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社教活动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2020-08-17蔡志贤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10期
关键词:文化传承博物馆

蔡志贤

摘 要:对于历史中的任何一个时代来说,文化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经济等一切时代因素的缩影。博物馆是典藏自然和人文遗产的文化教育机构,就现在来看,博物馆是对过往历史最忠实,还原度也最高的记录者,因而博物馆社教活动能够影响到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承。文章针对博物馆社教活动展开叙述,探讨博物馆社教活动在文化传承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关键词:社教活动;博物馆;文化传承

人们的生活水平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不断提升,促使广大人民逐渐开始注重精神文化生活的建设。作为典藏自然和人文遗产的文化教育机构,博物馆在对自然和人类的文化遗产进行分类征集、陈列、研究等方面拥有最准确的解释权。①博物馆开展社教活动能够帮助人们加深对历史故事与文化的了解,还能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卓越贡献。

1 博物馆社教活动在文化传承中的价值

1.1 博物馆社教活动有益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不同于学校,是面向整个社会开放的,因此博物馆作为一个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其文化教育的开展可以遍及一定社会区域内的每个成员。②博物馆的社教活动能够针对包括儿童、老人及青、中年群体进行教育,从而提升区域内群众的文化素养层次。除此之外,博物馆还能对国际友人的课外文化教育提供相应的服务,有助于国际文化交流。

1.2 博物馆社教活动有助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前进

作为一种非正式教育的思考活动,博物馆社教活动能够对社会群众进行有关文化和历史方面的讲解,从而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丰富社会群众的精神世界。③因而可以说博物馆的社教活动具备一定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博物馆社教活动的存在丰富了社会各阶层的文化教育,也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前进起到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2 如何正确开展博物馆社教活动

2.1 打造新的文化内涵

博物馆应当始终将传统文化作为教育工作重点,出于让传统文化重新散发魅力的目的,博物馆以馆藏资源为基石,对地方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开展与时代特点相结合的特色文化教育。这种做法在使传统文化重新散发魅力的同时,也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时代意义。④

以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为例,受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的影响,该馆原计划开展的“博·学堂之开学第一课”“清明节 颂英烈”等现场社教活动不得已而终止。后为响应有序、有力、有效推进复工复产的号召,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对原社教计划的内容做出了调整,结合教育部门“停学不停课”的原则和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分别与广州市何香凝纪念学校、康有为纪念小学、卫国尧纪念小学、芳村小学、回民小学等学校联合开展“博·学堂之革博‘语你相伴”主题社教活动,其中广州市东川路小学还特邀武汉市育才行知小学携手参与活动。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此次活动内容围绕广州起义为主体的革命故事展开,分别录制了十期相关音频通过学校发放给居家学生,让学生在回顾历史、铭记历史的同时还能学习金牌讲解员的朗读技巧,并要求每位学生聆听故事后,参与“博·学堂之革博‘语你相伴”的绘画及征文比赛。这次活动不仅使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还激发了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操,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是大有裨益。

2.2 创设品牌社教活动

博物馆馆藏文物属于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针对馆藏文物的深入研究,有助于社会群体对传统文化与历史进行了解。博物馆可以利用自身对馆藏文物了解程度高的优势,结合相关信息创设品牌社教活动。

仍以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为例。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发源地,广州拥有极为丰富的历史资源,如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众多标志性的人物史迹等。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利用馆藏资源,以“传承”为主题创建了相关品牌系列社教活动。将自鸦片战争直至广州解放的史料与实事形式等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先后制作“广州起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叶剑英”“南粤沃土铸伟业—中国共产党在广东”“烽火童年”“工运领航者—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广州”“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的逐梦之路”等流动展览。通过进行巡回展示、举办专题讲座、配合主题互动体验等形式,为不同阶层、地域、年龄的公众呈现出多元化感知,以打造具有特色的品牌社教活动。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近年来的这种创设品牌社教活动的做法,不仅充分发挥其本身作为社会文化教育机构的职能,而且还加强了对于公众的爱国主义教育。

2.3 结合相关单位展开活动

传统博物馆社教活动多是 “以物为本”,在社教活动的设计和拓展性上存在不足,所以在文化的宣传上也就没有起到良好的效果。博物馆应该拓宽活动渠道,按照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设计相关活动,以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进一步加深社会各界的民族认同感。

