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中生物模型构建教学策略

2020-08-18刘加斌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模型构建生物高中

刘加斌

【摘 要】模型构建是一种新颖独特的教学法,将其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中生物知识点较繁琐、细碎、冗杂,而传统“机械教、死板学”的生物教学方式,难免使教学效果不佳。引入模型构建法,能规避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为高中生物教学开辟一条新的道路。本文阐释了模型构建法的内涵,并就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模型构建法提出一定的策略,以期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模型构建;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16-0123-02

近年来,模型构建法在生物課堂中愈加普及,与之相关的各种研究也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就高中生物模型构建教学策略而言,许多教学工作者投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模型构建法在生物课堂中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但这必须建立在教师有良好的教学理念与策略的基础上。更为基本的前提是教师要了解模型构建法的内涵,恰当运用与之相关的策略,从而达到教学质量的最优化。

1   “模型构建”内涵

所谓“模型构建”,简言之,便是构建形象化、立体化的模型。具体而言,模型构建法即借助一定的分析技巧与策略,理想化、简单化地处理原型中一些非本质的、次要的细节,继而达到“再现原型中各种联系、功能、结构”等目的的一种科学教学方式。应用模型构建法可让学生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率,准确深入地理解生物学科中一些较为复杂晦涩的现象以及规律,让学生能更加直观科学、形象生动地感知生命体的本质,继而学好生物。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模型构建法的应用日渐广泛。教师采取何种策略来应用该方法,对整个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是直观且直接的。

2   高中生物模型构建教学的有效策略

2.1  巧妙构建“概念模型”,搭建“模型构建”学习平台

应用模型构建教学法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使学生更系统、全面地掌握与理解生物知识点有重要作用。对于教师而言,如何运用模型构建法,运用何种模型构建策略值得探讨。

构建概念模型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与策略,“概念模型”即借助文字阐述生物学科中最核心、最重要的概念,并将这些概念以某种联系加以排列,最终实现系统化教学的目标[1]。

生物学科中的复杂知识颇多,以构建概念模型讲解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可以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概念之间的微妙而不可分割、相互影响的联系,对学生系统学习生物知识点大有裨益。如“光合作用的过程”“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细胞的类型和结构”“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等知识的学习,都可以借助概念模型(概念图),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而抽象的生物知识。如果教师只是一味让学生死记硬背,不构建概念模型(概念图),那么学生便很难精准理解概念并全面把握概念。在教学“ATP和酶”时,为了让学生理解“ATP”,教师便可以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着手,让学生思考、探究“二者的共同点”“二者的产物”“产物的性质”“产物的特点”等概念性问题,从而一步步得出“ATP”的来源,明确其概念内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画概念图,建立“图示”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2.2  有计划地构建“物理模型”,提高模型构建课堂效率

生物课堂教学中使用物理模型,能让学生更近距离、更生动地学习知识,对学生细致化、全面化、直观化、可感化地理解相关内容十分有效。所谓“物理模型”,是教师构建一种情境,简化描述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并且以实物和图形进行展示,以便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2]。物理模型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早已屡见不鲜。但对于生物教师而言,需要认真设计,量化探究哪些内容适合构建物理模型,怎么构建物理模型,怎样安排基于“物理模型构建”的生物课堂。如讲解“细胞的分裂”等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构建立体、形象、生动、有趣的物理模型,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可引入“橡皮泥模型”,借助这一模型直观演示细胞分裂的现象。这种演示能让学生对于细胞分裂这一抽象的知识点有更全面且深刻的认识。教师还可以引入“细胞膜的镶嵌流动模型”,这种物理模型不仅能让生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还能让知识点立体化、可感化与生动化。这对于高中生而言,有助于促进其“善学”与“乐学”。在讲解“DNA的结构与DNA的复制”时,教师可构建DNA分子结构的物理模型,必要时还可以以不同的颜色标示结构中的不同内容,让整个模型更加具象化。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主构建一些物理模型,促进学生精准理解、系统掌握。

2.3  积极构建“数学模型”,实现生物课堂“质”的飞跃

数学模型在生物“教”与“学”中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适当地构建数学模型,可对知识点实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面面俱到的呈现,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生物知识。所谓“数学模型”即以数学知识(数学图像、图表、公式、规律等)描述生物学知识(生物系统及其性质等)的教学方式。数学模型的构建使“生物”与“数学”两个学科紧密相连,合理量化生物知识[3]。将一些抽象的生物知识以图表、公式、图象等形式展示出来,不仅能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更能彰显生物学科的严谨性、科学性与细致性。在生物中,酶活性曲线便属于数学模型。教师要善于把握相关内容,灵活使用数学模型。如在“细胞增殖”相关内容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科学、准确地区分“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教师可基于二者特点,构建数学模型,让学生通过清晰的数学图象、图示等,更深刻地理解两种分裂方式的差异性。通过数学模型,学生很快便可知晓,起点和终点在同一位置水平的为“有丝分裂”,如果不是,则可判定为“减数分裂”。可见,适当、合理地运用数学模型,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模型构建法的运用对于提升“教”与“学”的效率意义重大。在具体的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概念模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将生物课堂打造成“人人参与、人人乐学、人人善思、人人进步”的高质量课堂。此外,生物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率,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与教学技能,并且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这样,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才能不断进步,让学生绽放智慧的光采。

【参考文献】

[1]李涛.浅谈高中生物模型构建教学的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8(22).

[2]刘祥.浅谈高中生物模型构建的基本原则[J].课程教育研究,2019(18).

[3]许超凡.提高生物学模型建构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6(14).

猜你喜欢

模型构建生物高中
第12话 完美生物
生物趣多多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云计算的大学生移动学习模型构建
高中物理解题的模型构建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