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鸭跖草的性状和显微鉴别
2020-08-15刘基柱罗景斌罗露香
刘基柱 罗景斌 罗露香
1.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2.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中药材资源中心,广东 佛山 528300
紫鸭跖草为鸭跖草科植物的紫竹梅SetcreaseapurpereaB. K. Boom全草[1](见图1)。又名血见愁、鸭舌草。味淡、甘,性凉,有毒。具解毒、散结、利尿、活血等功效,主治疮疡、毒蛇咬伤、跌打、风湿及蛇泡疮等[2]。其多为栽培,分布于全国各地。目前对紫鸭跖草的研究主要有:将紫鸭跖草作为鸭跖草的伪品进行分子条形码鉴别[3];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抗氧化研究[4];叶片成分的红外光谱分析[5];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其多种微量元素进行测定[6];细胞中铜的分配和化学形态特征关系[7]等,未见生药学相关的研究。为更进一步开发利用民族药用资源,文章对其进行性状特征,根、茎、叶的组织显微结构,粉末显微特征等进行鉴别研究。
图1 紫鸭跖草植物图
1 仪器与材料
1.1 材料 实验用药材采自广州大学城、广东梅州蕉岭、广西贵港、广西玉林,经笔者鉴定为鸭跖草科植物紫鸭跖草SetcreaseapurpereaB. K.Boom的全草。选取具代表性的根、茎、叶清洗干净后在FAA固定液(福尔马林/Formalin-冰醋酸/Acetic acid-酒精/Alcohol)中固定,采用石蜡切片法制片,间苯三酚-浓盐酸染色,番红、固绿染色,脱水;加拿大树胶固封。另取新鲜植株撕取叶表皮、解离组织制片等方法进行药用部位显微特征研究。
1.2 仪器 划走式切片机(Warner- Lambert Co.,美国);ML-11生物显微镜(广州市明美科技有限公司);Motic Multi-plexer图像处理系统(麦克奥迪实业有限公司);DYG-9143B-2电烘箱(上海福玛实验设备有限公司);LK-400手提式高速中药粉碎机(浙江温岭市创力药材器械厂)。
2 性状鉴别
根呈细圆柱形,皱缩,灰色;多见须根,呈线形,偶有阔线形,较韧,不易折断。茎呈圆柱形,直径2~5 mm,表面暗黄色至棕色,被众多白色柔毛;质韧不易折断,具纵皱纹;茎节间多见残留须根。叶皱缩卷曲,上面暗绿色、无毛,下面暗紫色、被白色短柔毛,展平后完整者呈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全缘,长6~13 cm,宽6~8 mm,先端渐尖,基部鞘状抱茎,叶鞘被白色柔毛。质韧,不易折断。气微,味甘。见图2。
图2 紫鸭跖草药材图
3 显微鉴别
3.1 根横切面 类圆形。表皮由一列类长方形或类方形细胞组成,排列整齐紧密,具众多根毛。皮层宽广,约占根横切面的3/4;外皮层由5~7层类方形或椭圆形细胞组成,排列较为紧密,无明显细胞间隙;中皮层由若干层圆形或切向延长椭圆形薄壁细胞组成,排列疏松,薄壁细胞内可见成束草酸钙针晶;内皮层明显,类长方形,紧密排列成环。中柱鞘细胞1列,排列整齐。维管束辐射形,初生木质部为多原型,呈星芒状;中间为髓部,细胞近圆形,细胞壁增厚木化形成厚壁组织。见图3、4。
1.根毛 2.表皮 3.外皮层 4.草酸钙针晶 5.中皮层 6.内皮层 7.韧皮部 8.中柱鞘 9.木质部 10.髓部图3 紫鸭跖草根横切面详图(×100)
1.根毛 2.表皮 3.皮层 4.内皮层 5.韧皮部 6.木质部 7.髓部图4 紫鸭跖草根横切面简图(×40)
3.2 茎横切面 椭圆形。表皮由一列类方形或类长方形细胞组成,排列紧密、整齐,外被光滑角质层,厚约2.6 μm,可见众多非腺毛,由1~2个细胞组成;皮层较窄,由4~5层类长方形或不规则形细胞组成,排列紧密整齐,细胞间隙不明显;薄壁细胞内可见草酸钙方晶及草酸钙针晶;内皮层明显,排列整齐、紧密;中柱内侧具16~20个外韧型维管束散在,间断排列成环;髓部宽广,约占茎横切面4/5,由近圆形薄壁细胞组成,具10~15个分泌腔散生于薄壁组织中;薄壁细胞多见草酸钙针晶。见图5、6。
