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结核球该怎么办
2020-08-17吉明,夏雨生,黄玉玲等
李医生:
我父亲67岁,在不久前的“世界结核病日”普查活动里,被诊断为肺结核有结核球,目前已经住院了。请问:结核球是不是肺上长了瘤子?该怎么治?
甘肃 吉明
吉明读者:
结核球又称结核瘤,它是肺结核的一种球形病灶,并不是肺上长了瘤子。结核球绝大多数是由于肺部继发结核的病灶演变而来,属于浸润性肺结核的一种,是可以治疗的,治疗方案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来制定。临床上,一部分患者经过全程治疗后,病灶不能够完全吸收,结核球缩小的不明显,需要定期复查。除了定期X线胸片检查,还需要重视痰液的检查,看有无结核杆菌存在,以便及时发现病灶活动,给以杀菌治疗。
与普通的肺结核一样,经过抗结核药物正规全程治疗后,大多数结核球患者病灶内的结核菌会被消灭,病灶缩小或成为稳定性病灶,对人体无明显后患。但是也有一些患者病灶变化不大,其病灶内仍存在结核菌,这种肺结核球被认为是人身上的“定时炸弹”,需要长期监测、治疗,特别是要防止身体免疫力减弱或变态反应增高时病情死灰复燃,引发新的病灶,所以,在治疗和监护上不能够掉以轻心。
间歇性跛行
李医生:
我73岁的爷爷有冠心病,前几天走路时腿疼,要停下来歇一歇才能继续走。到医院诊断为间歇性跛行,是因为动脉硬化闭塞性下肢缺血引起的。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山东 夏雨生
夏雨生读者:
下肢动脉发生狭窄或闭塞时肢体供血不足,在走路时会产生缺血性疼痛,需要歇一歇才能够继续,医学上称为间歇性跛行。间歇性跛行最常见的原因是动脉硬化引起闭塞性下肢缺血,多见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一般是渐进性的慢性发病。另外,糖尿病下肢缺血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也会造成间歇性跛行。
积极治疗原发病症,戒烟、运动,是防止间歇性跛行的主要举措。
肥胖糖友要减肥
李医生:
我老伴近几年体重不断增加变得肥胖,前几天诊断患上糖尿病。听说肥胖的人容易患糖尿病,是不是减肥有助于治疗糖尿病?
贵州 黄玉玲
黄玉玲读者:
临床已经证实,在Ⅱ型糖尿病患者中约90%的人体重超重,肥胖是诱发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人体激素中,只有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作用,一般认为,腹部脂肪的增多会使得胰岛素的降糖作用受阻,必须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才能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为此造成胰岛细胞长期超负荷工作最终导致功能衰竭而发生糖尿病。此外,肥胖者多伴有高脂血症、高血压,而这些疾病也是引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加之肥胖者相对运动量较少,使得糖代谢减慢,从而更易发生糖尿病。
所以,减肥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尤为重要。首先是控制饮食。过多的进食是肥胖的原因之一,一定要控制食量,同时选用高纤维素食品。其次适当加强锻炼,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减肥办法,只要坚持,就能够将肥大的脂肪细胞缩小,使机体恢复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椎体压缩性骨折不一定手术
李医生:
我父亲78岁,因为打了一个喷嚏,出现胸部疼痛,一直不见好,一个月后到医院检查,胸片显示胸椎发生了压缩性骨折。医生只是让他卧床休息,用了一些药物,便感到不疼了。前两天到医院复查,医生说病情稳定,过一段时间会渐渐愈合,不需要做手术。听说椎体骨折可以做椎体成形术,为什么医生不做手术呢?
辽宁 齐宏发
齐宏发读者:
老年人脊椎压缩性骨折发生,一般都和患有骨质疏松症有关。随着年龄增加,原来充满骨质的脊椎骨质减少,变得骨质疏松。这时,只要受到压力,哪怕是轻微的,都会使得胸椎发生骨折。
椎体成形术是一种治疗脊椎压缩性骨折的医疗技术,它的原理是向椎体里面注入骨“水泥”(一种医疗材料),以使得椎体维持一定的高度和硬度,来达到稳定脊柱,缓解疼痛的目的。但是,由于你父亲发生椎体骨折已经一个多月,如果没有发生新的压缩性骨折,那就不一定要做椎体成形术。只要坚持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1~3个月,加强补充钙剂,疼痛时候卧床休息,活动时佩戴腰围,就可以使得骨折逐渐愈合康复。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平时一定要注意避免脊柱受压的情况发生。
乳房没包块为何诊断为乳腺癌
李医生:
我今年56岁,近日因为乳头上溢出粉红色液体,到医院检查做了溢出液细胞学检查,被诊断为乳腺导管癌。但是,我在乳房上并没有摸到包块,这是怎么回事?
河南 邬琳
邬琳读者:
临床上,并不是所有的乳腺癌患者都会在早期发现乳房包块。据统计,在乳腺癌患者中早期检查到有包块的约占80%,还有约20%的患者没有检查到包块,是因为出现乳腺癌的其他症状被发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早期乳腺癌细胞形成的包块过于小,一般情况下,小于0.9厘米的包块,在乳房上摸不到,医学上叫做“肿瘤的亚临床症状态”或“隐匿性乳癌”。此时,肿瘤已经形成,只是还没有长到医生和患者都能够摸到的程度。比方说像你这种情况,因为癌细胞进犯乳腺导管使得乳头流出血性液体,对这种非生理性液体进行病理性检查,方可以查出癌细胞,这是确定诊断的依据。当务之急,建议你理性对待病情,树立信心,积极治疗,方能够战胜病魔。
查血常规为何要抽血
李医生:
最近单位给退休同志健康体检,让我抽血检查血常规,记得过去都是在手指头或耳朵上扎一下,很方便的,现在怎么改为抽血了呢?
青海 魏建国
魏建国读者:
以前血常规检查是在耳朵或手指头上扎针取几滴血,操作确实简便,但是存在缺点。耳垂的血液循环较差,血液流动较慢使得化验结果偏高,同时,耳垂血液受气温影响较大,检查结果不稳定,重复检查可出现不同的结果,致使难以判断。手指血与耳垂血相比,相对比较稳定,但是扎手指比扎耳垂疼痛许多,且扎的深浅不好掌握,浅了血液不易自然流出,需要用力挤压,使得血液里混入组织液,影响化验准确性。同时采血时还要求化验员动作要快,否则血液会凝固,对血小板计数影响很大。另外,扎手指或耳垂取血,都是用细的玻璃管或塑料管,需要重复检查时血液则不够用,还需要再扎针。
而用静脉抽血检查血常规则避免了以上的不足之处,排除了其在各个环节影响结果情况的发生,抽一次血液可以重复测试。如果医生、患者对化验结果有疑问,可以再次测试而不必重新抽血。基于以上的原因,目前医院、防疫站、体检单位都普遍采取了抽血化验血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