据的出现,教育资源变得更加丰富,此时就出现了如微课、视频等帮助教师教学的方式,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方式更加方便地学习。
教学“平行线”的有关知识前,可先给学生录制微课,通过微课,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平行线的特征在录制微课的过程中,教师要融合许多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资源,对信息资源进行高效利用,以便学生更快速地理解相关知识,并进行后续学习接着,将教师录制好的微课上传到视频网站上,供学生自主下载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微课给学生留下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对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物品进行描述,并总结该物品的特征,总结之后发送到教师的微信,教师就可以直接把握学生的预习状况了。
2、小组合作预习。教师无法每时每刻监督学生的学习状况,因此,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监督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或者让学生自己组成学习小组,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分享预习成果,如果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出现了疑问,也可以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这样一来,一方面能加强学生之间的友情,另一方面,能形成监督与督促的效果,有效避免学生出现消极学习的状况。
参考文献:
[1]李文辉.研究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60.
[2]邹晓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途径[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4):50.
[3]李德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J].华夏教师,2018(3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