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命观探究生物核心素养的提升策略
2020-08-16高金荣
高金荣
[摘 要] 生命观是生物学科素养的重要内容,让学生从中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对生命抱有敬畏感,端正人生观。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生命意识的塑造,创新教学手法,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强化学生的情感共鸣,提升教学实效。
[关键词] 高中生物;生命观;核心素养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认识生命,了解生命现象,尊重生命,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生命观是学科核心素养的一部分,要让学生体认到生命的可贵,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积极的生活态度。笔者着重从三方面来提出基于生命观探究生物核心素养优化教学的策略。
一、以亲历为途径,深化学生生命感知
生物学建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生物学所研究的知识与生命现象密切相关。高中阶段生命观的培养要让学生从生物学实操中,体验和感知生命现象,让学生亲历生命探究过程,学习生物学知识,了解生命科学。如在学习“细胞膜”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对煮熟的玉米种子与未煮种子进行染色观察,从中得出,活细胞才能具备吸收物质的选择性。实验条件简单,学生从中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生命的意义,为树立健康的生命观奠定基础。同时,生物学课堂中,教师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激活课堂学习氛围。生物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特别是一些微观概念,学生无法直接用肉眼观察,不易理解。我们可以将微观知识点融入趣味游戏体验中,让学生从“玩”中感知生物。如“蛋白质的形成过程”教学中,我们将“学生”比作“氨基酸”,利用“手拉手”的方式来展示蛋白质的模型结构。一名学生为“氨基酸”、牵手后就是“二肽”,脱水缩合后表示为两人拉手会出汗,而肽键数与脱水数相等。这个游戏,还可以延伸“三肽”“五肽”等形成过程,让学生从中辨析各成分的变化,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蛋白质的形成过程。通过打造富有创造力的生物课堂,让学生主动学习,深切感知生命观念。
二、丰富教学资源,增进学生情感共鸣
生物教学中引入生物学史,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研究的过程,认识和体味生命现象,把握生命探究的科学规律,从而揭示生物学相关理论的演进过程。高职生物教材中,关于生命科学的史料较多,教师可以围绕生命观教育,适当挖掘和整合生物科学史料,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大胆质疑、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在“生物进化”理论学习中,我们在课前准备了关于达尔文发现加拉帕格斯群岛13种地雀的相关史料,组织学生观看并思考“加拉帕格斯群岛是如何形成13种地雀?”由此,引导学生理解生物多样性、地理隔离、生殖隔离、自然选择等抽象概念,进而更深刻地认识达尔文的进化论知识。同时,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要明确研究性学习的地位,积极创设研究性学习环境,引领学生参與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探究。如结合地区生态环境,导入生态保护、生态意识教育知识,鼓励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理论,对生态环境进行探析。如对“某社区生态特点进行调查研究”“对校园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研究”等。也可以结合当前生物学研究进展或相关热点问题,确立生物课题,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三、突出学以致用,促进生命观形成
生命观的培养,既要关注学生理性思维发展,又要引导学生客观认知生命现象,从观察、提问、实验、验证、结论交流中,融入生命科学探究,让学生学以致用。生物学课堂情境的搭建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能够从生活化情境中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活学生的学习内驱力。生物课堂上,教师要把握生物知识点的趣味性、差异性、启发性特点,要明确学生的兴趣,以此为突破口,链接生物与生活,让学生从生物学问题解决中,体认生物学核心概念,解决生物学实际问题。如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学习中,我们从日常饮食入手,某学生午餐吃了红烧肉、炒菠菜,而牛吃的是青草,如何就此写出“食物链”?人作为食物链的终点,引领学生根据食物链来分析能量的流动过程,运用物质与能量知识,探究生命观念。同样,在高中生物课堂,对知识的学习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摒弃灌输式教学,融入思维导图,从图文、关键词的联系上,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抓住生物学重难点,深化对复杂概念的体认与建构。
总之,生命观的培养,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具有一致性。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生物学知识,通过科学探究、理性思考、社会责任,理论联系实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参考文献:
[1]翁俊英.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之生命观念的培养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20(1):9-10.
[2]桑虎.浅析高中生物核心素养中生命观念养成[J].中学课程资源,2019(12):58-59.
[3]马添萍.基于核心素养下生物教学中的生命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9(35):158-159.
(责任编辑: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