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筝演奏中的情感与技术探究

2020-08-16朱弘

西部论丛 2020年5期
关键词:演奏古筝技术

摘 要:在音乐的演奏中,情感的表达是音乐的生命力所在,是音乐感染力的重要来源。本文对古筝演奏中的情感类型、心理体验以及情感表达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如何在古筝演奏中表达音乐情感进行了讨论,对相关的技术、技巧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希望能够为古筝演奏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古筝;演奏;情感;技术

引 言

古筝是我囯民族乐器,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有着几千年文化历史底蕴的乐器之一,有着“群声之主,众乐之师”、“华夏之声”、“中华雅音”等美称,能够细致入微的进行音乐情感的表达。古人“琴棋书画”以琴为一,作诗绘画弹唱等都以其为乐,是他们丰富生活的一部分,从古至今古筝流传下来的不仅是它的传统更重要的是他的精髓,呈现传统与现代的相结合才能充分展示古筝的特有魅力。如今有成千上万家庭与孩子喜爱古筝,怎样才能把民族传统与现代结合呈现的更好,这里也是想通过我演奏与教学多年感受与想法,谈一些自己在演奏情感的把握与大家共勉。

1.古筝演奏的情感类型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提出:“音乐的内容是情感的表现,只有情感才是音乐要占为己有的领域”。在音乐的演奏中,情感的表达是音乐的生命力所在,是音乐感染力的重要来源。音乐情感表达是演奏者在演奏中融合自身对作品的理解以及情感,通过演奏为听众描绘音乐图景、营造音乐意境,与其产生心理、情感、艺术上的共鸣的一个过程。音乐情感的表达能够使听众感受到音乐的深厚魅力并为其带去巨大的精神享受。

在古筝的演奏过程中,音乐情感的表达主要可以分为技法情感与语言情感两种类型。

1.1语言情感

语言情感是指古筝曲本身的音乐语言所表达出的情感,其主要来源于乐曲创作者的情感,是筝曲本身所具有的情感色彩。

古筝曲的音乐语言情感的表达需要建立在演奏者对于筝曲内容、背景、创作者心理情感等方面的理解的基础上,其对于演奏者本身的文化知识水平、音乐艺术素养等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此外,不同的演奏者对于筝曲的理解会有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形成了同一筝曲的音乐情感表达大致相同,但同时又有着演奏者个人特色的情感表达现象。

1.2技法情感

技法情感是指在古筝演奏过程中演奏者的演奏技巧所表现出的一种情感。古筝作为我国传统的弹拨乐器,其演奏技法较为复杂,传统的古筝演奏是右手弹弦,左手按弦,以右手弹拨多点相连的旋律,左手在码外弦段上通过吟、揉、按、滑等手法弹奏装饰音,同时随着古筝演奏技法的发展古筝双手摇指技法中的左右手交替摇和多声部演奏手法也獲得了广泛的应用。

技法情感的表达一方面体现在演奏者根据乐谱使用相应的技法进行筝曲本身的音乐语言情感的表达。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熟练使用相应的技法演奏是音乐情感表达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则体现在演奏者在自身对乐曲情感的理解上对原有演奏技法进行改变、改编,使乐曲原有的情感中融入演奏者自身的理解和情感,使筝曲原有的音乐语言情感变得更加丰富、饱满。由此可见,熟练的运用演奏技法是古筝曲情感表达的必要条件;演奏技法的灵活使用则能够对筝曲音乐情感的表达产生明显的影响,是演奏者情感表达的主要形式之一。

2.古筝演奏心理体验与情感表达

2.1古筝演奏中的心理体验

《乐论》中记载:“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也就是说,音乐是从人内心的需求中诞生,是人内在情感的一种表达形式。音乐情感不仅是创作者的思想表达途径,同时还能够为人们心理、思想交流和沟通提供重要的媒介。

