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炎洗剂湿敷联合黄芩油膏外涂用于亚急性湿疹的疗效观察
2020-08-16缪红梅
缪红梅
【摘 要】 目的:研究皮炎洗剂湿敷联合黄芩油膏外涂用于亚急性湿疹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亚急性湿疹患者77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皮损有水疱糜烂渗出时用皮炎洗剂湿敷2次/d,皮损结痂无渗液后改为外涂黄芩油膏2次/d。对照组予以地奈德乳膏外涂2次/d,分别在治疗后5d、7d、10d进行观察,比较1个疗程(10d)的疗效。结果:临床治疗1个疗程(10d),观察组的治愈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皮炎洗剂湿敷联合黄芩油膏外涂能显著提高亚急性湿疹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皮炎洗剂;黄芩油膏;亚急性湿疹;疗效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一般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类。亚急性湿疹可由急性湿疹演变而来或是慢性湿疹亚急性发作而致,可发于身体任意部位。皮损以丘疹结痂鳞屑为主,可见少量渗出或糜烂,瘙痒剧烈,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目前西医对湿疹尚无特效疗法,多采用抗组胺药物和皮质激素类药物。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本院皮肤科采取皮炎洗剂湿敷联合黄芩油膏外涂治疗亚急性湿疹38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1)年龄≥18岁,性别不限;2)符合临床亚急性湿疹诊断标准;3)自愿参加本项临床观察并签署知情同意书;4)近2周内未服用过类固醇激素,近1周内未外用过皮质激素制剂或未使用过抗组胺类药物。排除标准:1)妊娠或哺乳期妇女;2)对皮炎洗剂、黄芩油膏过敏者;3)合并有严重心、肝、肺等系统性疾病或精神病患者。剔除标准:1)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或其他不良反应事件,不宜继续接受研究者;2)依从性差或自行退出研究者。将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符合上述标准的77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25~70岁,平均(39.91±13.92)岁。对照组39例(男22例,女17例),年龄28~69岁,平均(38.96±12.73)岁。两组一般资料可比较(P>0.05)。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皮肤病学》[1]诊断。亚急性湿疹:常因急性期损害处理不当迁延而来,或起病较缓,皮损以斑丘疹、淡红色丘疹、鳞屑或结痂为主,间有少数丘疱疹或水疱及糜烂渗液。
1.3 方法
两组均给予皮肤科协定中药处方参柏汤每日1剂口服。
观察组确认患者对皮炎洗剂及黄芩油膏无过敏史,在皮损有水疱糜烂渗液时,调节室温20℃~22℃,用冷开水清洗患处皮肤后,将皮炎洗剂(本院制剂,药物组成:大黄/关黄柏/黄芩/苦参按比例水煎,瓶装500mL灭菌)充分摇匀后以1:30比例用冷开水稀释,取医用消毒纱布折叠成4~6层,浸湿后拧至不滴水为度,纱布紧贴患处皮肤,大于患处皮肤,约15~20min,保持纱布潮湿度,2次/d。皮损结痂干燥后及时停用湿敷,改用黄芪油膏外涂,用无菌干棉签取适量的黄芩油膏(本院制剂,苏药制字Z04000518,主要成分为黄芩。先将黄芩100g煎水浓缩成浸膏,再加入500g凡士林调匀制成黄芩油膏,盒装20g)均匀地外涂于患处,且大于患处面积1~2cm,2次/d,治疗后5d、7d、10d随访观察和记录。
对照组予冷开水外洗患处后用无菌干棉签取适量地萘德乳膏(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均匀涂抹患处,2次/d,治疗后5d、7d、10d随访观察和记录。
1.4 护理
1)生活起居:及时修剪指甲,避免搔抓;避免接触各种可疑变应原,远离花粉、动物皮毛等;生活规律,避免熬夜;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避免曝晒,外出时戴帽;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浴用品;注意个人卫生,沐浴水温不宜过高,避免桑拿等;穿纯棉、宽松、透气的衣服。2)饮食护理:饮食清淡,忌食辛辣刺激、肥甘厚腻之品,忌食牛肉、羊肉、海鲜等发物,避免食用某些易成为变应原的食物(如牛奶、鸡蛋、大豆、鱼等),戒烟戒酒。3)心理护理:患者易产生烦躁情绪,多与其沟通,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正确及适当的护理可促进湿疹患者的康复[2]。
1.5 疗效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3]。无效:疗效指数<20%,体征及症状无改善;有效:20%≤疗效指数<60%,皮损逐渐缩小,阳性体征及症状基本好转;显效:60%≤疗效指数<95%,皮损逐渐消失,瘙痒、疼痛减轻,阳性体征及症状明显好转;治愈:疗效指数≥95%,临床阳性体征及症状全部消失。疗效指数=治疗前后的积分差/治疗前积分×100.0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n,%)和计量资料(±s)分别行卡方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临床治疗1个疗程(10d),观察组的治愈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湿疹的发病机制复杂,中医学认为湿疹属湿毒疮范畴,主要因风、湿、热蕴结,充于腠理,浸淫肌肤而起[4],因此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据《医统源流》中云:“外科之证最重外治”,故外治法在湿疹治疗中尤为重要,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燥者濡之”,“摩之浴之”的记载。
皮肤有水疱糜烂渗液时先予皮炎洗剂湿敷,制剂中的大黄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功效,黄芩、黄柏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的功效。大黄中的大黄素、大黄酸等有抗感染作用;黄芩含黄芩甙素,具有抗感染作用,还可促进白细胞和炎性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苦参具有燥湿、止痒、抗感染的功能。诸药合用,发挥清热解毒、除湿化浊之功效,减轻水疱糜烂渗液及瘙痒,防止皮肤的感染。另外提取液对炎症早期血管通透性增高和水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5],可缓解皮损局部的肿胀渗液症状。
当皮损结痂干燥时改用外涂黄芩油膏,黄芩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要活性成分黄芩苷具有显著抗菌、抗炎、抗病毒、抗过敏及免疫抑制作用[6]。而黄芩油膏里的凡士林具有不亲水的功效,可以起到保湿的作用,加速了皮肤自身的修复能力,减轻鳞屑症状。其中凡士林阻挡了来自空气中的细菌和皮肤接触,从而降低了皮肤感染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根据患者症状先予外用药清热燥湿、解毒祛风止痒,后外涂油膏有保护润泽、清洁去痂、收敛生肌的作用[7],可使疗效增强,表1显示观察组的疗效和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使用该联合对症方法5d可见显著效果,可快速有效地缓解亚急性湿疹引起的渗出、瘙痒等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并提高治愈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此方法易取得患者配合,利于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01:604.
[2] 柳林林,潘丽丽.中医护理慢性湿疹[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12(16):14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97.
[4] 吴积华,王会丽.五苓散合真武汤治疗护理顽固性湿疹60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8(14):174.
[5] 刘志坚,方仲家,徐建伟.白英水提取物对耳廓肿胀小鼠的影响[J].浙江中医杂志,2011,46(06):455.
[6] 徐玉田.黃芩的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10,25(03):544.
[7] 赵丽丽,屈双擎,瞿幸.中药外治湿疹研究进展[J].现代中医临床,2015,22(0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