2018年5月,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作为首个受邀的红色基因传承者参与了由广州市海珠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广州市少先队海珠区工作委员会等单位主办,广州市卫国尧纪念小学协办的“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启动仪式。作为此次活动参与单位,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进行了“广州起义”流动展览展示,并分别向学校、学生赠送有关馆藏刊物,还举办了“博·学堂之开学第一课—广州起义”微课堂等一系列活动。此次活动在引导青少年积极传承历史的同时,也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博物馆作为社会教育机构,与院校共建教育基地是建立在“互补与合作”的关系上的,这也是博物馆可以采取的社教活动形式之一。近年来,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分别与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广东华侨中学、广州市何香凝纪念学校、卫国尧纪念小学、康有为纪念小学、东川路小学等学校签订了共建协议。这种活动形式在引导活动参与者感受到博物馆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同时,也使参与者对过往历史与如今发展形成的对比进行反思,从而提升参与者的民族自豪感。因此,我国各个地区的博物馆应当对这种社教活动方式加以借鉴,拓展社教活动的开展渠道,并面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文化宣传,从而帮助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再以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为例,为践行《博物馆条例》之“请进来,走出去”以及开辟“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成年人的终生学校”,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先后赴广东省连州市大路邊镇油田村小学(扶贫工程学校)、广州市启聪学校(残疾学校)、珠江钢琴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95211部队、大南路小学、广东财经大学、芳村花园社区、连南瑶族博物馆等单位开展社教活动,全方位、多措并举打造活动品牌。

2.4 进行重点文化教育

伴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逐渐加速,各个国家之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开始成为现下文化发展的趋势。外来文化作为“舶来品”,向我国民众展现出其新颖、刺激的一面,在年轻群体中备受欢迎,导致我国传统文化所受重视程度日益降低。这种情况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也不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某种程度上剥削了传统文化生存的土壤。针对这种现象,博物馆应当肩负起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展的责任。

博物馆方面可以對馆藏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将馆藏资源与时代发展及地方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以文化教育为重点设计并进行相关的社教活动,重新唤回社会各界群体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尤其是让青少年群体再次追回失去的文化记忆,对传统文化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并引导他们自发性地传播文化力量,确保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交流融合的趋势中始终保持自己的特色与强大的生命力。

2.5 努力发展丰富社教活动内容

博物馆方面应当对社教活动内容进行开拓创新,向人民群众提供多元化的社区文化产品。除着手丰富各类馆藏资源展品之外,还可去社区、街道、学校等地举办临时展览,加强与不同地区之间同行的交流与联系。此外,博物馆也可向所在社区或邻近社区推广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包括社会服务(相关工作人员能够为社区举办一系列的社会与教育活动)、专业服务(联合社区提供包括设计相关展览、针对破损文物进行修复、提供文物古迹与文物的合影活动)、场馆服务(根据具体情况面向社区、个人的文化或商业活动提供免费或租赁馆内场地与设施)等。例如,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这几年定期赴广州市市直机关的安居小区芳村花园以及广州市政府建设的保障性小区芳和花园两社区开展围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社区居民拥抱崭新时代的主题性巡回展览活动,协助社区努力营造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对提升文明社区建设、传承中华民族文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社区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博物馆还可以以自身公共资源为基础,整合包括社区、企业、媒体、民间团体等各社会组织的力量,组织丰富的社教活动,并强化活动的互动性,以发掘文化事业更深层次的内涵。通过组织这种互动性强的社教活动,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公益性与社会功能,提升了博物馆的吸引力,为博物馆争取到长时间的支持,长久来看有利于博物馆的发展。

2.6 深入发掘社教活动的特色

博物馆的馆藏资源多为记录传统文化与习俗的文物,文物在加深人们对于传统文化与习俗印象方面的表现要优于书本及文字。博物馆可以按照某种方式对藏品进行相关分类,并依据此分类开展具有相关特色的社教活动,这样的社教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学习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更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博物馆的历史文物是一个时代的符号,是那个时代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状态的缩影,可以根据某藏品的研究成果开展具有相应特色的社教活动。还可以借鉴学习其他博物馆的经验与做法,结合自身的优势以及发展方向对活动进行设计与规划,以加深人民群众对地方历史文化的了解。

3 博物馆社教活动的意义

作为一个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博物馆在功能上与学校教育高度重合,彼此之间也存在相互补充的情况。博物馆的教育对象涵盖面要比学校更大,在一定社会区域内几乎是针对所有人群无条件开放的。

博物馆的教育旨在为参观的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提高文化素养的服务。对国际友人来说,参加博物馆的社教活动不仅能够学习到该国文化知识,还能感受到该国历史的沉淀,从而产生对该国民族与历史的认同和敬畏;对本国人民而言,优秀的博物馆社教活动能够让人民群众正确认识到自己国家的历史,对国家传统文化的了解更加深刻,还能够激发人民保护、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心与民族自豪感;对于国家而言,博物馆社教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传统历史文化抵御外来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能够与国际优秀文化进行选择性的融合与交流,能够在顺应时代发展的同时做到生生不息。

4 结语

博物馆开展社教活动要以教育为中心,在活动过程中坚持对传统思维进行良性改造与继承,如此才能面向社会各个阶层与领域提供有益的公共服务与教育活动。博物馆管理人员应当协同上级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提升对于传统历史文化的开发力度,强化内部文化教育资源的保护,同时根据馆藏资源创设相应的品牌活动,拓展社教活动的发展渠道,从而使博物馆社教事业得到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文化传承博物馆
博物馆
谈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几点启示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露天博物馆
影像·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