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弹力图与凝血功能的关系

2020-08-18白重阳董轲

海南医学 2020年15期
关键词:纤溶血小板血栓

白重阳,董轲

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唐都医院检验科,陕西 西安 710000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脑血管疾病,血小板活化、凝血和纤溶系统失衡是ACI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1]。凝血指标可反映ACI患者病情,其中纤维蛋白原(FIB)与脑梗死发病独立相关[2],D-二聚体是评价凝血/纤溶系统功能的客观指标[3]。然而常规凝血指标只能评价部分凝血体系,对ACI病情评估存在一定局限性。血栓弹力图(TEG)通过测定血凝块形成速度、强度及稳定性评价血液凝固状态和变化,能在短时间内反映血液凝固及溶解过程[4]。本研究拟探讨ACI患TEG与凝血功能指标相关性,皆在为临床ACI病情评估、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唐都医院收治的76例ACI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性39例,女性37例;年龄51~69岁,平均(65.39±3.71)岁;发病至入院时间6~22 h,平均(12.34±3.31)h。纳入标准:①首次发病,经头颅CT或MRI证实存在脑缺血灶,符合2014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5];②发病24 h内入院;③依从性良好,入组前未接受抗凝、溶栓、抗纤等治疗。排除标准:①出血性脑卒中或伴其他颅内疾病;②合并严重出凝血疾病、肝肾功能障碍;③伴严重精神异常、痴呆、昏迷患者;④同时参与其他临床干预性研究。另选择同时期在我院体检的10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男性59例,女性41例;年龄50~68岁,平均(65.15±3.64)岁。两组受检者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 观察指标与检测方法 所有受试者均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6 mL,注入两份EDTA-K2抗凝试管,分别用于TEG检测和凝血功能指标检测。(1)TEG检测方法:向试管注入高岭土混匀,加入0.2 mL氯化钙,采用Thrombelastograph Analyzer TEG-5000血栓弹力仪检测,TEG参数包括凝血反应时间(R)、血细胞凝集块形成时间(K)、血细胞凝集块形成速率(α角)、血凝块最大强度或硬度(MA)、凝血综合指数(Cl)。(2)凝血指标检测:采用美国ChronoLog 700系列血小板聚集仪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全自动血凝仪CA-7000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血浆纤维蛋白原(FIB)。

1.3 ACI病情评估 根据梗死面积大小将患者分为大梗死(直径>31 mm并累及2个脑解剖部位)15例,小梗死(直径11.5~31 mm)25例,腔隙性梗死(直径<11.5 mm)36例。根据美国国立研究院脑卒中评定量表(NIHSS)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轻度组(NIHSS评分<6分)28例;中度组(6分≤NIHSS<14分)29例;重度组(NIHSS评分≥14分)19例。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TEG、凝血功能指标之间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受检者的TEG和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R、K明显低于对照组,α角、MA、Cl、血小板聚集率、DD、FIB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T、APT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同梗死面积ACI患者的TEG和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R、K随着梗死面积的增大而降低,α角、MA、Cl、血小板聚集率、DD、FIB随着梗死面积的增大而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梗死面积组间的PT、AP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不同神经损伤程度ACI患者的TEG和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R、K随着神经缺损程度的增大而降低,α角、MA、Cl、血小板聚集率、DD、FIB随着神经缺损程度的增大而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神经缺损程度组间的PT、AP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受检者的TEG和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受检者的TEG和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76 100 R(min)5.32±0.42 6.43±0.95 9.500<0.05 K(min)2.21±0.79 2.89±0.96 5.017<0.05 α角(deg)61.35±8.54 56.32±4.28 12.654<0.05 MA(mm)58.12±6.39 52.14±4.17 16.352<0.05 Cl-0.23±0.06-1.57±0.44 26.346<0.05血小板聚集率(%)65.32±12.51 53.21±9.75 10.254<0.05 PT(s)11.64±1.25 11.53±1.39 0.265 0.826 APTT(s)27.51±3.26 28.15±3.62 0.326 0.759 DD(mg/L)0.39±0.12 0.25±0.06 10.125<0.05 FIB(g/L)4.65±0.69 2.71±0.46 12.341<0.05

表2 不同梗死面积ACI患者的TEG和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不同梗死面积ACI患者的TEG和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腔隙性梗死组比较,aP<0.05;与小梗死组比较,bP<0.05。

组别腔隙性梗死小梗死大梗死F值P值例数36 25 15 R(min)5.71±0.62 4.91±0.57a 4.21±.0.32ab 13.265<0.05 K(min)2.81±0.92 2.53±0.74a 2.15±0.63ab 10.546<0.05 α角(deg)58.25±5.24 60.24±6.29a 63.24±7.98ab 15.642<0.05 MA(mm)53.26±5.64 56.34±7.95a 59.24±8.42ab 15.943<0.05 Cl-0.26±0.08 0.35±0.11a 1.32±0.35ab 208.286<0.05血小板聚集率(%)63.25±10.25 65.39±12.62a 69.32±13.46ab 8.592<0.05 PT(s)11.24±1.32 11.64±1.52 11.64±1.35 1.235 0.658 APTT(s)27.61±3.39 27.75±3.25 27.62±3.42 0.265 0.959 DD(mg/L)0.29±0.07 0.35±0.05a 0.46±0.09a 32.561<0.05 FIB(g/L)2.64±0.55 4.05±0.63a 5.01±0.72ab 9.652<0.05

