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切开复位与韧带修复治疗三踝骨折伴胫腓联合分离的临床疗效

2020-08-16黄靖凯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6期
关键词:切开复位

黄靖凯

【摘 要】目的:观察在三踝骨折伴胫腓联合分离治疗中采取切开复位与韧带修复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方便选取在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以三踝骨折伴胫腓联合分离患者总计98例,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49例)与联合组(49例)。对照组仅采取切开复位治疗,联合组患者采取切开复位联合韧带修复治疗,并对两组患者进行9个月的随访至2018年9月。对照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随访不同时间平均踝关节评分(Baird-Jack),临床治疗优良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结果:联合组患者伤口愈合、住院、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三踝骨折伴胫腓联合分离的治疗中,采取切开复位与韧带修复治疗,可明显缩短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术后踝关节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切开复位;韧带修复治疗;三踝骨折伴胫腓联合分离;临床疗效分析

在骨科收治患者中,踝关节骨折为临床常见关节内骨折,三踝骨骨折常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而使踝关节失去正常的解剖关系,踝的韧带损伤甚至是断裂,通常是下胫腓联合分离[1]。在临床治疗中多重视骨折的修复固定,对下胫腓联合分离往往忽视[2]。针对于此,将在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以三踝骨折伴胫腓联合分离患者总计98例,采取针对性治疗,现将随访结果报道如下,旨在对临床此类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近期收治以三踝骨折伴胫腓联合分离患者总计98例,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49例),男27例(55.10%),女22例(44.90%),年龄24~74岁,平均(49.3±3.5)岁,部位:左侧26例,右侧23例,Denis-Weber分级:B型29例,C型20例。联合组(49例)男28例(57.14%),女21例(42.86%),年龄25-72岁,平均(48.6±3.9)岁,部位:左侧27例,右侧22例,Denis-Weber分级:B型30例,C型19例。一般资料相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麻醉满意后,仰卧位, 患侧大腿根部上充气止血带, 常规消毒、铺巾, 外踝取腓骨后外侧入路, 内踝取标准切口, 后踝骨折经外踝切口或延长内踝切口暴露, 后踝复位后临时固定, 1~2枚松质骨螺钉或者钢板固定, 1/3管状钢板固定外踝, 克氏针或松质骨螺钉固定内踝。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内踝骨固定时,注重对三角韧带进行检查,如浅层损伤无需手术修复,可自行修复;如果三角韧带断裂,则需要进行韧带缝补修复,要保证患者的下胫腓联合之间的空隙<5 mm, 距骨进行前后平移试验时, 结果是阴性, 说明患者的踝关节复位修复手术成功。对照组及联合组手术均在C臂监测下进行,术后两组患者均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伤口愈合、住院、骨折愈合时间对照

联合组患者伤口愈合、住院、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Baird-Jack评分对照

联合组患者术后6个月Baird-Jack评分(92.95±0.56)分、9个月随访Baird-Jack评分(96.53±0.87)分,对照组术后6个月Baird-Jack评分(90.03±0.67)分、9个月随访Baird-Jack评分(93.56±0.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07 8,P=0.000 0;t=15.864 7,P=0.000 0)。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联合组患者优良率为97.96%,并发症发生率为2.04%,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84.71%,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900 0,P=0.026 7;=4.900 0,P=0.026 7)。

3 讨论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骨折发生率明显上涨。而在骨科收治骨折患者中,致残率非常高的三踝骨折在下肢骨折患者中占有率较高。三踝骨折(内踝、外踝以及后踝骨折), 临床常表现为疼痛、肿胀等,严重影响了行走能力。而在临床治疗中一般以切开复位术为主,可促进患者的骨骼愈合,虽能使骨折部位愈合,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单纯切开修复,三角韧带忽视检查,则会在患者术后恢复中导致距骨发生明显倾斜。而三踝骨折伴胫腓联合分离增加治疗难度,骨折错位的问題由传统切开复位法纠正了,而忽视对三角韧带改善进而影响患者预后。而联合修复方法弥补了传统切开复位的不足,针对三角韧带的损伤进行了修补。切开复位联合韧带修复是通过踝关节进行切开固定,辅助韧带修复治疗,通过对三角韧带的查验与修复,在保留韧带功能的同时,进行修复受损部位,进而恢复患者踝骨功能。联合组患者优良率为97.96%,并发症发生率为2.04%,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84.71%,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三踝骨折伴胫腓联合分离患者手术治疗中,采取切开复位与韧带修复治疗方式,可明显提高手术治疗療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效果理想。笔者认为,在患者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后,仅为恢复踝关节功能的第一步,在术后进行有效的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术后关节肌肉僵硬问题,提高踝关节灵活度,减少因手术造成的关节活动不灵、不适等现象,使患者能够获得更好的术后生活质量。该组研究结果与项杰[15]等研究结果相近。

综上所述,在三踝骨折伴胫腓联合分离的治疗中,采取切开复位与韧带修复治疗,可明显缩短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术后踝关节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鞠金勇,肖海军,石伟哲,等.切开复位和韧带修复治疗三踝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临床分析[J].疑难病杂志,2016, 15(5):483-486.

张泽义. 切开复位治疗三角韧带撕裂伴随外踝骨折的临床探究[J].医药,2015,1(3):9- 11.

李海斌.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治疗分析[J].医学信息,2016,29(18):329- 330.

许玮,张旭鸣,施爱平,等.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29(8):796-798

蒋骏伟,刘佳,冉春,等.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治疗[J].医学信息,2016,29(31):94-95.

猜你喜欢

切开复位
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和安全性比较
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效比较
跟骨骨折48例临床诊疗分析
肱骨髁上骨折25例报告
桡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盖氏骨折26例临床观察
手法复位治疗桡骨小头骨折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