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院校职业精神进入社区文化路径和价值研究

2020-08-16郭培凤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3期
关键词:社区精神职业

郭培凤

[摘           要]  近年來,随着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对具备职业精神的高级技术人员需求越来越大,高职高专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应更加注重职业精神培养。高职高专院校是学生入行的起点,也是职业精神的奠基阶段,加快职业精神进入社区文化有利于提升学生专业素养,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用人单位需求发展。分析职业精神教育对高职高专教育的价值,以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当代民航精神”进入社区文化的实践探索,分析职业精神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职业精神进入高校社区文化的可行性路径。

[关    键   词]  职业精神;社区文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3-0113-03

高职高专院校主要培养目的是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应用型人才。但“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学生所学技能一般只能满足用人单位短时间需求,其技能升级很大程度需要职业精神、职业素养支撑。近年来,高校社区内人员由于长期的共同学习、工作,形成了共同的生活方式,逐步凝聚成强烈的团体精神和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加以引导较为容易形成本专业特有的职业精神。高职高专院校是学生进入本行业“入门、入行”的起点,也是职业精神的奠基阶段,加快职业精神进入社区文化有利于提升学生专业素养,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发展。

一、高职高专院校职业精神进入社区文化的现实意义

学生社区,一般指院校内特有的地理区域,通过教育资源的整合,组建成的集学生住宿、生活、学习的一个社区。学生职业生涯最初的几年时间大多是在社区中度过,因此将职业精神融入社区文化有利于点滴养成,形成职业精神的“初始状态”,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职业精神进入社区文化契合国家战略需求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努力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的高度融合”,把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摆在同等突出位置。当前我国处于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家推进实施“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工程,未来十年更是被定义为中国制造升级的关键十年,迫切需要适应职业岗位需求、具有职业精神的发展性专门人才来促进技术技能的持续更新和升级改造,使整个生产线变得更加智能、效率、高质量。但据统计,我国城镇企业技术工作层级还不合理,初级工占60%左右,中级工占35%,高级工仅占3.5%左右,与国家产业转型对技术工人的需求相差较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职业精神的缺失。高职高专学校作为培养职业人才的基地,应推进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并重,把职业精神融入高校社区文化点滴培育,不断提升学生的初始技能和发展潜能。

(二)职业精神进入社区文化符合学校自身定位

高职院校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须重视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双重培养,将职业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融入学生社区形成独特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确保人才培养符合当前社会需要。但当前高职高专院校职业精神培养整体仍处于边缘化的不利地位,过于注重课堂理论“灌输”而忽视平时养成,与社会对技术人才职业精神的需求不相匹配。社区文化在培育学生职业精神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改变职业精神培养在一个或几个环节单向努力的局面,打造一个职业精神培养的生态链,从课堂到实践、从学习到生活、从课上到课下全方位综合培养,系统推进职业精神进入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确保取得较好效果[1]。

(三)职业精神进入社区文化利于学员长远发展

当前,智能制造日益发展,社会对高级技术人员需求日益增长,对高职高专院校学员培养表面上是对职业技能的高需求,实际上从长远看是对职业精神的高要求。信息时代知识大爆炸,学校所教的技能日益有限,一定程度上与社会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岗位磨合、技能提升往往在实践中完成。目前,大型企业日益重视员工职业精神的养成,在人才招聘中更加青睐具有职业精神的员工,同时把职业精神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有计划地组织培训,以提高员工职业精神。可见,职业精神能够使学员在职业生涯对技术技能有更高的标准要求,其具备自主提升技能水平的追求,较易激发创新能力,不断改进原有工作流程中的不足与缺陷,能在工作中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2]。

二、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职业精神进入社区文化的实践探索及成效

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严谨科学的专业精神、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是我国民航的当代职业精神。基于民航局直属五所高校之一的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培育和弘扬“当代民航精神”进学生社区文化的路径。组织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部分学生职业精神问卷调研,在校生对学校学生社区的管理和服务的满意程度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从调查问卷反映来看,取得较好效果。

(一)网上网下聚合创新思政教育,打造忠诚担当政治品格

学院积极用“网络思政”模式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四进四信”活动,通过学院易班工作站、团委微信公众号、班级QQ群等网络模式开展“习近平教育思想学悟行”“学习进行时”“学习十九大,民航我先行”知识竞赛等网络理论学习活动,实现思政教育网上全覆盖。

