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对应分析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治风险研究

2020-08-16杨硕

中国市场 2020年10期

[摘 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治风险是最难预料和把握的风险,给我国企业海外投资带来了严峻挑战。文章采用对应分析的方法对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22个国家政治风险进行分析。分别从政治稳定性、政府执政效率和法律民主状况三个维度选取6个指标,在最小程度损失信息的情况下,客观地分析了东道国政治风险的国别差别及区域差别。研究表明不同国家的政治风险与不同维度的指标关联度不同,且不同区域也表现出政治风险差异性。中国企业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时不仅要关注东道国经济发展差异,更要重视东道国政治风险并科学有效地规避。

[关键词]“一带一路”;OFDI;政治风险评价;对外直接投资

[DOI] 10.13939/j.cnki.zgsc.2020.10.016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所处社会政治发展阶段不一,资源禀赋各异,文化多元,国情复杂,社会局势常年动荡,民族和宗教冲突频繁爆发,投资风险较大。这极大地增加了我国企业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的不确定性,也使得中国企业的利益受到挑战。由于政治风险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风险中最受关注的风险,文章尝试引入对应分析的方法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治风险进行分析,为对外直接投资企业风险防范做好事前预防工作,长期有效可持续地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支持。

1 文献综述

现阶段学者们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治风险与中国OFDI的研究大致从东道国政治风险与中国企业OFDI的区位选择、投资策略的视角及政治风险量化研究展开。从区位选择的角度看,Kolstad(2012)、肖文(2014)认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更倾向于自然资源丰富但制度质量较差的国家。韩民春(2017)表示我国对“一带一路”国家投资表现为政治风险偏好的特点。韦军亮、陈漓高(2009)的研究表明,东道国政治风险对中国OFDI无显著影响。李丽丽和綦建红(2017)从投资策略入手,强调前期投资经验的重要性,认为东道国政治风险越高,企业越倾向于序贯式投资策略。在政治风险量化研究方面,陈菲琼、钟芳芳(2012)分别从有关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提取了8个指标刻画我国海外直接投资政治风险,为了突出我国海外投资选取了我国与东道国之间的距离变量:民主距离、腐败距离以及东道国对我国的依赖程度,通过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到各年度政治风险的得分,并将政治风险分等定级。

文章尝试将对应分析应用到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分析中。国内对该方法的应用领域大多为竞争分析、产品细分及市场定位等,但是在对外直接投资领域基本没有运用,文章尝试采用对应分析对“一带一路”国家政治风险进行研究,为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直接投资风险规避提供依据。

2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指标体系的建立

政治风险的表现形式多样且隐蔽,文章借鉴World Governance Indictors(WGI)的指标,综合现有文献分析,将政治风险化分为内部政治稳定性、政府执政能力、法律民主状况三个维度,并选取政治稳定与无暴力程度,该指标反映一国内部的政治稳定性状况;以腐败控制、政府效能、监管质量、政府问责等指标来刻画政府执政能力水平;用法治反映法律民主状况。综上所述,文章选取6项指标作为“一带一路”政治风险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具体见表1。

3 样本选取与数据处理

(1)样本选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除东欧外,绝大多数处于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中亚国家贫富差距过大,官员腐败等,部分国家政治法律制度混乱,执法不严,使得中国企业在外投资风险系数大大增加。西亚国家中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叙利亚、以色列、巴勒斯坦等国常年受战争因素困扰,是对外投资风险问题的高发区。然而这些国家由于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中国企业对这些国家的投资热情反而更加高涨,且这几年与我国的合作十分密切。因此文章选取中亚6国及西亚17国作为研究样本,对这些国家的政治风险进行评估,同时也可为与这些国家合作的企业提供相对科学的投资依据。

(2)数据来源及说明。政治风险下的所有指标均来源于世界银行的WGI数据库(Worldwide Governance Indicators),并选取最新公布的2016年的各维度政治风险的等级指标。该指标是范围在0~100,满足对应分析所要求的非负性,且该指标为正向指标,引入文章的政治风险指标体系后该指标的方向为值越大风险越小,无须进行归一化处理。文章利用统计软件R3.4.4进行对应分析过程的处理。

4 实证分析

(1)方法的适用性说明。对应分析不仅能分析出各个指标与样本之间的关联性,更能分析出指标与指标、样本与样本间的关联性。在这种分析体系下,能很清晰地掌握东道国的政治风险环境,并引导企业做好规避风险的措施。运用软件R3.4.4对输入的原始数据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χ2的值为750.99,p值远小于0.05,所以拒绝原假设H0,接受H1,可进行对应分析。

(2)分析结果及说明。借助软件R3.4.4实现对应分析的程序,输出对应分析图,如图1所示,得到如下结论。

①从图1的左上角可以看出,阿富汗、伊拉克和也门三个国家的政府问责指标的关联性最强,并且与其他指标的关联性极弱。也就是说,这三个国家易受政府问责的影响,企业对这三个国家投资时应着重注意投资项目对东道国执政能力的敏感度。②图3的右上角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与政治稳定性和无暴力指标的关联性很大,与其他指标的关联性也相对较弱。这也说明这两个国家内部政治稳定性不高,这符合这两个国家实际的政治环境,企业在向这两个国家投资时应着重关注东道国政府稳定性是否会对投资项目产生影响。③其余国家受法治民主程度和政府的执政效力影响较大,政府问责度和政府稳定性的关联度不大,企业对这些国家投资时应综合考量各项指标,做好风险规避策略,减少因东道国法治和政府执政效率不确定性带来的损失。④对图1进行整体观察可以明显地发现,中亚6国中有4个国家都在图标的第一象限,这体现出区域的趋同性。中亚各国的政治状况常年不稳定,国内矛盾冲突不断,中亚6国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宗教习俗都十分接近,这也导致中亚国家在对应分析图中表现出的趋同性十分明显。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治风险进行了相对科学的评价。

5 结论与建议

文章通过引入对应分析的分析方法,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治风险进行了分析。选取了西亚和中亚两个典型的政治风险热点区域,涵盖政治稳定性、政府执政能力、法律民主状况三个维度的6个政治风险影响因素,在最小程度损失信息的情况下,客观地分析了东道国政治风险的国别差别及区域差别。通過对应分析图,发现不同国家的政治风险与不同维度的指标关联度不同,且不同区域间表现出政治风险的差异性。因此我国企业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时不只是要关注东道国经济发展差异,更要重视东道国政治风险,对不同区域的政治风险也应该区别看待。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治风险差异做好区位选择,以减少东道国政治风险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肖文,周君芝. 国家特定优势下的中国 OFDI 区位选择偏好——基于企业投资动机和能力的实证检验[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版),2014,44(1): 184.196

[2]韩民春,江聪聪. 政治风险、文化距离和双边关系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的研究[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7(2):84.91

[3]韦军亮,陈漓高. 政治风险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9(3):53.61

[4]李丽丽,綦建红. 政治风险规避与中国企业的OFDI策略选择[J]. 财经研究,2017,43(1):110.121

[5]陈菲琼,钟芳芳. 中国海外直接投资政治风险预警系统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2(1):87. 99

[作者简介] 杨硕,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