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财务人才的特征、培养目标和策略

2020-08-15朱霞蒋晴倩

财经界·中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独立学院培养策略

朱霞 蒋晴倩

摘 要:独立学院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应找准自身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策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特征鲜明的专业人才。独立学院财务人才具有复合型、技术技能型、应用型的特征,培养目标为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面较宽、实践操作能力较强、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财务技术技能水平是独立学院培养财务人才的重要考量,必须牢牢把握这一标准,突出市场需求,转变决策者的传统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找到未来的工作方向,利用产教融合提升财务技术技能,把教学内容与市场接轨,提高财务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独立学院;财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策略

一、引言

独立学院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应运而生,弥补了高等教育公共财政的不足,加速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促进了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为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根据教育部2018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有独立学院265所,占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10.1%,可见独立学院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前独立学院所培养的财务人才只具备了最基础的财务知识和最简单的实操方法,面对变化万千的社会状况,学生缺乏创新与实干能力,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面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学生缺乏锻炼与应变能力,缺乏团队合作与通力合作的精神,这就直接导致了所培养的财务人才特征大众化和培养目标不明确的现象。

二、独立学院财务人才的特征

独立学院普遍存在生源质量较差、师资薄弱、教学投入有限、教学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能力远远不及公办学校。财务人才社会需求量大,各行各业都需要财务工作者,是社会需求的热门人才之一。很多独立学院看准这一社会需求,大量培养财务人才,但其培养的大量财务人才的就业却不乐观。究其原因是由于很多独立学院没有对社会需求的财务人员做差异化分析,没有明确培养财务人才的特征。独立学院应根据自身条件,明确办学定位,在社会对财务人才差异化的需求中找到自己的细分市场,细化培养的财务人才的特征。根据独立学院的办学特点,其培养的财务人才应具备复合型、技术技能型、应用型的特征,满足于企事业单位、行政单位、非营利组织等对于一线财务人才的需求。复合型指的是独立学院培养的财务人才既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知识面较广但不要求很专,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技术技能指的是独立学院培养的财务人才要有比较全面的财务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务操作技能,能够满足财务实务工作技能要求。应用型指的是独立学院培养的财务人才能适用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对财务人才的需要,对企业所在的产业有所认识,敢于承担责任,能很快适应新岗位的要求。总之,独立学院培养的财务人才不是专才,而是通才;专业水平和能力不是很高,但能胜任一般财务工作;理论水平不高,但动手能力较强;遇事不较真,善于变通;英语能力、写作能力、逻辑判断能力、道德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服务能力、应变能力都一般或部分较好,但足以满足工作岗位需要,部分财务人才经过再培养能力上可以与较大的进步,能胜任更重要的工作。独立学院培养的财务人才普遍对工作要求不高,能满足现状,能安分踏实工作,适合一般工商企业、政府部门、金融企业、事业单位、中介机构从事财务、会计、金融管理方面财务技术应用岗位的工作。

三、独立学院财务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独立学院财务人才特征,结合国内外高校培养财务人才的成功经验和独立学院自身特点,科学制订财务人才的培养目标。独立学院财务人才总的培养目标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面较宽,实践操作能力较强,具备良好的职业能力素养。具体来说,一是在基础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判断能力、身心调适能力、外语表达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公文写作、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应急处理能力等;二是在专业能力方面,具有专业认知能力、专业基础能力、经济与逻辑分析能力、基本管理能力、财务核心能力、财务业务能力、专业应用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等;三是在综合能力方面,具有较快的应变能力以及较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将相关法规与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能力等。复合技术技能应用型的财务人才要有管理学、经济学、财务和金融知识基础,掌握一定的财务、金融管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具备一定的财务会计软件操作能力和财务报表的分析能力,具有组织和处理财务、会计及相关业务的基本能力,了解财经政策和财政金融和经济发展动态,具有较丰富的综合实践经验、较高的综合素质,了解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收集的基本方法,对企业成本管理体系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有一定认知,为人正直、有良好的纪律性、责任心强、能团队合作、善于沟通、作风严谨、工作仔细认真。

