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柳州市群众艺术馆非物质遗产保护思路及对策

2020-08-16张海君

西部论丛 2020年5期
关键词:非遗保护新模式新媒体

摘 要:群众艺术馆通过线上非遗学堂推广柳州非遗文化与传授非遗技艺,以柳州非遗项目及其代表性传承人带动感兴趣的群众参与互动,由单纯的线下非遗学习拓展到线上非遗学堂、微纪录片、公开课、直播教学等线上交流活动,体现了非遗保护工作目标定位清晰,采取顺应时代发展的方式方法,积极采用新媒体进行传播,为弘扬非遗文化和培养更多的传承人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非遗保护;新媒体;新模式;保护思路及对策

柳州拥有2100多年的建城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浓厚的民族传统文化沉积,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尤为丰富。柳州市群众艺术馆是国家设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馆内下设的调研部曾进行多次调研,通过实地走访考察,开发项目,收集、整理全市优秀传统文化,扶持非遗传承人,开展非遗知识传播工作。然而2020年由于受特殊事件的影响,期间非遗保护工作受到阻力,线下非遗保护转成线上非遗保护,但深受基层群众欢迎及好评,由此笔者就柳州市这特殊期间非遗保护工作作以浅谈探讨。

一、柳州市群众艺术馆非遗保护工作现状

(一)“引进来”与“走出去”多措并举。作为“侗族大歌”、“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两个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保护单位,2014、2015年,柳州市群众艺术馆多次深入梅林乡,对梅林乡侗族大歌传承活动给予人员指导和资金扶持,2016年推出的“唱响侗族大歌 传承民族文化——侗族大歌走基层系列活动”反响热烈,得到社会各界人士赞同与认可,每月在三江举办“侗族大歌免费培训班”,培训人次已达上千人。与侗族大歌国家级传承人吴光祖合作编制《侗族大歌教材》,将教材送至三江县小学至高中推广教学。扶持建立3所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平台。2015年,创新推出“柳州非遗学堂”公益性免费服务项目,每月围绕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由代表性传承人及民俗文化学者亲自授课。2016年,非遗学堂创新教学模式,开展“走出去”的教学模式,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基层机关单位等,先后走进广西民族大学、柳州市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科技大学、柳州城市職业技术学院、鹿寨县拉沟小学等,并推出“非遗夏令营”,群众踊跃报名,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显著,受到群众和领导的一致认可,获得《中国文化报》、《广西日报》等媒体多次报道,“非遗学堂”已经成为了柳州“非遗”文化传承的品牌项目。

(二)。现存问题与相应对策。县级、市级和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短缺、专业人员缺乏、保护机构落实保护工作难、线上宣传与保护力度不够、创新的保护手段略少。为此,柳州市群众艺术馆已向上级申请经费,为非遗保护提供资金与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同时创新非遗保护方式,通过线上非遗学堂、非遗微课堂、系列微纪录片、微展厅等。

二、全民网络时代利用新媒体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及保护对策实践内容举要

(一)全民网络时代下利用新媒体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新媒体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手机、电脑、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

对于非遗产保护工作者而言,新媒体最大的特点便是超时空性,这也是非遗产保护工作利用新媒体保护的重要原因。其一,新媒体具有载体作用。新媒体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图片、文字、音频等多种形式储存,给历史和后人以及大众留下珍贵的资料。其二,新媒体具有信息传播作用。群众可以接收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内容,并且与信息传播者进行互动,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与保护工作来说是极为有效的。其三,新媒体具有超时空性。群众可以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皆可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内容。据统计,我国网民规模已突破9亿,即每100个人里大约有64个人使用互联网。在2020年特殊期间,柳州市群众艺术馆常规的线下活动无法展开,利用新媒体推广是明智之举。与线下非遗学堂相比,新媒体的线上非遗学堂的举办不受人数、交通工具、天气、时间等限制,学堂内容可以随时更新和永久保存,人们只需有网络、有手机等条件即可在线学习,这大大降低人们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在传播力度及渠道方面,线上非遗学堂可以实现好友转发、平台推广等操作,还可以通过社群交流、直播等进行非遗教学,使更多的人从中学习非遗知识,并与传承人进行交流互动,促进师生的成长。

(二)柳州市群众艺术馆利用新媒体进行非遗保护的对策实践内容举要。以下是笔者根据柳州市群众艺术馆开展线上非遗保护的对策实践内容举要。一是柳州市群众艺术馆利用新媒体平台发表“非遗微学堂”系列文章,利用图文信息或影像资料使群众了解到非遗项目的历史渊源、存活现状、制作技艺和项目传承人的技艺故事,从而提高非遗保护意识。二是系列微纪录片的制作。“系列微纪录片”制作团队辗转多处非遗传承基地和村寨进行实地拍摄及后期剪辑,以创新视角挖掘柳州非遗匠人们在传承和创新中的文化自信,运用纪实手法,在纪实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中客观再现非遗内容,留下珍贵资料。目前已制作并发表微《走进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系列微纪录片》,包括《美丽的侗寨》、《建筑的构造》、《古老的技艺》、《神秘的仪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

利用新媒体推广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专业性、科普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从而让更多人了解并学习非遗知识。有此可见,新媒体的利用不仅使群众受益,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受益,进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同保护目的。

三、关于下一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路及对策

(一)加大宣传。充分用好、用活官方微信公众号,让非遗保护的概念走进群众的视野和生活,培养全民保护意识。

(二)加大资金及技术层面的投入。扩大资金来源渠道,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成立“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公开,提高全社会参与力度,创造良好的社会保护环境。

(三)扶持传承人与传承人的自我提升。设立传承基地,为非遗传承人提供场地开展非遗培训,联系合作单位进行非遗教学活动与非遗展览活动,带领非遗传承人参与文化遗产日、区内外的非遗博览会及各类群文展演出等交流活动。非遗传承人自身通过在活动中与其他非遗传承人、手艺人相互交流,也能对其自身技艺进行再认识与创新。

(四)群众艺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教育公司的新模式。群众艺术馆联合非遗产传承人、新媒体文化公司,打造一条创新、有效的非遗保护道路。三者发挥各自自身优势,并各自主体分工合作,将非遗传承活动办得更趣味、更贴近群众、更满足时代需要。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是多样的,积极采用新媒体创新保护、线下和线上相结合、开展富有新意及适合群众所需的传承活动是新时期非遗保护方向。主动拥抱时代潮流,充分利用好身边的资源,可以为非遗保护提供更完善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刘忠宝2015《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方法研究——以山西为例》,《图书馆学刊》第37期

[2] 林喆2020《新媒体时代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机遇与挑战》,《传媒论坛》第8期

作者简介:张海君(1984年2月)女,汉族,河北人,柳州市群众艺术馆,群文馆员,大学本科,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群众文化。

猜你喜欢

非遗保护新模式新媒体
江西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审计现状及障碍分析
致力于世界“非遗保护”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礼仪文化引领下的高校女生教育新模式探究
浅谈北京玉雕工艺的发展现状及其保护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