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基础检验室不合格标本的拒收与应对

2020-08-16孟玉青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13期
关键词:预防对策因素

孟玉青

【摘 要】 目的:探究临床基础检验室不合格标本的拒收与应对途径。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527份检验室不合格标本数,分析不合格标本的原因及应对途径。结果:临床基础检验室不合格标本原因有:无采集时间(49.91%)、标本凝固(14.61%)、非本实验室标本(13.28%)、样本量不足(8.16%)、医嘱停止(6.83%)、标本号已占用(3.98%)等。结论:应加强检验室人员培训,完善检验制度等方法,加强实验室检验控制,提高检验效率。

【关键词】检验室;检验质量;因素;预防对策

检验室是医院检验标本的重要地方,是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包括临床化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血液学、体液学以及输血学等分支,每天承担包括病房、门急诊病人、各类体检的检测工作。实验室检验是诊断疾病的常见方法,患者检验项目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生化全项检查、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糖尿病监测、血脂检查、心肌损伤相关指标检测、贫血检查、离子检查、血、尿淀粉酶等,然而,由于检验室的标本不合格,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1]。检验室质量控制分为分析前、分析中及分析后三大阶段,而分析前出现的错误大多是人为错误,降低了标本的不合格率。本文现将临床基础检验室不合格标本的拒收与应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所选527份检验室不合格标本数来源于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本医院收治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严格按照实验室规定制定送检前、送检中、接收检查样本以及拒绝接收样本的规章制度,并以此为实验室检查、采集样本相关手册,该手册不仅适用于临床检验员,而且同样适用于临床医师、护理人员以及护工等。需要说明的是,当实验人员发现送检样本不合格,需要在拒绝接收样本说明上写明原因以及通知,需要填写两份。医院配送中心护工每半小时取一次通知单,且在通知单上签字,将其反馈到临床。

2 结果

临床基础检验室不合格标本原因有:无采集时间(49.91%)、标本凝固(14.61%)、非本实验室标本(13.28%)、样本量不足(8.16%)、医嘱停止(6.83%)、标本号已占用(3.98%)等。详见表1所示。

3 讨论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国内外临床检验误差分析显示总体误差在50%,并且根据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或者发生误差的原因较多,主要集中在标本的采集、储存和运送等不规范操作,一旦产生误差,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不仅影响检查的准确性,而且可能导致临床医生诊断错误,延误患者病情,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避免误差就显得尤为重要[2],因此需要在样本采集初步阶段控制好质量,提高临床检验的有效率,更加提供临床疾病诊断的有效参考。此次数据调查显示,检验室不合格标本的原因有样本无采集时间、标本凝固、非本实验室标本、样本量不足及医嘱停止等。1)样本无采集时间。部分检验室人员忽视了此标本采集时间,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2)标本凝固。血液标本凝固多发生于儿科指尖血标本中,加上采集人员对这一问题缺乏重视,导致血液标本凝固。3)非本实验室标本。目前,尤其是大型医院中,由于检验科检验员和护工较多,可能造成样本送错的情况发生,即使是检验科内部也往往送错,进而导致标本送错。4)样本量不足及医嘱停止。临床检验所采集到标本不足,使得检测结果缺乏科学性。标本凝固由于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不恰当或者为充分混匀,均可以导致标本量不足或者凝固等[3]。采用填寫不合格的标本拒收通知单及电话形式与临床及时沟通来处理,导致检验不合格。5)其他原因。由于实验室检验有着较强的专业性,检验人员有着较高专业水平。一旦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或者操作技能较差的人员,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技术人员未在规定时间内将其送往到检验科,而标本容易受到污染,直接影响血液的测定值。尤其在采集细胞学标本前,患者使用抗生素,将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由于检验人员操作时并不能规范进行,将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完善实验室质量控制制度和规范。实验室标本检验涉及到的专业较广泛,且临床检验的项目及方法众多,主要根据国家的相关标准要求和操作规范制定本单位的规范要求。检验室应根据医院自身特点,按照相关规程及管理要求,制定实用及可行的标本采集程序,向临床提供检验标本采集指南[4]。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加强检验人员自身的专业学习,提高实验室质量控制。分析标本缺陷原因,并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密切联系临床,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检验项目。由检验科的人员编写样本采集运输规范及其注意事项,并对所有检验人员进行培训,建立不合格样本拒收制度,编制不合格样本手册等,还应明确样本送检流程,明确职责到每一位人员,为临床实验室的检验工作提供清晰的规章制度,实现有章可循。2)提高实验室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方面,对于标本质量问题,检验人员应主动到临床科室征求意见,如何分析及提高实验结果,并找出问题所在,及时进行改进,共同加强质量管理及监督。另一方面,临床检验人员应加强与医生、护理人员的沟通交流,定期在医护人员中宣传相关检验的专业知识,并告知检验各种项目的规范及要求。对于有特殊要求的检验项目,应让检验人员掌握正确的标本处理程序,从而提高检验质量[5]。3)把控护理质量关。护理各个部门应联合护理专业人员定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及技能,使护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各种真空采血管的正确使用及标本处理流程,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医疗质量服务理念。尤其作为护士长,应严格要求护理人员执行“三查八对”的制度,提高送检标本质量。4)完善标本签收制度。当发现标本不合符采集手册相关内容规定,须及时做标记,并且与相关送标本人员及分析人员进行交流,分析原因,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应完善实验室质量控制度、提高实验室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把控护理质量关等举措,提高实验室检验标本合格率。本文下一步研究主要根据长期的临床检验详细记录,或者采用多个医院收集收据,采用多中心的研究分析,更加进一步提高检验质量,避免不必要的误差。

参考文献

[1] 何光红,张维贞,肖琴,等.临床检验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9,02(13):1234-1235.

[2] 王丽洁,张晶婷.医学临床检验不合格标本的判定及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03(41):147-148.

[3] 赖晓霏,张莉萍.2008~2010年某院检验科不合格标本情况分析及质量控制[J].重庆医学,2010,39(24):3365-3366.

[4] 李剑莹,梁惠陶.临床检验中血液标本送检不合格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探讨[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9,(03):95-97.

[5] 栗艳芳,孔路科.我院检验科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8,06(01):86-88.

猜你喜欢

预防对策因素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私设“小金库”引发的职务犯罪预防对策研究
气候变化对森林火灾的影响及预防对策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