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碘与淀粉反应的演变谈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2020-08-17姚奇志刘红瑜王晓葵
金 谷,姚奇志,李 娇,刘红瑜,王晓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 化学实验中心,安徽 合肥 230026)
碘量法中是利用淀粉这种特殊的指示剂来确定终点的,之所以说它特殊,是因为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无关,学生在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在实验过程中往往只注意到这一点,而忽视了这种反应的特殊性。
淀粉与碘的反应属于超分子化学范畴,与经典化学(小分子反应)相比较,涉及从分子内的原子排列发展到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的转变。淀粉作为碘量法指示剂,是因为它能与碘生成了一种包合物(碘被包在了淀粉分子的螺旋结构中),这种新的物质改变了光的吸收性能而变了色。从某种意义上讲,超分子化学淡化了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生物化学和材料化学之间的界限,从而为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为此,198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超分子化学研究方面的三位科学家。
淀粉作为经典基础化学实验的指示剂已被人熟知,然而它与碘的反应的本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未能深究,因为他们也很难想象,他们已走近现代化学的前沿。受此启发,我们想,如果把类似这样的知识点做进一步的延伸,教学体系层次化衔接就能得到较好的体现,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应该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为实现上述目的,我们设想以这类反应为中心设计一个实验,并希望学生能依此了解超分子反应,从而接触科学前沿。但如何设计对我们老师而言也是一个挑战。
淀粉与碘会显色,那么问题是:为什么会显色?利用这个反应能否定量测定碘或淀粉?
要回答这两个问题,首先必须了解碘与淀粉反应的特点和机理。现已证实,在直链淀粉/碘包合物中,直链淀粉分子形成了左手单螺旋链,碘原子呈线状排列在直链淀粉螺旋空腔内,这种螺旋状包合物的形成造成了能量的变化,也出现了光学性质的变化,使包含物出现颜色。理论上利用这种反应有定量测定的可能。接下来的问题是:若能利用这个反应定量,测定碘和淀粉有何不同?
面对这样的问题,首先应该让学生想到,碘和淀粉有何不同?
从上面的介绍,不难看出,淀粉与碘的反应非常复杂,完全不同小分子,没有严格固定的摩尔比,是一个可逆反应,当其中一个反应物的量一定时,随着另一个反应物量的增加,生成的复合物的量也在增加,溶液的颜色变深。不难推测,用此显色反应测定碘和淀粉的含量时,标准系列溶液配制应非常严格,外界因素对此反应的影响也非常大。但理论上,若能控制好实验条件(保证直链淀粉的结构和多碘离子的组成等),在一定范围内,反应能满足郎伯-比尔定律的要求。其中碘是小分子,相对容易实现定量;而淀粉是高分子,难以制纯,溶解也困难,故溶液难以准确配制,定量分析也相对较为困难。
在学生搞清楚碘、淀粉和它们之间反应的特性后,把这个反应拓展,有利于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为此,我们设计了以碘和淀粉反应为中心,延伸至用聚乙烯醇(PVA)、聚乙二醇(PEG)代替淀粉进行探究,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后续的体系有无显色反应发生;另一方面,若有反应,让学生依此建立定量测定碘或淀粉(或PVA或PEG)的方法,其中包括测定条件、工作曲线、共存离子的干扰及可能的反应机理。并让学生思考其它小分子(包括有机小分子)有无替代碘的可能。
实验的具体做法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4人),自选一名小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首先让小组成员分别去查阅相关资料,汇总后讨论实施方案;然后再分别探究各体系反应的情况,以确定有无定量分析的可能;最后确定可行的显色体系(比如碘和淀粉)后,小组二人测定碘,另二人测定淀粉,并建立定量分析方法。实验结束后,小组数据共享,成员分别自行撰写实验报告,讨论实验现象和结果,然后给出实验结论。
实践表明,新颖的实验内容、探究的实验方式和可操作的团队作战模式,特别是学生自主学习动力的激发,表现出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丰富多彩,学生讨论热烈、实施坚定,兴致盎然。每年课程总结,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又爱又恨,爱是因为心情愉快且收获良多;恨是因为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