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结合策略初探

2020-08-19郭亚元

神州·中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小学

郭亚元

摘要: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大重要内容,阅读和写作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是语文教学的一体两面。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写作是阅读的表达和创造。本文在解读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立足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阅读文本,探讨采用读写结合的重要性及如何在阅读教学中积极挖掘写作训练要素,切实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读写结合;小学;高年 级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读写结合的进行应该以语文课堂为依托,立足语文教材。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专家学者精心挑选的阅读范本,这些文质兼美、内涵丰富的文章,不仅语言优美,而且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匠心独具的布局谋篇,是学生写作学习的典范之作。下面我将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关于读写结合教学的做法。

一、仿写是读写结合训练的有效途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发掘教材中有特点的句型表达、有独特表达的典型段落或文章,引导学生进行仿写训练。

例如《草原》一课,老舍笔下的内蒙古大草原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读完后犹如欣赏了一幅“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让人赏心悦目。这一自然段是学生写作模仿学习的好范本,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把草原的美写出来的?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呢?学生品读交流后总结:作者是先写看到草原的景象,后写由此产生的感想,写景与抒情相结合。在写景时是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写的,依次写了天空、空气、小丘、平地、羊群。教师明确仿写要求:选择你见过的一处美景,采用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方法,景色描写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写完后小组内相互交换,最后全班交流。

《落花生》是一篇经典课文,通过论谈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要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质的主旨。在充分交流和理解课文所讲的道理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借助落花生讲出自己的感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学生通过品读交流体会到,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情感比空洞说教更有感染力,更能打动读者的心,引发强烈的共鸣。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一个让自己获得启发的事物,说清楚所写之物的特点,找到它与人的品质的相似之处,并写出从中受到的启发教育。

二、借助写作单元进行读写结合训练。

例如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主题是“作者笔下的人”,单元目标是学习并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尝试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本单元第一篇课文《人物描写一组》选取了三个片段:《摔跤》主要通过动作描写刻画了小嘎子聪明机灵、好胜心强的形象;《他像一棵挺脱的树》则主要运用外貌描写突出了祥子结实健壮、富有生气的车夫形象;一个人的突出特点往往是通过与人相处表现出来的,因此写人自然离不开写事,应当选取最能体现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例来写,《两茎灯草》就选取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看到灯盏点了两根灯草,虽病重得话都说不了,还一直伸着两根手指不肯咽气,直到赵氏灭掉了一根灯草才一命呜呼的事情,通过这个典型事例,严监生爱财胜过爱命的守财奴形象深深印刻在读者脑海中。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在三个人物描写的片段中,哪个人物形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全班交流讨论,学生阐述观点和理由,教师随机点拨总结:对人物的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都要符合所写人物的形象特点和人物身份;运用典型事例能更好地刻画人物,突出人物特点。生活中哪个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他有怎样的特点?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人物描写的方法,来写写你脑海中的这个人吧!

三、运用好教材中的“小练笔”进行读写结合。

部编版教科书在一些课后灵活安排了“小练笔”环节。如丰子恺《手指》一课对大拇指的描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出文中的排比句,然后联系生活想一想大拇指还有哪些作用呢?试着续写文中的排比句。作者在写中指时有这样一段:“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中指养尊处优的地位和优美的姿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品读体会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作者就是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再加上运用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描写了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作用和特点。学习了写法,结合本课的“小练笔”: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四、利用好教材中的插图进行读写结合。

教材中每篇课文都有与课文内容紧密关联的插图,这些插图生动形象、栩栩如生,我们可以巧借插图进行读写结合训练。例如《将相和》一课中,廉颇负荆请罪的过程课文只写道:“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缚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廉颇和蔺相如的动作、神态是怎样的?他们当时一定说了许多感人的话,请你替作者把他们当时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还原出来。

五、以读促写,激发学生阅读热情。

曹文轩先生說:“写作和阅读是弓和箭的关系,写作是支箭,阅读是把弓。要把箭射出去得有弓;要把箭射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这把弓得很强劲。”可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大量的阅读能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是写好文章的重要前提。教师可以利用阅读课,让学生介绍自己最近读过的好书,分享阅读体会,还可以开展主题阅读交流会,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立足语文课堂进行读写结合训练,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努力挖掘读写结合点,巧妙地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启坤.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读写结合一体有效策略的研究[J].速读·中旬 2016年02期.

[2]高凤.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9年04期.

[3]海睿云.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7年06期.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小学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