表3 不同神经损伤程度ACI患者的TEG和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

表3 不同神经损伤程度ACI患者的TEG和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轻度组比较,aP<0.05;与中度组比较,bP<0.05。

组别轻度中度重度F值P值例数28 29 19 R(min)5.69±0.63 4.99±0.59a 4.11±.0.33ab 15.779<0.05 K(min)2.82±0.95 2.55±0.72a 2.10±0.61ab 12.591<0.05 α角(deg)58.61±5.33 60.39±6.52a 63.42±7.76ab 16.359<0.05 MA(mm)53.32±5.35 56.65±7.25a 59.74±8.69ab 12.549<0.05 Cl-0.28±0.08 0.36±0.11a 1.35±0.44ab 138.719<0.05血小板聚集率(%)63.64±10.45 66.02±12.92a 69.53±13.56ab 13.264<0.05 PT(s)11.26±1.41 11.52±1.49 11.71±1.42 0.165 0.956 APTT(s)27.79±3.42 27.82±3.63 27.93±3.52 0.192 0.825 DD(mg/L)0.21±0.06 0.37±0.11a 0.47±0.16ab 33.342<0.05 FIB(g/L)2.52±0.59 4.15±0.61a 5.15±0.77ab 10.495<0.05

2.4 TEG与凝血指标的相关性 观察组患者中,R、K与血小板聚集率、DD、FIB呈负相关(P<0.05),α角、MA、Cl与血小板聚集率、DD、FIB呈正相关(P<0.05),R、K、α角、MA、Cl与PT、APTT均无相关性(P<0.05),见表4。

表4 R、K、α角、MA、Cl与血小板聚集率、PT、APTT、DD、FIB相关性(r值)

3 讨论

ACI是指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损伤或坏死,并引起一系列局灶性神经缺损症状,多数遗留言语不清、偏瘫等后遗症,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凝血、纤溶功能异常与ACI发病密切相关,ACI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液凝滞度增加,导致血流速度减慢、血栓形成,进而引起脑动脉管腔狭窄或阻塞,最终出现脑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而诱发的神经缺损症状。检测ACI患者凝血功能有助于评价患者病灶及其周围组织微血栓、出血等微循环障碍,预防病情进一步进展和脑组织继发性损害,进而改善患者预后。传统凝血指标对血栓风险评估特异性、灵敏度尚不理想,TEG基于全血检测凝血过程,相比传统凝血指标,可连续、全方位检测凝血情况[6-7]。

R值在血液高凝状态下缩短,K值为血凝块形成时间,反映凝血动力,α角代表血栓形成速度,反映FIB和血小板的功能。MA值反映FIB及血小板质量和数量,CI值反映整个凝血过程。本研究观察组患者R、K低于对照组,α角、MA、Cl高于对照组,说明ACI患者FIB和血小板处于过度激活状态,血液黏滞度偏高。进一步观察不同梗死面积、神经缺损程度组患者TEG指标差异,发现R、K随着梗死面积的增大和神经缺损程度的增加而降低,α角、MA、Cl则升高,提示TEG指标不仅与AVI发病有关,而且在ACI进展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TEG指标可作为ACI患者病情进展、严重程度的评估指标,可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可靠信息。

凝血功能指标是临床常用的评价血液黏滞状态指标,本研究观察DD、FIB、血小板聚集率在ACI患者明显增高,且随着ACI患者梗死面积和神经缺损程度的加重而增高,与ACI患者血液高黏滞状态病理改变相吻合。相关性分析发现R、K与血小板聚集率、DD、FIB呈负相关,α角、MA、Cl与血小板聚集率、DD、FIB呈负相关呈正相关,提示TEG指标与ACI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存在相关性,验证TEG指标可作为ACI病情评估、血栓风险评估的重要指标。DD为血浆纤维蛋白原交联产物,是机体内纤维蛋白溶解的特异性标记物,可有效反映纤维蛋白溶解程度[8-9],与ACI患者脑梗死类型、梗死面积、神经功能均有密切关系[10-11]。正常人生理状态下机体凝血和纤溶系统保持动态平衡,ACI发生时脑组织细胞受损严重,凝血因子大量释放,迅速激活体内凝血和纤溶系统,导致出凝血机制障碍和纤溶系统紊乱,纤溶酶和D-二聚体水平迅速升高,高水平D-二聚体促使动脉血栓和继发性纤溶发生,加速ACI进程[12-13]。FIB是急性相反映蛋白,随着血液黏滞的增高而增高,在低凝血期和继发纤溶期降低。血小板聚集是血小板的基础功能,是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激活的关键环节。当血小板黏附或激活后,活化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FIB受体,导致血小板聚集最终形成血栓。血小板聚集率可敏感反映血小板活化程度和血液黏滞状态[14-15]。

综上所述,ACI患者存在明显凝血功能异常,TEG参数均与血小板聚集率、DD、FIB存在明显相关性,可用作评价ACI发生、病情严重程度的辅助指标。

猜你喜欢

纤溶血小板血栓
地鳖纤溶蛋白口服时间/pH依赖结肠靶向微囊的开发及评价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机采血小板和冰冻血小板临床输注效果的差异分析
外周血网织血小板百分比检测对血小板减少及输注无效的意义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不同方法调整血小板数量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影响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