(二)课上课下统合严格技能锤炼,培育严谨科学专业精神

学院不仅注重课堂理论“灌输”和手把手帮带,也注意拓展学生课外应用平台。组建“创新创业学生社团”,积极参加“创青春”上海市大学生创业大赛、“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业创效大赛等活动,通过大赛激发学生课外求知的欲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专业技能。学院注重推进学生社团与所学专业挂钩,在传统体育类、传统文化类、艺术类、礼仪类、影视类、语言类等六大类社团外,新成立益智类、航模类、创业类三类型平台,通过社团活动使相同专业互相深化、不同专业互相借鉴,以社团形式延长学生技能打磨时间,激发创新精神。

(三)校内校外融合丰富社区文化,养成团结协作工作作风

“请进校园”丰富社区文化活动,通过学院举办、学生组织等形式,持续推进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群众性体育锻炼活动,举办“校园金话筒”主持人大赛、校园民航好声音、高雅艺术进校园、校园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当主角、坐主场,大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

(四)理论实践结合加强岗位锻炼,感悟敬业奉献职业操守

学院注重理论学习与时事、实践相结合,以英雄机组“5.14”事件成功处置为教育契机,从职业素养、职业操守等角度为学生客观分析处置程序操作,激励学生在“平时养成”上花大力气、下真功夫,培养强烈责任意识、严谨工作作风、精湛专业技能。以上海开能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打造思政实践基地,这种“行走的课堂”帮助学生深刻感受个性化的企业文化与强烈的目标愿景、合格建设者所应具有的“高学力”素养,实现“知行教学模式”的统一。学院还积极开展学生实习实践活动,深入一线飞行班组,近距离感受民航工作者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参加民航企业组织的“安康杯”竞赛、技能竞赛、青年文明号创建等活动,参与企业关键工种岗位“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在相互评比中找准差距,培育和养成学生“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职业素养。调查问卷显示,认为自己热爱民航事业的占78%,毕业后愿意从事民航事业的占78%,认为自己的职业精神满足民航职业需要的占73.5%,认为岗位实践对自己职业素养影响较大的占79.5%。

三、当前高职高专职业精神进入社区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于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职业精神调查报告显示,虽然通过职业精神进入社区文化的有益实践探索,取得较好的效果,如80%的学生认为自己具备较强的职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但在实践过程中,仍发现以下问题,有些问题还是共性的,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借鉴意义。

(一)近功利性的职业价值观念,职业精神进入社区文化缺乏群众基础

受市场经济影响,高职高专学生受趋利主义的思想冲击,艰苦细致的技术工作越来越不受学生青睐,导致学生职业价值观取向上存在近功利性的倾向。尽管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展职业规划课程,但大多职校生并没有很好的职业发展规划,部分职校生职业价值观念不够端正,择业目标趋于极端。悲观迷茫者认为职校生综合素质较为单一,职业生涯发展较为受限,缺少多样可供选择的职业;乐观自负者则职业定位过高,与企业现实需要有较大差距。

(二)分散离合的教育力量投入,职业精神进入社区文化缺乏力量支撑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高校在校生规模迅速扩大,但学生社区建设起步较晚、经验不足,社区教育力量投入明显不足,职业精神培养缺少力量支撑。职业精神进入社区文化缺乏专业教师指导,高职高专院校教师普遍缺乏企业实践经历或离开企业时间过久,对技术专业钻研较深,对职业精神关注不够,过于重视课堂“灌输”,但对职业精神的跟进培养投入不够。调研发现,虽然“辅导员住楼”在个别学校逐步推开,但仅占全部辅导员的10%,高达90%的辅导员与学生仅存业务上有联系,难以对学生職业精神的培育加以引导。

(三)娱乐过度的社区文化倾向,职业精神进入社区文化缺乏有效路径

当前,高职高专院校社区文化呈现娱乐性的无序发展,睡觉、游戏、沉迷于网络甚至部分学生抽烟、赌博等社区行为,可以看出,学生社区文化育人功能亟待加强。学术研究氛围缺失,研究性、创新性、创业性社团在社区文化较为缺乏,课下缺乏职业实践和技能交流的平台,不利于职业精神的点滴养成;岗位实践纯功利性较强,教师急于完成教学内容的传授,学生急于完成技能实践,在与企业交流的过程中缺少职业精神的体现。调研感到,一些学生能够充分认知职业精神对职业发展的重大意义,但在实践培养上却找不到平台,不知如何树立和养成,反映出社区文化在职业精神培育上有一定程度的缺失。

四、高职高专学校开展职业精神进入社区文化路径分析

(一)加强思想引领,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观价值观

1.融入思政教育

以第一课堂教育教学工作为重点,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深入弘扬和培养践行职业精神的主阵地;加强学生“第二课堂”教育活动开展,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团员青年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使职业精神在校园落地生根;积极探索“第三课堂”育人新模式,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职业精神学习宣传教育的各类信息发布交流,提升职业精神育人成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2.加强师德建设