音乐作为一种无形的听觉艺术,演奏者以及听众的心理体验使演奏者传达情感、传递情感、进行情感交流的主要形式。在古筝演奏中,演奏者只有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将自己的筝曲的心理体验注入到演奏过程中,实现筝曲语言情感与自身情感情绪的充分结合,控制演奏的节拍、节奏、速度、力度、音色和调性,并自身的心理体验传递给听众,才能够引起听众的心理共鸣,发挥出古筝演奏的艺术性。

2.2古筝演奏中的情感表达

在古筝演奏中要想良好的进行情感表达,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是最主要的途径。而要想达到这一效果,就需要演奏者对古筝演奏过程进行控制,调整自身状态,保持身心放松,协调肩、臂、腕、指等身体部位,将自身演奏过程中的运动状态与筝曲情感进行同步,使演奏者与古筝构造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自然的体现出古筝高音区轻快明亮、中音区柔和婉转、低音区低沉有力的音色,使音乐和演奏者的情感能够得到充分的表达。

3.古筝演奏技术

通过上文所述,在古筝演奏中音乐情感的表达主要可以分为古筝演奏技巧以及演奏者对乐曲的理解两个方面。演奏者要想获得良好的情感表达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演奏技术的训练和学习。

3.1古筝演奏的基本功练习

古筝演奏基本功的练习是演奏者进行音乐情感表达的重要基础。良好的基本功不仅能够帮助演奏者更好的认识、解读乐谱,同时还能够使其在演奏的过程中做到自然放松,为其情感表达奠定良好基础。虽然成熟的演奏者与一般层次的演奏者在基本演奏技法上并无显著差异,但决不能够忽视基本功对于筝曲音乐情感表达的奠基和促进作用。

古筝演奏的基本功练习主要包括古筝乐理知识与演奏技巧2个方面。

(1)古筝乐理知识。其主要目的是培养演奏者的音乐素养,同时使其熟悉不同种类、风格的古筝乐曲,能够对不同乐曲中的音乐语言、演奏技巧、情感表达等要素进行总结并形成自己的音乐理解,为其后续的演奏和情感表达奠定基础。

例如,练习中吟唱乐曲的旋律也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演奏者通过自身的基本乐理知识初步熟悉古筝曲,在吟唱或听的过程中通过建立内心听觉,形成对筝曲意境的想象和创造,使筝曲从单纯的听觉感受扩展为视觉、触觉等,使演奏者对筝曲情感建立起立体化的形象记忆。

此外,我国的古筝经过了2000多年的发展,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筝曲在历史背景、政治经济、语言文化、民俗民风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在音韵、音律、调式、节奏、套体程序和演奏技巧上也有着多种流派。例如福建筝派、浙江筝派、潮州筝派、客家筝派等的南派演奏优雅、柔美、稳重、含蓄,注重内在情感的抒发和表露,左手按揉弦变化较多,弹奏起来曲调温文尔雅、圆润细腻,深具婉约轻曼的南国风情;秦箏陕西派、河南筝派、山东筝派、蒙古筝派等北派演奏泼辣、粗犷、高亢、豪放,突出外部效果的起伏和跳跃感。左手按揉弦一般较急较深,细腻变化少些,弹奏起来出音苍劲有力、刚中有柔、庄重古朴,深具中原韵味。演奏者需要通过学习古筝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各流派的演奏特色和技巧,对于其演奏技巧的提升以及对筝曲的理解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2)演奏技巧。其主要目的是使演奏者熟练掌握各种指法以及演奏技巧,包括指右手以大指“托”、“劈”;食指“挑”、“抹”;中指“剔”、“勾”;无名指“打”、“摘”的指法,左手“揉、按、吟、注、颤”手法等。使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节奏、力度、速度,流畅的完成筝曲演奏,正确的表达古筝音色。使演奏者了解不同情感表达适用的演奏技巧,例如,左手振幅小而匀的美化型颤音适用于优美如歌的旋律演奏;左手密而紧的凄婉型颤音适用于哀伤痛楚的旋律的表达;左手振幅大、频率快,效果带有棱角的猛颤适用于悲愤、恼怒的旋律的演奏;双手交替刮奏,通过控制触弦的角度和弹弦速度变化可用于表现行云流水的意境或波澜壮阔的情绪。

