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阄”背后的碎片化思考
2020-08-16王乾
王乾
[摘 要] 城镇名优教师支教农村薄弱学校,“抓阄”确定支教人选,透露出对现代学校管理的考量,管理要与时俱进;透露出对支教政策的考量,政策还有待完善;透露出对教师素质的考量,要加强师德教育。
[关键词] 支教教师;制度;政策;完善;师德教育
新学期伊始,受学校委派到一所名校学习,恰好遇到了一件让学校管理者感到棘手的事:根据教育均衡发展的需求,为了支持乡村薄弱学校发展,上级教育部门出台了城镇名校对农村薄弱学校进行帮扶支教的政策,具体办法就是派几名不同学科的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一年。然而学校在具体选派教师的过程中却遇到了难题,老师们都不愿去,怎么办?由于没有制度做参考,一时间众说纷纭。有人提议用“抓阄”的办法来确定人选,认为这是最公平也是最公正的办法。学校召开行政会议意见也没有达成一致,于是“抓阄”的方案就得到了认可。接下来学校组织相同专业的教师分别“抓阄”,一次性解决今后支教的人选问题。谁抓到“1”号谁先支教,其余教师则按照所抓序号排序,以后继续支教时依次排队。问题总算解决了,可我一想起当时“抓阄”的那种场景,心里就很不是滋味。为什么就没人愿意去支教呢?我们究竟该不该用“抓阄”这种所谓最公平的方法来处理这样的事件呢?现代学校管理就这样无奈与无力吗?于是“抓阄”支教引起了我的思考:
一、“抓阄”背后透露出对现代学校管理的考量
教师都不愿去支教,一则是由于教师支教是近些年来随着学校结构调整、优化教育資源、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出现的新生事物,许多学校并没有与之相匹配的管理制度,或者制度还不够完善。因此,学校管理制度应与时俱进,不断建立健全,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才能做到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即使没有此项制度,也应该在问题出现后及时讨论制定。二则也透露出现代学校管理中还缺乏人性化。现代学校管理迫切需要理念先进、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理解政策、精通管理、善于创新、以人为本的领导集体。大家都不愿去,说明学校的情感管理还有待深化,以人为本还有待落实。对每个教师生活中存在的困难还了解得不够,关心得不够。仅用制度来管理那是企业文化,只有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相融合的管理才是学校文化。教师不愿去支教,说明学校管理与教师情感之间还有距离,教师还没有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还缺乏主人翁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情感上还有“真空”,说明学校对教师的情感投入还不够,还没有做到“想教师所想,急教师所急”。如果我们学校管理者都能做到像一些名校那样,如,洋思中学为大病教师寻医找药,子女上下学更是专车接送免费就餐,连教师家中水龙头坏了,学校也要管。切实帮助教师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实际困难,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那么在这种时候,难道还站不出来几个自愿去支教的教师吗?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管理者的深思。
二、“抓阄”背后透露出对支教政策的考量
为了调动城镇学校骨干教师的支教积极性,一些地方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如晋级晋职优先,评优评先优先,还有的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等。这些政策无疑是正确的,但仔细一想,为晋级晋职与评先评优等某种“利益”而去或被“抓阄”“逼迫”而去的教师能否全身心投入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恐怕还得打上问号。一个人被迫做自己不情愿的事,必然缺乏动力,更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情况下工作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由此也反映出支教政策还需要不断完善。事实上,有限的几名支教教师,有限的一年时间,其带动性、示范性以及责任性恐怕也是有限的。在一定程度上,支教做法短时间内确能治表,但不能治本,也无法持之以恒地提升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一些地区推行支教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能否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教育的现状,还值得深思。而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育的问题,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恐怕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还应完善教育管理机制、教师激励机制、政策保障机制等,同时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力度和对农村教师的培养力度。改革培训方式,农村学校和教师“缺什么‘补什么”“想什么‘培什么”,做到精准扶“贫”,送“智”上门,以提升学校和教师自身的造血功能,否则只能像“送钱”扶贫一样,越扶越“贫”,越送越“穷”。
三、“抓阄”背后透露出对教师素质的考量
教师不愿去支教,关键时刻用“抓阄”的方式来解决,一是由于一些乡村学校条件相对比较艰苦,部分城镇教师抱有享乐主义思想,缺乏吃苦精神。二是对骨干教师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一次考量,说明教师还缺乏“大教育观”的全局意识。学校还需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培养教师的大思想、大胸怀、大眼界、大境界、大作为、大手笔,学习两弹一星元勋们隐姓埋名、默默无闻地在戈壁沙漠无私奉献、为祖国无怨无悔的献身精神,提升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为国献身的大局意识,学习乡村教师扎根农村、艰苦创业、教书育人的精神品质,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觉悟。同时可与乡村边差学校进行“结对帮扶”,不定期组织“结对”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并把它作为一项锻炼教师、教育教师、提升教师精神境界的制度措施,还可建立学校名师帮扶工作室,利用网络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扩大名师授课的影响和名师的引领作用,并将其长期(一般至少三年)坚持“支教引领”经历作为晋级晋职评先评优的基本条件,长期坚持帮扶乡村教师成长,且被帮扶者教学水平在原来基础上有一定提升,获得乡村学校好评的教师优先晋升,这样,逐渐形成骨干教师乐于支教,竞相支教,多途径支教的局面,切实提升乡村教师的教育水平,进而提升乡村学校的教育质量,使支教政策能发挥最大的效能。
仔细想想,以“抓阄”来定支教,既不管支教者态度如何,也不管能力如何,这不与支教政策相悖吗?不更像一场游戏吗?事实上,这种貌似公平公正的游戏规则却恰恰破坏了严肃公平的制度规则,如果“抓阄”是所谓最公平而又最好的办法,那一切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还要我们学校管理者来干什么?还要学校一系列管理制度做什么?我们的管理还需要与时俱进吗?
(责任编辑:刘 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