紧密联系各行业职业精神的内涵要求,通过开展学习研讨活动,将职业精神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进一步增强教书育人的主动性,努力造就一支具备职业精神、适应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以良好的师风师德引领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学有近在咫尺的榜样,担当起职业技能、职业精神“双师型”教学任务。

3.突出工匠精神

广泛开展劳模大讲堂活动,邀请行业劳模来校宣讲工匠精神,展现劳模先进在强国建设中的积极作为,发挥劳模先进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工匠精神”专题教育活动,宣传工匠精神,展示学生实训优秀作品和历届优秀毕业生风采,结合专业特色举办主题讲座,大力弘扬行业职业精神、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校园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二)推进平台建设,打造职业精神文化活动场所

1.拓展宿舍功能

当前,职业精神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图书馆,而应发挥教育的渗透作用,进入学生社区实现全天候、全方位、全员额培育。学生宿舍是学生社区最为重要的场所,应将之打造成为学习的高地、职业精神培养的家园。高职高专院校要加强心理活动室、职业礼仪训练室、创业创新工作室等各具功能、各具特色的活动场,以职业精神为核心,以志同道合为基础,把学生聚合起来,相互交流、促进发展。

2.塑造文化氛围

职业精神教育需要良好的环境塑造,校园是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是高校隐形教育和点滴灌输的重要载体,职业精神可通过校内建筑、设施等硬件条件来体现。通过校园建筑、标语横幅、雕塑雕像、宣传栏、灯箱壁画等方面建设来体现职业精神,传递职业素养,实现在日常生活中潜性地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精神,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

3.打造虚拟平台

随着社会发展,网络平台处于与实体平台同等重要的位置,已成為高校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职业精神宣传培养的重要途径。高职高专院校要注意结合微信、微博、网站等信息平台,对职业精神教育进行持续的宣传和引导,并关注当代大学生思想动态,把职业精神教育与其关心的就业、职业发展前景结合起来,引起大学生对职业精神培育的重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三)强化力量投入,夯实职业精神文化组织领导

1.成立社区文化服务中心

高职高专院校应该成立校级层面的学生社区文化建设服务中心,对社区文化建设进行全方位的整体规划,并且对管理社区的专职人员进行定期培训,通过管理层面的能力提升承担起社区在职业精神培育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该中心还要协调学校各部门的社区管理职能,持续推进职业精神进入社区文化,实现社区文化的多样化、个性化和职业化。

2.抓好社区工作队伍建设

职业精神的社区化教育专业性强,需要一批高素质、职业化的社区管理队伍,重点抓好社区辅导员、宿管员两类队伍建设。社区辅导员队伍,以新进辅导员为主,通过与学生同吃同住,加强学生思想掌握,针对性开展教育;宿管员队伍,以后勤公司聘用人员为主,加强能力培训,必要时可从退休老教师中选拔一部分进行补充,强化社区文化中职业精神的建设。

3.发挥学生自主管理功能

打造学生社区自律委员会到楼长、层长、最后到寝室长的完整学生干部体系,同时加强学生干部管理,制定考核制度,在待遇上与传统意义的学生干部同等看待,在入党、评优等方面优先考虑。同时学校还可拿出部分经费,为部分学生提供社区勤工俭学、志愿者岗位,让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社区服务结合起来,提升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

(四)围绕职业特性,开展专业性的社区文化活动

1.开展职技能竞赛活动

以弘扬和践行行业职业精神为导向,组织形成丰富多彩的学科竞赛活动,牢牢把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结合起来,如开展辩论赛、外语文化节、高等数学求导数竞赛、计算机应用技能大赛、体育运动会、全国大学生建模大赛等学科竞赛活动,大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求知氛围,激发精益求精、奋发向上的职业精神培养。

2.开展学术性社团活动

积极引导学术性社区文化的发展,鼓励学生成立与本专业相近的社团组织,通过举办各类研讨、展览、论坛等活动搭建交流平台,也可以通过聘请专业老师兼任他们的指导教师,定期开展指导交流活动,切实解决好教学工作任务与实际岗位群、学生职业能力和实际岗位群匹配不够精准等问题,不断提升岗位职业技能,促进职业精神建设。

3.营造浓厚的实践氛围

利用高职高专与企业结合紧密的优势,大力开展勤工俭学活动,鼓励学生假期赴相关企业实习,通过与企业员工近距离接触,近距离感受企业文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深化理论,从而提高对职业的认知、深化对职业精神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崔炳利,白云利.以社区为重要阵地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J].科教纵横,2010(12):66-67.

[2]王朝洁.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之途径浅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3):93-94.

[3]黄伟.开放德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7).

猜你喜欢

社区精神职业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拿出精神
我爱的职业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五花八门的职业
影像社区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