3.2对古筝乐曲的深入理解

要想良好的表达古筝乐曲的情感,就必须要演奏者对筝曲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只有演奏者先与筝曲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才能够将这一情感传递给听众,引起听众与筝曲、演奏者的情感共鸣。演奏者在筝曲的理解上可以按照以下顺序进行。

(1)了解作品创作背景。演奏者在学习一首新的筝曲时可以先对其创作脉络进行梳理,通过调查研究相关资料,对筝曲创作的社会背景、创作者的处境、意图以及创作者生平等进行了解,然后将其代入到筝曲当中形成对筝曲的初步理解和看法。例如,《秦桑曲》的创作是作业者以李白的《春思》为题,结合陕西地方戏曲音乐“眉户”声腔及“碗碗腔”子音调进行创作的,通过对作品背景进行了解可以感受到筝曲中春意绵绵,妇人对丈夫的思念情感,进而明确整个筝曲的情感方向。

(2)体会作品内在情感。在大致了解了筝曲创作背景和创作者情感的基础上,演奏者要从自身角度对作品的内在情感进行体会。演奏者可以结合自身经历或者见闻,与筝曲创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更加准确、充分的理解筝曲的情感内涵和意蕴,体会整个筝曲中的情感表达或情感变化。演奏者还可以通过练习筝曲演奏,仔细地研究、分析乐谱中的曲式结构、乐句划分,发展动机等,细心斟酌每一个音符,结合自身理解安排筝曲的整体节奏。

(3)对音乐情感的二度创作

古筝演奏者在对筝曲情感理解的基础上要形成、融入自身的情感,而不是只按照固化的情感进行机械、重复的演奏乐谱。只有演奏者在基于自身对筝曲理解上结合自身情感进行添枝加叶、削删润色,对乐曲情感进行二度创作,才能真正的形成自身的演奏风格,使筝曲演奏的情感表达变得更加丰富、饱满。例如,在筝曲《渔舟唱晚》的演奏时,演奏者要想象自身身处江南水乡,夕阳的余辉与湖面的碧波交相辉映,湖岸的柳枝、花草随风轻揺,丰收的渔舟缓缓而归,荡桨声、摇橹声、浪花声、渔歌声、欢笑声此起彼伏的情境,适当进行情感联想,形成演奏者自身独有的情绪与感受。然后在此基础上运用自身娴熟的演奏技巧,根据自身理解和情感控制演奏中的音色、力度、速度、节拍和旋律的变化,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古筝演奏中演奏者要重视音乐情感的表达,加强基本功练习,加深对筝曲作品的情感理解,然后将自身情感融入到筝曲演奏中,对筝曲进行二度创作,形成自己的演奏风格,从而建立起筝曲、演奏者、听众之间的心理交流与情感共鸣,使听众更好的感受到古筝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陈蔚旻. 古筝演奏情感体会探微[J]. 教师, 2017(8):52-53.

[2] 李晨蕾. 论古筝演奏中的情感表达[J]. 音乐时空, 2015(17):91-91.

[3] 龙妮. 试论古筝演奏中的情感与技术[J]. 戏剧之家, 2015(14):104-104.

[4] 张珂. 关于古筝演奏过程中的情感表达的探究[J]. 北方音乐, 2019, 039(010):71-72.

[5] 蒋伶莉. 论古筝演奏中的情感表达[J]. 艺术科技, 2016, 029(012):156-158.

作者简介:朱弘,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 委员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考级评委、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上海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理事、古筝考级主评、闵行区江川文化馆音乐教 师。

猜你喜欢

演奏古筝技术
钢琴教学中的作品分析
提升小提琴音准能力的重要性及方法探讨
高校钢琴课教学如何让学生学会用心演奏
略谈钢琴演奏艺术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第一次弹古筝
我爱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