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挡住袭警屠刀

2020-08-19张振华

新传奇 2020年30期
关键词:犯罪分子行使权威

张振华

因为工作的特殊性,警察经常处于各种社会矛盾冲突的最前沿,奋战在查究违法犯罪的第一线,时刻与违法犯罪分子零距离较量,从而容易成为不法之徒袭击的对象。我们该如何挡住袭警的屠刀?

2020年7月6日10时,淮安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发现网上追逃人员马洪兵的活动轨迹,安排民警王涛、王春坤和辅警安业雷、吴骏前往某小区核查。他们在核查线索过程中被犯罪嫌疑人暴力袭击,王涛与安业雷为保护同事而牺牲。

这起重大暴力袭警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事实上,这只是近年来频发的袭警事件中的冰山一角。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最高检工作报告明确指出:维护民警执法安全就是维护国家法治尊严。如何维护警察执法安全,也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人民警察的職业特性

人民警察是国家重要的执法司法力量,代表国家行使执法权,肩负着捍卫国家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等职责使命。特殊的职业特性决定了警察们会经常与犯罪分子、违法人员作面对面的斗争,因此更容易受到违法犯罪分子的非法侵害,甚至是打击报复。

中国裁判文书网的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7年,妨害公务案共28832件,其中涉警案25075件,占比86.9%。事实上,上述数据只是警察遭受暴力袭击的部分展现。更多的暴力袭警事件因情节轻微等原因,并未进入刑事诉讼程序。很多警察在出警过程中,对于一些小伤小闹的暴力事件,都选择了隐忍和退让。

据公安部官网数据统计,2010年以来,全国已经查处的袭警、侵警案件以及受侵害警察人数增长迅速。

正如公安部警务督察局原局长张向宁所说,这些流血牺牲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民警在执法执勤过程中受到暴力袭击、报复伤害造成的。警察执法权威得不到有效维护,危害极大,后果严重。

处在各种矛盾冲突的最前沿

多位基层警察就袭警事件的原因作了分析。他们普遍认为,当前袭警事件多发,主要有以下五个原因。

一是警察身处社会矛盾积聚的一线。因为工作的特殊性,警察经常处于各种社会矛盾冲突的最前沿,奋战在查究违法犯罪的第一线,时刻与违法犯罪分子零距离较量,从而容易成为不法之徒袭击的对象。当警察在处理群体性治安事件时,也容易成为群众发泄内心不满情绪的首选目标。

二是在警察职业群体里,也有极个别人综合素质不够高,执法方式粗暴简单,无形中将自己推向了公众的对立面。还有部分警察业务能力、查缉战术能力差,执法不坚决,面对复杂执法环境时束手无策。

三是对警察正当行使防卫权的行为要求过于苛求,束缚了警察正常行使自卫权。为了在执法中做到“骂不还口、打不还手”,部分警察在执法中患得患失、畏首畏尾。甚至有的警察担心使用警械惹麻烦,而放弃使用警械;就算遇到不法侵害,也不敢行使正当防卫权,使得极少数不法分子得寸进尺,故意伤害警察。社会舆论也过于强调警察的义务、责任和无私奉献精神,忽视了警察的执法权威。

四是由于编制等原因,基层警力严重不足,装备不全,警察常常无法有效自卫。一些基层派出所只有三四名正式警察,遇到群体性事件或突发事件,无法及时组织有效力量应对。特别是在抓捕多名违法犯罪嫌疑人时,遇到暴力抗拒时,很多派出所明显力不从心。而且,有些基层警察的装备比较老旧,防护性装备配备也不齐全,给正常执法工作带来一定限制。

五是相关法律宣传不到位,部分群众法律意识淡薄,对暴力袭警应承担什么责任没有概念,遇事又容易冲动,遇到警察执法时,容易发生暴力抗拒行为。

如何更好地保障警察执法权威

就社会关注而言,江西省瑞昌市禁毒办副主任周俊军认为,人们更多地把目光聚焦在警察是否正确行使执法权上,而较少关注警察自身权益的保障状况。事实上,遭受暴力的经历对任何人都是一种很难克服的负面经验,即便受过专业训练的警察也是如此。

周俊军说,在他的身边有一些警察就是暴力袭警事件的亲历者。他们在经受了暴力之后,普遍都有一定的心理负担和阴影。有些警察被暴力侵害后,像变了个人似的,再次从事执法工作时,不自觉地就会产生恐惧或退缩心理,不敢像以前一样生龙活虎地往前冲了。

周俊军表示,袭警损害的不仅是警察们的身心健康,更是对警察执法权威的挑战,最终损害的是国家与法律的尊严,其后果相比一般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违法犯罪更为严重。

安徽省公安厅物证鉴定管理处(中心)副处长(副主任)陈林表示,维护执法权威,保护执法民警,要靠公安机关,更要靠全社会的力量。须知“权威”不是自己树立起来的,而是源自他人的认可。只有将行政法规转化成具有强制力的刑法内容,才能真正实现这一点。只有在刑法中增设袭警罪,才能促使全社会自觉维护民警执法权威、遏制袭警辱警行为。

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劳动南路派出所社区民警郝世玲指出,应进一步扩大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宣传范围,有效调动社会各界关注“护警维权”的积极性,提高社会公众对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工作的知晓率,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配合民警依法履职,共同营造更加良好的执法环境。

(《方圆》)

猜你喜欢

犯罪分子行使权威
如何行使股东权利——知情权
拜访朋友
关于流窜犯罪案件的分析及侦查措施的运用
浅谈自首制度
浅议国有股权转让中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行使
论DNA技术在森林刑事案件中的应用
消费者反悔权论
在执行难背景下谈债权人代位权的行使
化妆品市场信息权威发布
化妆品市场信息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