四、独立学院财务人才培养策略

独立学院财务人才在培养策略上,以适应社会对复合技术技能应用型财务人才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技能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技术技能应用为主旨和主线构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把学生的技术技能应用能力培养放在首位。

(一)转变独立学院决策者的传统观念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职业教育在人们心目中常与大专、中专联系在一起,这样的偏见使得在本科教育领域中谈职业教育变成了比较敏感的话题。现实中,不少独立学院的领导尽管认同独立学院应以将培养应用技术性人才为己任,但是又不愿意主动接受独立学院走入职业教育体系,从某些方面被认为是学校的“降级”。当前国家积极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这对独立学院而言是发展的契机。独立学院要冲破传统思想的束缚,重新认识现代职业教育的开放性、系统性和终身性的内涵,主动参与并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引导学生找到未来的工作方向

独立学院在培养财务人才时,当务之急是纠正普遍财务人员的一个思想认知误区,即在各行各业中做财务只要掌握财务原理就等同于掌握了财务业务。作为一名优秀的财务人才,应对企业产品的市场定位、所在行业的标杆、国家相关政策等方面有清晰的認识。因而,在校期间通过实习或授课,让学生接触到更多样化的行业,让学生有机会尽早地选择自己偏好的行业,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主动接收相关行业信息,不断累积行业经验。让学生对接多个企业,实现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衔接,只有深入到企业岗位中去才能对未来工作有一个认真的思考,更利于毕业时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三)利用产教融合,提升财务技术技能

产教融合的组织形式正是促使高校与行业共同构建财务人才产业链的一种模式。学习的场所不再局限于校内,而是在现实的企业环境和校园环境中来回切换。独立学院利用当地或周边地区诸多优秀企业,创新并完善校企共同发展的机制,主动瞄准对接区域的企事业单位,共建各具特色的产教联盟。独立学院在设置财务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将实习实践部分纳入毕业要求的学分中,并将学生分成小组,安排至不同的企业岗位中实践,只有带有强制性的定点实践才能有效地保证学生实践的质量,并尝试推广学徒制培养方式,企业安排固定的员工带领学生学习,让生动的实践与抽象的理论自然结合,深入学习实际操作技能。财务技能训练方案应由校企双方约定,企业组织实施,加大技能实践课程的比重,学生在企业现场实习时间占总培训时间的50%左右,使所学知识理论与技能实训融会贯通。

(四)教学内容与市场接轨

实务中的财务工作面对一个复杂的外部环境,要想更好地完成工作,财务人员就必须学会“基于财务而又跳出财务”的思维,充分与市场接轨。培养学生通过自学、研讨、课堂教学等方式,了解我国的法规政策、会计准则;学习企业使用的财务软件,现已有不少大集团、大企业的财务软件从用友、金蝶升级到了SAP、Orcacle等国外的财务云平台,而在学校课程上学习的软件实操已经稍显滞后;培养学生沟通、诚信和职业操守等基本能力,以及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处理较为复杂财务事项能力,以及协调组织、团队管理、资源调度、谈判以及处理冲突等软实力。以上能力单凭理论学习是无法获得的,必须与市场接轨,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或是直接承担企业的具体工作加以培养。

五、結束语

独立学院应主动适应新经济环境和地方社会发展对财务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尽快实现学科专业链与岗位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抓紧在校时间拓宽毕业生知识面、提升毕业生工作能力、建立毕业生崭新的与新经济环境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契合的价值观,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培养财务学生核心的竞争能力,促进财务学生毕业生提高就业质量、提升就业满意度,进而树立独立学院优良的品牌形象,形成独立学院财务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双转”背景下独立学院复合型高层次财务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2019JGZ168)

参考文献

[1]向永胜,袁金祥.应用型高校与地方协同育人运行机制研究——以浙江省四所独立学院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06).

[2]陈虎.财务共享服务与全球化财务人才培养[J].财务与会计,2018(22).

[3]朱霞,张瀛.高校“卓越会计师”培养路径探究[J] .财会学习,2016(135).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独立学院培养策略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医学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