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虫菊·印楝素可溶液剂对茶树上茶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治效果

2020-08-19徐建陶宜兴市茶果指导站江苏省无锡市214200

上海农业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除虫菊宜兴市绿叶

徐建陶 (宜兴市茶果指导站,江苏省无锡市 214200)

石 磊 (宜兴市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江苏省无锡市 214200)

刘 华 (江苏省无锡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214023)

王 欣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江苏省南京市 210095)

茶小绿叶蝉(Empoasca pirisugaMatumura)是半翅目叶蝉科的一种昆虫,俗称浮尘子、叶跳虫等,在茶园普遍发生,是江苏省宜兴市宜南山区茶树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茶小绿叶蝉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茶树的嫩叶和嫩芽为害,受害茶树的芽叶蜷缩、硬化,叶尖和叶缘红褐枯焦,芽梢生长缓慢,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较大。茶小绿叶蝉在宜兴市茶园中一年可发生8~10代,发生代次多且世代重叠严重,故对其预测预报和防治较困难;同时,茶小绿叶蝉的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导致该虫对常用药剂(如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已产生抗药性,而增加用药量和用药次数会对茶叶品质安全和环境安全造成潜在威胁。因此,亟需探索茶树上茶小绿叶蝉无害化防治技术。在此背景下,笔者开展了生物药剂2%虫菊·印楝素可溶液剂不同剂量对茶树上茶小绿叶蝉的田间药效比较试验。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宜兴市张渚镇茗岭大山岕茶园进行,茶园属幼龄茶园,茶树均为栽培第4年,茶园中历年茶小绿叶蝉发生较重。供试茶树品种为“白叶1号”,栽培方式为露地栽培,株距0.8 m、行距1.5 m。茶园土壤质地为红壤土,pH为6.1,有机质含量中等,土壤肥力中等。试验时茶叶处于秋茶萌发期,茶小绿叶蝉处于秋季若虫高峰期。

1.2 试验药剂

供试生物药剂为2%虫菊·印楝素可溶液剂(SL,云南南宝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对照药剂为1.5%除虫菊素水乳剂(EW,云南南宝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0.3%印楝素乳油(EC,成都绿金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1)2%虫菊·印楝素SL 1 200倍液,(2)2%虫菊·印楝素SL 900倍液,(3)2%虫菊·印楝素SL 600倍液,(4)1.5%除虫菊素EW 750倍液,(5)0.3%印楝素EC 600倍液,(6)清水对照(CK)。每处理重复4次,每个小区包括16株茶树,小区间留2株茶树作保护行,试验区四周留保护行。

1.4 施药时间和方法

于茶小绿叶蝉若虫高峰期(8月7日上午),采用山东卫士植保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3WJD-18型卫士电动喷雾器喷雾防治1次,喷雾要均匀周到,确保茶梢部位着液。本次施药前后20 d未使用过其它杀虫剂。

1.5 试验期间气象资料

施药当天(8月7日)凌晨有雷阵雨,上午施药时多云,东南风1~2级,平均温度为30 ℃,最高温度为37 ℃,最低温度为25 ℃。整个试验期间(药后7 d内)天气以多云为主,偶有雷阵雨,平均气温为29 ℃,最高气温为37 ℃,最低气温为24 ℃,其间降水3次,总降水量为13.6 mm,药效发挥正常。

1.6 调查与统计方法

于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施药后1 d(8月8日)、3 d(8月10日)、7 d(8月14日)调查残留活虫数。采用5点取样法,每小区调查5个点,每点调查紧邻的2棵茶树,拍打茶树主茎和枝条,统计掉入白色盒(长×宽×高=38.5 cm×25 cm×12 cm)中的茶小绿叶蝉数量,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

计算公式:虫口减退率(%)=[(施药前活虫量-施药后活虫量)÷施药前活虫量]×100;防治效果(%)=[(处理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试验数据采用DPSS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并用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按p=0.05标准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

经观察,试验期间各用药处理区的茶树均生长正常,未见供试药剂对茶树的长势、叶色等有明显影响,说明供试药剂在本试验用量下均对茶树生长安全。

2.2 防 效

由表1可知,施药后1 d,2%虫菊·印楝素SL 1 200倍液、900倍液、600倍液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效分别为78.6%、87.7%、95.8%,2%虫菊·印楝素SL低剂量处理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效与1.5%除虫菊素EW 750倍液处理相当(78.8%),两个处理间防效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0.3%印楝素EC 600倍液处理(29.0%);2%虫菊·印楝素SL中、高剂量处理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效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施药后3 d和7 d,2%虫菊·印楝素SL 1 200倍液、900倍液、600倍液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效分别为67.6%和54.5%、81.0%和74.8%、91.9%和89.6%,2%虫菊·印楝素SL低剂量处理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效显著低于1.5%除虫菊素EW 750倍液处理(72.9%和65.5%),而显著高于0.3%印楝素EC 600倍液处理(15.4%和9.9%);2%虫菊·印楝素SL中、高剂量处理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效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表1 不同处理对茶树上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2%虫菊·印楝素SL对茶小绿叶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速效性和安全性均良好。建议在今后茶树上茶小绿叶蝉的防治工作中,于茶小绿叶蝉若虫发生高峰期,选用2%虫菊·印楝素SL 600~90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以代替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使用,及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从而确保茶叶品质安全和生产环境安全。

猜你喜欢

除虫菊宜兴市绿叶
江苏省宜兴市陶城实验小学刘佳
天然植物源农药除虫菊酯的杀虫特性、作用机制及应用
绿叶对根的深情
绿叶和红叶
盘成一团的蚊香
桃娃娃
还在坚持的绿叶们
最著名的灭虫植物
浓浓紫砂情 拳拳报国心
宜兴市陶艺协会成立(亦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