1.非腺毛 2.角质层 3.表皮 4.皮层 5.草酸钙方晶 6.内皮层 7.韧皮部 8.木质部 9.草酸钙针晶 10.髓部 11.分泌腔图5 紫鸭跖草茎横切面详图(×100)
1.非腺毛 2.表皮 3.皮层 4.内皮层 5.韧皮部 6.木质部 7.分泌腔 8.髓部图6 紫鸭跖草茎横切面简图(×40)
3.3 叶横切面 上、下表皮均由一层细胞组成,排列紧密,切向延长,类方形或类长方形,外被平滑角质层,厚约3 μm;上表皮细胞较大,无非腺毛及腺毛;下表皮可见非腺毛及腺毛,非腺毛由1~2细胞组成,腺毛由单细胞头及单细胞柄组成;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分化不明显,细胞类圆形,排列疏松,近上表皮处较下表皮处细胞明显增大;主脉维管束外韧型,导管多个聚集;上、下表皮细胞内及薄壁组织散在草酸钙针晶,下表皮细胞内还可见草酸钙方晶。见图7。
1.角质层 2.上表皮 3.草酸钙针晶 4.叶肉组织 5.木质部 6.韧皮部 7.下表皮 8.草酸钙方晶 9.腺毛 10.非腺毛图7 紫鸭跖草叶脉横切面详图(×100)
3.4 叶表皮 上表皮细胞呈多边形,垂周壁较平直,平周壁光滑,无气孔、非腺毛和腺毛,可见草酸钙针晶。下表皮细胞呈多边形或不规则形,垂周壁较平直;气孔较多,为短平列四细胞型[5-6],两侧副卫细胞较短,平行于保卫细胞,两极副卫细胞伸长;气孔指数为17.5%~22.6%。可见由1~2个细胞组成的非腺毛及由单细胞头及单细胞柄组成的腺毛,多见草酸钙方晶、草酸钙针晶及草酸钙柱晶。见图8。
A. 上表皮 B.下表皮图8 紫鸭跖草叶表皮详图(×100)
3.5 粉末特征 呈暗紫色。①花粉粒无色或淡黄色,多呈长圆形或近球形,直径约37~74 μm,外壁两层明显,表面光滑,内含不规则颗粒状网纹,或可见具1沟,沟处外壁薄。②花冠下表皮细胞类长方形,垂周壁波浪状,平周壁光滑,无气孔、非腺毛及腺毛。③花冠上表皮细胞类长方形,垂周壁平直,平周壁具细密角质层纹理,无气孔、非腺毛及腺毛。④草酸钙方晶极多,大多呈正八面体形或规则双面八面体,偶见不规则多面体形及长方体形,直径约5.3~15.8 μm。⑤可见草酸钙柱晶,呈多面棱柱体,直径约6.2 μm,长约42.6 μm,末端平钝。⑥草酸钙针晶众多,单个或成束散在,纤细,长至65 μm。⑦腺毛具单细胞头和单细胞柄,细胞头直径约13.2 μm,柄直径约5 μm。⑧非腺毛由1~2个细胞组成,顶端细胞尖锐,长约67.4 μm。⑨纤维单个散在,较细长,多平直,具散在纹孔,直径约为16.7 μm。⑩导管三种:多见螺纹导管及环纹导管,直径18~23 μm,可见网纹导管,直径26~34 μm。见图9。
1.花粉粒 2.花冠下表皮细胞 3.花冠上表皮细胞 4.草酸钙方晶 5.草酸钙柱晶 6.草酸钙针晶 7.腺毛 8.非腺毛 9.纤维 10.导管图9 紫鸭跖草粉末图(×100)
4 讨论
紫鸭跖草在《中华本草》中记载其来源为紫露草TradescantiavirginianaL.的全草[2],原植物性状描述中植株为“紫红色”,而紫露草植株为绿色,两者相为矛盾。通过查阅《广东植物志》、《广东植物图鉴》[10]、《乐昌植物》[11],本文所研究紫鸭跖草实为紫竹梅SetcreaseapurpereaB. K. Boom全草。此外,通过比较《中华本草》紫鸭跖草原植物性状描述,发现其与相关书籍所记载的紫竹梅性状,及紫竹梅原植物性状相符合,故而笔者推断《中华本草》说记载紫鸭跖草应为紫竹梅,而非紫露草。
紫鸭跖草根横切面中具众多根毛;皮层薄壁细胞内可见草酸钙针晶;维管束辐射形,初生木质部为多原型,呈星芒状;髓部细胞壁增厚木化形成厚壁组织。茎横切面中表皮具众多非腺毛;中柱内侧具16~20个外韧型维管束间断排列成环;髓部具10~15个分泌腔散生于薄壁组织中;薄壁细胞多见草酸钙针晶。叶上表皮无气孔,下表皮气孔较多;其与文献[12]中记载的“成熟叶上表皮无气孔,下表皮气孔较多其分布均匀”相符合。气孔为短平列四细胞型,两侧副卫细胞较短,平行于保卫细胞,两极副卫细胞伸长。粉末中花粉粒外壁两层明显,内含不规则颗粒状网纹,或可见具1沟,沟处外壁薄;草酸钙方晶多呈正八面体形或规则双面八面体,偶见不规则多面体形及长方体形;腺毛具单细胞头和单细胞柄;非腺毛顶端细胞尖锐;草酸钙针晶、草酸钙柱晶、纤维、螺纹导管、环纹导管及网纹导管多见。以上特征可作为紫鸭跖草的显微鉴别依据,为药材质量评价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