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

2020-08-16刘如奇

西部论丛 2020年5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刘如奇

摘 要: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大环境中,小学体育作为一切为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学科在日常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学生们的学科素养,引导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健康管理观念,才能让学生们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感受到学习体育技能的快乐,同时也能学到丰富的体育知识。这就要求小学体育教师了解体育的核心素养,并将核心素养的培育理念带入到体育教学中,从而制定相应合适的教学策略,来促进学生们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引 言

目前,核心素养在教育体系中非常流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带入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是对体育教学的进一步肯定和提高,也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有的小学体育教师还是很注重课程的教学效率,在理论知识和体育技能教学上做了太多工作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忽视了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并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核心素养进入教学的工作,从而影响了学生对体育的理解。本文将分析在核心素養下的小学体育教学目标以及策略,来提高小学体育的教学质量。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教学目标

1、培养健康意识

小学体育教学不仅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还能拥有灵活的意识。教师要先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们对体育感兴趣,然后融入到其中,之后在教学中多增加一些体育训练,强健学生的体格,最后多鼓励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将知识运用到训练中去。

2、培养体育精神

一直以来,体育精神都代表着超越自己,。体育锻炼非常锻炼人的意志,有利于将来的个人发展。另外,体育精神中最重要的就是规则,它能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面对现实。

3、培养团队合作

体育课中的很多活动比如集体热身和小组竞赛等,可以让学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人际交流和互相合作,拉近学生的距离。比如足球或者接力,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在竞赛中锻炼意志。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1、明确任务导向

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确教学导向,让学生明白学习体育的内容和意义。教师在教“轮滑”这个体育项目时,要先给学生详细介绍轮滑这个体育项目的起源,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的对象。还要让学生了解轮滑运动对人的身体的作用,比如增强体质、改善心肺功能、锻炼协调性等等。在一切准备工作做完之后就可以进行详细教学了,在这之前,要给学生定下学习目标:首先学生要了解佩戴护具的方法,然后掌握这项运动的穿鞋、站立、滑行、拐弯、停止等基本要领,最后学生要放开身边的扶手,进行试验。通过任务导向,学生从一开始害怕轮滑,到了解轮滑,再到能够进行短暂滑行,顺利完成这节课的目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体育文化,一步步引导学生了解所学习的体育项目,熟练掌握,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意识。

2、多样化教学

体育训练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但同时学生也会逐渐丧失兴趣。但是如果教师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学生就会重新激发起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体育,提升体育品德。

教师在教学“足球”这一项目时,就可以采用情景式教学策略。首先教师需要在多媒体上播放一段足球比赛的视频,学生会仔细地观看并发出言论。播放完之后,学生要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一段,等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完以后,教师再讲一下足球在我国的现状,并鼓励学生学习足球,为国争光。之后,教师就可以带着学生们去操场实践了,先将学生需要掌握的动作一一做示范并纠正学生们得出错误动作,几节课之后,学生们就学会了一些基本的技能。为了激起学生的斗志,还可以邀请其他班的学生举行一场小型足球比赛,虽然在过程中我班远远落后,但是激情四射,努力追赶差距,大家一个个脏兮兮的满头大汗在操场上奔跑,这不但提高了大家的身体素质,还学会了一项体育技能,培养了学生的勇敢进取、敢于拼搏的精神,为以后的体育活动做好准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体育,培养学生养成锻炼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体育学科素养。

3、以学生为中心

小学体育教学主要是为了锻炼身体,因此体育教学的核心应该是学生,教师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并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和自主发展的能力。教师要让学生培养健康第一的思想,提升自我保护的意识,为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基础,比如,在练习前后翻滚时,需要注意相应的动作,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这些动作并不是简单的动作,每一个细节都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伤害,要对自己做好保护工作,在开展球类运动的时候如果一不小心摔倒了,前翻滚和后翻滚就可以缓冲摔倒的力量,避免自己受到伤害。

4、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想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规划教学内容。在教学时,教师要按照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将要求细分到每一节体育课中。首先,教师应该结合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实际身体情况,开展几节体育理论课,在课上给学生教授理论知识,学生只有对体育训练充满兴趣才能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其次,要重点培养学生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提高专业技能。同时还要注重学生们的心理情况,定期检查学习结果,并适当地给予学生鼓励,增强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信心,让学生更好的参与课堂。

5、改变思想观念

新课改的深入需要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除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也不能被忽视,学校应该开展培训课程培养教师的核心素养,有问题及时沟通,及时纠正,在不断加强体育素养和教学能力的过程中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

结 语

在核心素养教育的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传授体育技能和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体育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更好地成长。

参开文献

[1]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侯春荣,西部素质教育,2020-06-10,期刊

[2]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张克滋,甘肃教育,2020-03-01,期刊

[3]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张庆寿,当代教研论丛,2020-02-05,期刊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