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的临床有效性观察

2020-08-16于东海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6期
关键词:中医针灸

于东海

【摘 要】目的:对中医针灸在颈椎小关节错缝中的治疗有效性进行分析。方法:此次研究在进行样本患者选取时,时间段为2018年1月到2019年11月,抽取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的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之上,加以中医针灸进行治疗,对临床有效性进行比较。结果:在本次研究当中,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3.33%,而在对照组当中,患者的总有效率仅为76.67%,差异显著,p<0.05;从肌肉紧张缓解率以及筋结改善率方面,观察组同样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当前对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进行治疗中,中医针灸的临床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实现了患者有效率的提升,弥补了传统西医治疗中存在的不足,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中医针灸;颈椎小关节错缝;临床有效性

颈椎小關节错缝指的是患者的颈椎小关节活动范围超出正常水平,使得小关节面之间出现了轻微的错位,中医当中指的是骨错缝、筋出槽。作为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在青壮年人群当中的发病率较高,同时男女性别差异并不明显,发病机制多种多样,既可能是遭受外伤出现的,也可能是受到睡姿因素影响。患者在出现这一症状之后,如果不能进行及时的治疗,则会造成病情延误的情况,后期可能会出现双肩不平的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脊髓压迫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因此,本研究在选取60例患者作为样本的基础上,对中医针灸在颈椎小关节错缝中的治疗有效性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在进行样本患者选取时,时间段为2018年1月到2019年11月,抽取60例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在基线资料方面,本次选取患者在年龄构成方面,主要分布在27岁到63岁的范围当中,平均年龄经计算为(37.11±3.25)岁;从性别方面来看,男女比例为33:27。此次研究在开展之前,医院伦理委员会已经同意此次研究,同时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与。在经过基线资料的统计学比较之后,在统计学方面的差异并不显著,p>0.05,因此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常规西药的方案进行治疗,口服芬必得,每次的剂量为500mg,每天2次,10d为一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患者需要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中医针灸进行治疗。首先需要让患者正坐,保持肩颈背笔直,采用揉压捏的手法对颈部肌肉进行放松,实现局部经络气血疏通,力度需要在患者可忍受的范围之内,20min之后进行针灸治疗。在针灸过程中,针刺的深度需要控制在0.8-1.2寸,选择的针灸穴位包括肩中俞、颈部阿是穴、百会、肩井、晴明、列缺、风池等穴位,每次的时间控制在45-60min之间,每天2次,7d为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2]。

1.3 观察标准

患者在进行治疗之后,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1)显效:患者在治疗后,病症完全消失,行动能力恢复到以往健康的水平,同时颈椎不存在倾斜情况。(2)有效:患者的病症得到显著改善,行动能力提升明显,同时颈椎无倾斜情况。(3)无效:患者的病症没有得到缓解,活动能力以及脊椎状况没有改善,甚至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在进行样本数据收集之后,均需要采用SPSS19.0作为统计学软件进行计算,在计数资料方面采用组间率(%)进行比较,同时进行检验,而计量资料则需要进行t检验,在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性的过程中,采用的标准为p<0.05。

2 结果

在本次研究当中,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3.33%,而在对照组当中,患者的总有效率仅为76.67%,差异显著,p<0.05;从肌肉紧张缓解率以及筋结改善率方面,观察组同样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颈椎小关节错缝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疾病,发病机理比较复杂,患者在体位骤然变化或者长期姿势不良的情况下,容易使得脊柱小关节出现错位的情况,使得肌肉滑膜出现嵌顿之后,破坏记住运动协调性以及力平衡。在青壮年人群外出劳作的时候,受到外力因素的影响,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导致患者出现肌肉痉挛的情况。在我国医学的发展当中,中医针灸一直是其中比较常用的治疗手段,主要原理是根据患者的病情,选取相对应的人体穴位,然后使用特殊的针灸毫针对患者的穴位进行刺激,从而起到疏通血脉的作用,改善患者的病症。而在颈椎小关节错缝治疗当中,中医针灸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治疗手段,能够显著的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在临床当中认为,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在治疗当中,需要对解剖位置异常的情况进行纠正,解除压迫以及刺激,从而实现脊柱生物力学平衡的恢复[3]。在采用针灸治疗之后,能够起到通络舒经的作用,同时调节经络气血,起到祛瘀活血、止痛消炎以及平衡阴阳的目的。在本次研究当中,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3.33%,而在对照组当中,患者的总有效率仅为76.67%,差异显著,p<0.05;从肌肉紧张缓解率以及筋结改善率方面,观察组同样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在当前对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进行治疗中,中医针灸的临床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实现了患者有效率的提升,弥补了传统西医治疗中存在的不足,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赵春, 李俐依. 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与价值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 2019, 35(20):108-109.

周文春, 王宏南, 张盛. 针刺臀中肌激痛点加整脊治疗骶髂关节错缝症临床观察[J]. 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 2018(6):132-133.

王寺.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10):256-257.

猜你喜欢

中医针灸
浅析中医针灸在脑卒中康复治疗的应用
85例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
莒地砭石与中医针灸的起源探究
中医针灸结合西药治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