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背景下基于师生工作室的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0-08-17佘碧蓉

电子商务 2020年8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两个词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被频频提起。但现实情况发现校企合作往往只停留在皮毛上,不够深入,经常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笔者从电子商务实践教学过程中,发现基于师生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有效破解以上难题,推进产教的真正融合。

关键词:产教融合、师生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清远分院资助课题“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省职教基地服务清远区域经济的有效路径研究”;广东省信息技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8教学改革项目“互联网+背景下基于师生工作室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XXJZW2018031);广东省二类品牌“电子商务专业”(粤教职函【2018】194号);校级课题高职扩招背景下多元化电商人才校企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研究。

引言

产教融合是指职业院校根据所设专业,积极开办专业产业,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互相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科研,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

2010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鼓励企业与学校合作,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此后几年国家从各个方面和角度不断出台鼓励和支持产教融合的相关政策。如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对产教融合改革做了顶层制度设计;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到2022年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有较大提升,培育数以万计的产教融合型企业,推动建设300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产教融合是经济转型对人才转型的要求。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所需人才结构也随着升级,而高校是人才的提供方,必须进行专业结构转型升级。深化产教融合是解决企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脱节问题的有效途径。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两个词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被频频提起。但现实情况发现校企合作往往只停留在皮毛上,不够深入,经常出现虎头蛇尾,最后不了了之。校企双方的认可度低下,导致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学生上岗后往往需要“二次培养”时间。企业和学校如何有效对接,产教融合的驱动力在哪?笔者就该问题展开了产教融合背景下师生工作室制的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当前电商行业不断向纵深发展,生态环境越来越丰富,随着新零售、物联网、跨境电商、农村电商、人工智能、现代物流等不同电商形态的快速推进,更需要大量的人才;行业快速发展,当前的人才存量及人才结构明显跟不上发展的要求。高校每年电商专业毕业生有数十万,但不管是从知识结构、还是能力要求,都出现较大断层。

1.1 以学科知识导入的教育方式落后于电子商务行业的快速发展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按照知识点进行边理论边实践教学,该实践教学仅围绕理论的验证,况且课本更新远慢于当前快速发展的电商行业。电子商务专业是非常重视实践能力的专业,要求学生能够熟悉电子商务运作流程中每一个工作任务,并能够承担一定的技术职能岗位,这在传统教学里面是不能满足的。

1.2 頂岗实习忽略了教师的核心作用

高职院校无论是2+1培养模式还是2.5+0.5培养模式,最后一年或半年的时间基本都是顶岗实习,由企业对学生进行“二次培养”,教师并不了解所培养学生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如何。校企之间并未实现真正的交集,融合。与此同时,学生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并不了解,出现盲从和跟风,到真正毕业时,找不到自己所喜欢的职业和岗位,影响就业自信心。

1.3 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有限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壮大发展,职业院校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很难有时间开展产业活动。尽管参加一些职教培训,由于时间限制,很难真正应用起来。由于教师缺乏企业实践,无法了解企业岗位的具体需求,不能为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课程,忽略了对学生个性化职业生涯辅导以及生涯规划能力的培养,缺乏职业指导能力。同时学校传统的权威文化下,教师易产生依赖思想,不愿承担责任,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大大减弱。

基于以上问题,笔者认为,随着产教融合的深入,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应把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撬动起来,根据教师个人专业能力开设师生工作室,开展社会服务和强化实践教学,充分发挥教师专业的主观能动性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推动职业教育电商人才培养品质。

2、产教融合背景下师生工作室制的电商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只有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才能了解产业发展的现状;只有把学校建在开发区里,才知道开发区人才需求的动向,知道需求才能提供供给。”建立师生工作室,开展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对接区域中小企业真实项目,在做中学,学中做,将课堂建立在工作室情境下,实现专业知识和职业工作的无缝对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实践技能。

产教融合背景下师生工作室制的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学生技能特长和职业选择,优先选择学生组成核心团队。专业教师将从企业承接过来的项目进行分解,将一个综合项目分解成多个子任务,结合学生本身掌握技能程度进行分工。学生在拿到任务后,认真了解需求,边学边做,任务完成过程中,专业教师参与指导,有问题及时沟通,直到项目完成交付企业。关于项目的酬劳方面,专业教师会事先跟学生协商好,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让学生看到实际转化效果。师生工作室对接企业做真实项目的过程是最能检验学生所学的知识和能力,这既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看到成果的过程,为师生工作室提供了项目实战经验累积和职业技能累积。

2.1 基于电商岗位建立工作室

目前电子商务核心职业岗位主要有网店运营与推广、网店美工、网店客服、内容营销四个岗位,专业可结合师资队伍的优势建立1-2个核心岗位相关的工作室。工作室由相关专业的几个教师和若干学生组成,并由1名富有相关项目经验的教师为工作室负责人,与此同时,企业导师由对接项目的企业指定。工作室的职责是对接真实项目,以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展教学,边做边学,做中学,学中做。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培养专业核心能力,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为各级别的电商相关技能竞赛储备人才。学生主要通过项目开发、技术攻关、技能大赛、区域服务等方式,帮助学生感受,理解所学知识,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及方法,学会使用行业软件、学会专业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及收集、处理信息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创造思维,使其具有良好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行为素质和职业素养。

目前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建立了网店运营与推广工作室、视觉营销工作室,特别是网店运营与推广工作室借助工作室对外对接了十多项代运营项目,不仅产生了经济效益,还大大提升了师生的职业能力。

