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超声鉴别价值研究

2020-08-16常丽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6期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超声子宫肌瘤

常丽

【摘 要】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超声鉴别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58例子宫腺肌病(子宫腺肌病组)与60例子宫肌瘤(子宫肌瘤组)患者的资料。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两组患者诊断的符合率,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诊断符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腺肌病组搏动指数高于子宫肌瘤组(P<0.01),阻力指数低于子宫肌瘤组(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鉴别中具有显著的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超声

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均为妇科常见病,其中子宫肌瘤表现为疼痛、出血、白带异常等,子宫肌瘤表现为月经失调、痛经等,二者症状具有相似之处,且早期症状均不明显,极易误诊,给临床鉴别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1]。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妇科疾病的主要手段,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58例子宫腺肌病与6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影像资料,探讨超声对于两种疾病的鉴别价值,以期为临床诊疗方案提供可靠的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58例子宫腺肌病(子宫腺肌病组)与60例子宫肌瘤(子宫肌瘤组)患者的资料。纳入标准:符合9版《妇产科学》中对于两种疾病的诊断标准;本次研究已告知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子宫肌瘤病合并子宫肌瘤;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有精神疾病史。子宫肌瘤组:年龄24~50岁,平均(40.2±4.3)岁;病程8个月~5年,平均(2.2±1.5)年。子宫腺肌病:年龄24~49岁,平均(40.3±3.8)岁;病程8个月~5年,平均(2.3±1.0)年。上述一般资料对比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型号:GE VIVID E8,产地:美国)检查,探头频率设置为3~5MHz,协患者取仰卧体位,多切面扫描其子宫,识别子宫与相关附件情况。超声检查下明确子宫的形态、大小,以及是否存在肌壁回声与包块,观察子宫厚度等,若有包块则需要再次识别病灶的形态与部位等信息,并测量包块的移位情况与回声情况。同时,记录血流参数指标,包括:收缩期与舒张期峰值、搏动指数与阻力指数等。

1.3 观察指标

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两组患者诊断的符合率,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处理与统计,计量资料采用()来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及百分率表示,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检查符合率对比 子宫腺肌病组58例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56例,符合率为96.55%;子宫肌瘤组60例患者經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59例,符合率为98.33%;两组诊断符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378,P=0.539)。

2.2 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

子宫腺肌病组搏动指数高于子宫肌瘤组(P<0.01),阻力指数低于子宫肌瘤组(P<0.01),两组收缩期与舒张期峰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子宫肌瘤属于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与子宫平滑肌增生有关[2]。子宫腺肌病则与子宫内间质细胞、内膜腺体细胞入侵肌层有关,且随着子宫平滑肌细胞而增生。由于上述两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诊断时易发生混淆,影响进一步的治疗效果[3]。因此,采用有效的检查手段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进行鉴别十分必要。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安全、无创的检查技术,且操作简便,具有可重要性,现已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4]。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子宫肌瘤的影像特征主要表现为低回声,少见等回声与强回声,病灶内有螺旋样回声,伴多层衰减声影,周边有声晕,边界清晰。同时,病灶四周可见半环或环状血流束,内部有散在的点状血流信号。子宫腺肌病超声表现为子宫弥散性增大,宫内膜移位,多见于后壁病灶,边界模糊,呈球状感,弱强回声,以粗颗粒、网格状为主,后方伴有浅淡细条状声影,无明显边界。病灶四周无血流信号,病灶中少见点状稀少彩色血流。两种疾病从超声图像来看,子宫腺肌病易出现在子宫角部、后壁,也能够散漫在整个肌层[5]。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两组诊断符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均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此外,子宫腺肌病组搏动指数高于子宫肌瘤组(P<0.01),阻力指数低于子宫肌瘤组(P<0.01)。此结果可能与病灶周边供血有关,即子宫腺肌病搏动指数偏高,阻力指数低,周边血供不丰富,而子宫肌瘤周边多呈半环状的彩色环状或环路血流,周边血供高于内部,搏动指数偏低,阻力指数高。通过识别血流动力学指标能够为两种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总之,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鉴别中具有显著的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戴晴,郑宇觐.子宫腺肌病的超声诊断及进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9,35(05):501-505.

朱成涛.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05):152-154.

涂丁玲.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8,8(17):177-179.

陈鹏,许伟光,周穗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9,23(1):39-40.

涂丁玲.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8,8(17):177-179.

猜你喜欢

子宫腺肌病超声子宫肌瘤
温宫通血法针灸治疗子宫腺肌病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观察
超声评价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与胆囊改变的关系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三维彩超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