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维一体,三级进阶”培养高职机械类专业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2020-08-16覃秀凤钟小凤方小菊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3期
关键词:机械类创新型校企

覃秀凤 钟小凤 方小菊

[摘           要]  针对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类专业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结合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新常态,并提出实施对策,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式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关    键   词]  五维一体;三级进阶;机械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3-0014-02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及《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等文件都把校企合作育人摆在了职业教育的首要位置,提出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特色办学”的要求;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思维养成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发展新引擎。

在“产教融合、实践育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背景之下,必须与现代化的创新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相匹配,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式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才能满足新时代的育人需求。我院机械类专业群(包含: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电气自动化技术、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作为学校的重点建设专业群,迫切需要做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改革。

一、存在的问题

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环境。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实践教学环境相对封闭。

2.教学实训项目及内容与企业岗位脱节。学生缺乏企业项目化的经验,综合实践技能不能满足地方支柱产业对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3.技能竞赛与教学、科研与教学相对独立。大学生技能大赛和学科技竞赛无法实现真正融入培养,科研创新成果难以服务于产业和教学,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功能没有实现有机融合。

4.现有培养模式无法将专业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相互融合,无法满足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因此,如何深化产教融合,加强实践教学,构建专业群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培养复合式创新型人才所面临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二、对策

针对我院在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结合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新常态,提出如下对策。

(一)构建“产、训、赛、创、研”五维一体的教学模式

“产”即产教融合,构建模拟企业真实生产环境多层次实践教学平台,以项目驱动师生技能提升。“训”即对接岗位标准,对接若干个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将两个标准互融,将企业真实生产项目和教师应用研发项目转化为教学项目,开展技能训练,学生在岗位训练中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考取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赛”即根据各种专业技能大赛,设计教学和实训项目,引领学生提升专业技能、促进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同时探索出一套大赛训练选拔参赛机制。实现赛课融合、赛训融合、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创”即创新驱动,把创新、创业、创造融入课程内容,围绕设计阶段和创业模块,开发创新创业和创造“课程项目”。“研”即科研反哺,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训教学平台的改造,从科研项目中挖掘课程设计题目,学生通过选题、设计、制作和试验等完整的全过程训练,形成专利成果。五维一体的育人模式由校企双方协同开展,相互融合,實现学生由单项基础能力—岗位技术能力—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实现创新实践能力和科研技术服务能力的协同培养。

  (二)构建元协同实践平台,制定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和校企协同育人运行管理机制

有机整合校内实践环节(实训、竞赛、毕业设计)、校外实践环节(生产实习)和校企产学研创三个实践环节,形成由校外生产实习基地、校内实训室和校企联合技术服务中心共同组成的面向机械类专业全体学生的多元协同实践教学平台,在该平台开展教学、生产、应用研发、创新创业、技能大赛等各项活动,它既是人才培养基地和社会培训的桥梁,又是学生校企合作的载体及创新创业和产学研用的平台。创新产教融合长效运行体制机制,制定技术服务中心工作管理制度,南南铝“厂中校”管理制度等5项管理制度,实现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三)构建机械类专业“三层进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

融入创新、创业、创造,建立机械类专业“三层进阶”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平台课程、分立课程和互选课程”。平台课程根据专业发展需要设置专业基础课及公共课,分立课程则根据不同专业设置对应的课程,再根据专业岗位能力要求、技能等级标准、技能比赛要求调整对应教学项目。互选课程主要突出培养复合型人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如,创新创业能力、科技研发能力。按照创新思维启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实践训练逐级递进的思路,在不同的层次开设了创新制作、创新设计项目。“三层进阶”学习训练体系既能满足专业教学要求,又能适应企业岗位需求,与技能竞赛、创新创业、科技研发有效对接。

  (四)以科研技改和创新项目为纽带,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依托协同创新工程训练中心、大学生智创空间、机械制造创新团队、宏智自动化技术服务中心等实践平台,基于“技术改造服务项目和创新型综合教学项目”设计课程教学项目,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如以糖业、铝加工业企业技改项目为纽带,利用企业真实的设备和真实的环境,为学生提供认知实习、工程实习、顶岗实习,引导学生根据企业的技改项目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对岗位技术革新、技术改造的兴趣。以南宁市安和机械有限公司、广西沿海铁路股份公司、广西双高农机的真实技术服务、改造项目为载体,带领学生参加技术改造,提升学生的创新及工程实践综合能力。

三、成效

(一)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专业群6个专业近1580名学生,通过“五维一体,三级进阶”的模育人模式的学习训练,人才培養质量显著提升。机械类专业群学生在参加省级以上技能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各项技能比赛,累计获奖43项;通过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生就业综合竞争力大幅提升,根据第三方评价机构麦可思公司有关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调研报告,就业竞争力、就业质量满意度等指标逐年提高,专业竞争力排在学校前列。

(二)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成效显著

带动了专业建设,电气自动化专业以“优秀”等级通过自治区示范特色专业级实训基地项目验收、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以“良好”等级通过验收。专业群有18门项目式线上线下课程建设获得校级立项,12门企业项目式课程资源开发和校本教材编写,建成4门校级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8门课程获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校级立项。

(三)学生工程实践和应用能力、科技创新能力极大提升

近三年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结合生产实际的课题比例逐年提高,其中2018届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结合生产实际比例达到80.5%,师生依托课题共同完成专利并获得发明专利授权5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4项,学生参与企业科研技术改造18项,工程实践和应用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四、结语

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与探索,运用“五维一体,三级进阶”的育人模式,实现了“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式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陈锋.基于“教、产、研、训、赛”五位一体的专业建设与实践[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1):116-120.

[2]吴金铃,景仕荣.高职院校“产教学赛研”六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探究[J].文教资料,2017(28):79-80.

[3]尹霞.校企携手,工学合一: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广东蚕业,2018(52):102

猜你喜欢

机械类创新型校企
机械制图在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实践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天津推出创新型企业领军计划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机械类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探究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技校机械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