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视野下中职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2020-08-16茆仁忠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3期
关键词:职校青年教师信息化

茆仁忠

[摘           要]  江苏省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全面启动,促进了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了师生员工的信息技术水平和能力。作为未来教育教学主力军的中职校青年教师要积极面对时代的挑战,增强自我发展意识,注重信息技术学习,学会和应用好大数据,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和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关    键   词]  信息化;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3-0038-02

人才培养靠教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养对人才的培养质量又起着决定性作用。面向智慧教育,2018年《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教师要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在大力倡导“适合”教育的今天,中职校青年教师需要顺应时代要求,增强紧迫性和主动性,学会并应用好信息化这个工具和手段,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完成新时代赋予的立德树人的使命。

一、信息化视野下中职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内涵剖析

(一)青年教师

指适龄青年走上教师工作岗位起至35周岁这一阶段的在中职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专业化人才,具体分成文化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不包括从事管理的行政岗人员。

(二)教师专业发展

指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性的提高,即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职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并以此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过程;既不能把学校中各种活动都泛化为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又不能把教师专业发展窄化为某一项教学技能的提升。

(三)信息化视野下中职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信息化视野下所关注的教师专业发展主要强调依托技术支持,尤其是信息技术为环境、手段、途径、方式和方法,促使作为专业人员的中职校青年教师在职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的一个系统、动态、复杂的过程。其目标在于帮助中职校青年教师适应信息化教学,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进而提升中职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信息化视野下中职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专业发展内趋力不足

这是一个长期存在,又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虽然国家层面高度重视中等职业教育,但中等职业教育要取得社会的理解、尊重仍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过程。再加上中职校教师需要面对很多问题学生,班主任工作烦琐而且安全管理压力大。因此,一些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的青年教师自认为先天低人一等,缺少教育的归属感和自身的认同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事业心缺失、专业发展内趋力不足。教师专业成长主要是外部压力和个人努力的过程,若自身无事业心,其他则无可能,这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和学生健康和谐发展是持久且可怕的伤害。

(二)应对信息化变革不力

这是在信息化背景下出现的,不积极面对就会被时代淘汰。在信息化浪潮下,学生可以通过各种信息手段获取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传统授课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适合”教育的需求。但是,目前中职青年教师应对信息化课堂变革不力,针对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变化需求的信息技术能力掌握普遍不够。大部分青年教师只是应付各级各类的教学比赛而使用一些信息化手段,在常态化课堂中运用多样化、信息化的教学方式还未普及。其原因有三:一是青年教师信息化素養有待提高,熟练掌握和运用信息化教学的能力还不足;二是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不足,青年教师个人能力和负重工作无法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三是受制于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水平,信息化教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三)专业发展路径不明晰

这里特指信息技术条件下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路径问题。哪些因素影响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虽然没有定论,但是,良好的智能结构、同伴互助、实践反思是促进教师成为优秀教师的关键要素。目前,中职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普遍不明晰,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中职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不到位,尤其在信息化背景下,知识大爆炸,有的学校不惜花人力、财力组织参加各种琳琅满目的培训,这些做法本身无可厚非,但是缺乏青年教师队伍的整体规划和个性化策略设计;二是青年教师个人实践反思意识不强。我们认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是教育教学的自我反思。信息化时代下,教师教育教学的痕迹能够很清晰地记载并能运用大数据进行科学分析。通过反思来探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不仅可以实现育人目标,还可以逐步实现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

三、信息化视野下中职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一)明确专业发展目标

信息化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已发生重大变化,作为中职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至少应有以下几个价值指向:一是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二是做课堂教学的改革者;三是做资源的设计开发者;四是做终身的学习者。每位青年教师要准确定位,明确自己在不同阶段的成长与专业发展目标。

(二)着力提升职业精神

职业精神、职业技能教育是中等职业教育区别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鲜明特征。因此,中职校青年教师更应严格要求自己,内在地坚定职业教育的信仰、信念,增强自身专业发展的内趋力,运用信息化手段分析当前教育教学中在还存在哪些突出问题,对标找差,着力整改,坚持教书育人、言传身教,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的职业自豪感和使命感。

(三)整体规划职业生涯

中职校管理者要优化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指导青年教师把专业发展方向与学校发展愿景紧密联系,制定个人专业成长的愿景规划,侧重于发展目标、具体措施、需要哪些帮助,尤其是信息化方面的培训和实践运用。学校要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引领他们达成不同阶段的目标,即一年入门、三年合格、六年骨干、十年名师,并以此推进学生和学校发展。

(四)注重信息技术学习

现代化的教学是信息化教学。中职校青年教师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要努力学习信息化时代下的教育思想和内容,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教学。一方面可以通过各级各类的培训和自我研修,进行信息技术学习,另一方面,可以在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参加省市教学类比赛中学习。只有掌握了信息技术,才能从容不迫、得心应手。

(五)变革传统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主讲、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往往是通过讲授、板书等教学手段完成教学目标,在信息化时代已不受中职生欢迎,也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信息化教学的核心理念是要激发学生求知,自我构建知识体系。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下,中职校青年教师要在汲取传统课堂优点的基础上,更多地运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通过作业网、QQ群、微信群等多种形式进行在线答疑、答题、交流,既实现及时互动,又做到及时评价,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上的主导者、参与者、辅助者。青年教师要逐步使自己的课堂成为探索性、创造性的课堂,并在此基础上,凝练形成自身特有的信息化教学模式。

(六)积极开展科研工作

“教师不要成为教书匠,而应成为教育家”,这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中职青年教师的终极目标。中职青年教师要运用互联网提供的快速、便捷的条件,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研究为驱动,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的自我反思,在诊断中反哺改进,并以此促进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中的有效学习。

虽然顺应信息化时代是必然的选择,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信息化只是手段,教师才是教育的根本。我们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就是要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和能力,并达到形成教育信念的最高境界。因此,中职校青年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加以反思、研究、改进,并运用好信息化时代的大数据,逐步形成“研究—行动—思考—发展”这一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钟苇笛.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升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7(368).

[2]杨珊珊.基础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6.

[3]刘柏林.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专业素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學报,2017(12).

[4]纪望平.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5(9).

猜你喜欢

职校青年教师信息化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二胎时代高职院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时代嬗变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职校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职业学校名师的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