2.2 基于工作室真实项目开展相关课程建设

课程是学生为未来从业需要而学习的知识、经验、技能的总和,基于真实项目的课程建设使其变得可能,而工作室的核心团队保证了项目能顺利完成。

基于真实项目的课程内容与职业工作的匹配度高。一方面真实项目本身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开展课堂教学,根据项目的需要,优选和剪裁课程内容。根据项目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设计教学内容,使得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定都是紧密围绕职业能力展开,与职业岗位无缝对接;另外一方面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呼应,以够用为主,由职业技能驅动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得学生学习效率和效果更加;再次链接1+X职业证书,学生从真实项目中所掌握的职业技能,通过X职业考证进行深入学习拓展,从而使得职业技能得到进一步锻炼和升华。

基于工作室真实项目的课程内容更为丰富,课程随着项目真实需求动态调整,使得课程紧贴行业变化,课程不再老旧一成不变,教师的职业能力也随着对接真实项目而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不再僵硬。

基于工作室真实项目的课程实施与学生学习特性吻合度高。高职生是高等教育对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擅长形象思维,短于逻辑思维;实践性能力突出,分析性能力不足;不擅长于过于理论、抽象的概念性理论学习。真实项目驱动下情景化的教学环境有利于高职学生快速掌握职业技能。基于工作室真实项目的课程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性和职业教育目标要求,一方面重视和突出实践教学;另外一方面重视引导学生学习经验性与策略性知识;再次重视情景化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学生参与实践的热情,最终使得学生掌握职业相关技能。

2.3 工作室核心团队对项目起保障作用并在学生中立榜样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职业教育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当前校企合作大多停留在浅层次合作阶段,缺少深层互动。专业工作室的建立在校企直接建立了有效的沟通渠道,使专业与企业、教育与技术骨干、学生与岗位之间形成深层互动,有效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工作室核心团队的培养和建立,对能对接真实项目并顺利完成起到关键性作用。这就要求工作室负责教师有对接真实项目经验,并能对项目分解成子项目和子任务。同时要求教师能从课堂中选拔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锻炼和培养,形成工作室核心骨干。项目的核心部分由核心团队完成,保证了项目的时效性和可能性。

工作室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全程监管和指导项目,保证项目的品质和时效性。真实项目驱动下的教学,使得导师和学生会更加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而这过程中的职业技能实践有效性更是不言而喻。通过工作室真实项目,使得做中学,学中做得以真正实施,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真正提升,教师也因此与企业、行业有交流,改变了所传授的知识技能落后的局面。

学生核心团队的榜样力量在专业中发挥大作用。学生的存在感和价值感得到提升,榜样带动更多的学生愿意参与到项目中来,从而形成良好效应。同时,师生工作室还是培养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竞赛的摇篮,经历了真实项目的学生,想法更为落地,参加各类竞赛更为沉稳和坚持,有利于获奖。

基于工作室的人才培养,整合了校内外资源,一方面工作室聘任企业家、企业高管等为指导老师,企业为工作室建设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学习交流平台和场地,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师生工作室人才培养为企业在人才培养、市场拓展、技术创新等方面给予支持,从而实现校企双方的互利互惠、合作共赢、促进校企合作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2.4 师生工作室使电商人才培养实现了分层分类的作用

随着高职院校招生多样化的改革变化,推动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施分层分类人才培养,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学生个体的发展目标。分层分类人才培养,以人为本,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培养了学生个性化品质。师生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分层分类教学变得容易实现。由于生源的多样化,使得学生的心理状况、学习能力、学习目标等存在差异,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第一年级进行教学,使得学生掌握基础的理论和实践,比如计算机基础应用,photoshop软件的基本操作,网店开设等电子商务基础理论和技能。通过电商基础的学习,学生开始对职业岗位有所接触和了解,并与自身的优势结合,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申请加入工作室,在工作室中跟着团队做项目,积累职业技能和深入了解工作岗位职责。

通过师生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原则,将学生的专业基础、目标、兴趣和心智等针对性施教,实现了分层分类教学,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通过师生工作室开展了分层分类的人才培养进行了积极探索,目前初步有成效,基本上从相应的工作室实践出来的学生都走上了相应的职业岗位,而且会比没有参与的学生顺利。

小结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的业态不断在变化中,从平台电商到社区电商,从大数据到云服务,最后到精准化营销和个性化服务。这过程中,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需要跟着行业、企业的变化而变化,就这要求产教融合要深入,而不是停于表面。教师除了教学以外,需要加入企业项目,与企业互动、交流,从而保证人才培养不落伍。因此,作为校方要为教师创造条件和机会,包括工作室场地,鼓励教师开设工作室,提供政策支持。总之,基于师生工作室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一人才培养精准,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市场需求,结合了分层分类培养,将学生的兴趣、个性、学习能力结合起来,保证了学生就业的精准性;第二课程内容丰富,课程依托真实项目,打造了情景化教学、实践性教学,推动了课程建设;第三师资队伍能力的提高,通过对接企业真实项目,为教师打开了了解行业企业的窗口,教学不再孤立,提升了教师的职业能力和教学能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张伟成,冯华军,于雪燕,邱州鹏.清远:2018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多元化——人才吸引力有待加强[R]. 清远:政研报告,2018.

[2] 周琳.“广清一体化”背景下的省级职教基地建设研究[J].高教探索,2016(7).

[3] 金欣.基于校企合作的高校创新创业社团递进式发展模式探究[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7).

[4] 何佳林.以工作室为模式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文化视野.

作者简介:佘碧蓉,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信息工程与商务管理学院,讲师,电子商务专业负责人。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