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效率
2020-08-16潘柳先
潘柳先
摘 要:笔者通过在现实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对知识的识记效率低,小学数学熟悉课中思维导图的运用,对于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有很大帮助,在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概念之间的联系更加清晰,知识领域的全貌了然于胸。
关键词:制作步骤;应用价值;教学效率
数学复习课其实很好了解,就是在学习完某一阶段的课程之后,要对知识进行归纳、梳理,然后进行查漏补缺,让学生回忆知识、巩固知识,并且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提升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能达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复习课的四方面教学功能:1、促进知识的系统。2、查漏补缺。3、温故而知新。4、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何为数学导图?虽然在数学课堂上思维导图的应用十分常见,但是要想说清楚并不容易。思维导图其实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十分普遍,且发挥着巨大作用。图文并重是思维导图运用的技巧,可以对各个知识直接的隶属关系进行梳理,并且对这些知识进行串联,寻找到记忆点。思维导图在心理学基础上是可视化的,思维导图通过中心关键词对知识进行概括,然后通过隶属关系或者相关关系进行发散,从而形成一个关系网,这样就可以发散知识,从而获取更多知识。从思维心理学的理论:概括性、间接性、深刻性、逻辑性、独创性。
一、数学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有以下几个步骤
数学的思维导图的制作,它是有步骤可言的,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首先要做的是:1、在纸的中央画下主题。2、开始延伸主题,并画下“次主题”。3、然后在次主题的基础上,开始下一次延伸。4、完善整个思维导图。
(如图一)是老师针对《圆柱以及圆锥》,给孩子们讲解思维导图的制作。在老师讲解消化后,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对该章节的知识进行了梳理和归类制作。(如图二),孩子们在老师讲解的知识点上,加上了自己的独特见解,把应该注意的地方都做了描述。同时了,加上了丰富的想象,在旁边,将圆柱和圆锥的形象图也标识了,并标注了底面、高、侧面等要素,更加的直观明了。
二、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数学课堂上,讲的数理的较多,还有就是对学生解题能力训练的练习操作较多,对数理知识的整理归类,有利于帮学生疏通地靠的脉络。1、让师生能对良好的学习方法与策略进行掌握。2、构建起系统的知识框架。3、通过互动教学的方式,让教师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交流,优化教学课堂。4、能更加关注个体的发展。5、建立学习型学校与班级,让学生可以团结互助,互相学习与进步。
三、数学思维导图的教学效率。
利用数学思维导图的复习知识的整理和归类,1、在小学数学复习教学中,思维导图是对知识的凝练,在关键词的帮助线下,可以节约时间。2、关键词在查阅笔记中更加显眼,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掌握主题。3、学生可以通过管检查进行联想,然后回忆相关的知识,并进行理解。4、视觉、色彩、多维度的刺激,不断利用大脑的皮层技巧,使学生思维更清醒,(如图三:)更容易接受新事物。5、鼓励和刺激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把学习变为一种乐趣。(如图三:)
相比于其他学科,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抽象性,因此复习课十分重要,上好复习课也尤为关键。因此思维导图在复习课中的应用,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的串联知识,并且通过亲自绘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思维导图运用于数学复习课,可以让学生在边学边画中,对知识进行归纳,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并形成知识体系,让学生可以对知识进行全面的掌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鸿雁,《思维导图》,吉林文化出版社,(還有你上次帮我在知网里下载的资料,都可以写成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