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地下部分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2020-08-15张延智刘佳乐缪菊连陈旭冰
张延智 刘佳乐 缪菊连 陈旭冰,2*
1.大理大学药学与化学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0; 2.云南省昆虫生物医药研发重点实验室,云南 大理 671000
鱼腥草又名岑草、蕺、菹草、紫背鱼腥草、紫蕺、菹子、臭猪巢、侧耳根、猪鼻孔、九节莲、折耳根、肺形草、臭腥草,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 (HouttuyniacordataThunb.)的带根全草,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河南、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地[1]。鱼腥草味辛,性微寒,归肺、膀胱、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的功效,主治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痈肿疮毒、疮痔脱肛,还能治脚气、痢疾、胃病及各种化脓性疾病[1]。现代研究发现,鱼腥草中含有挥发油、黄酮、多糖、生物碱等成分,其提取物具有抗炎[2]、抗病毒[3]、抗菌[4]、抗肺纤维化[5]、保肝[6]等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鱼腥草发挥药理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为挥发油。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鱼腥草取新鲜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如果选用干品,只取地上部分,而将地下部分舍弃,势必造成资源的浪费。本实验通过GC-MS对干燥鱼腥草地下部分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
1 仪器与材料
1.1 材料 鱼腥草地下部分鲜品购自云南省大理市下关镇,自然风干,经我院生药学教研室张德全副教授鉴定为三白草科蕺菜属植物蕺菜(HouttuyniacordataThunb.)的地下部分。乙醚、无水碳酸钠均为国产分析纯。
1.2 仪器 7890A /5975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美国Agilent Technologies公司) 。
2 方法与结果
2.1 样品的制备 将干燥鱼腥草药材用刀切成小段,称取1000 g,装入2000 mL圆底烧瓶中,加水浸泡8 h后,按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四部通则挥发油测定法提取挥发油,连续回流6 h,至油量不再增加为止,停止加热,冷却,收集挥发油,得到黄色挥发油3 mL,将挥发油中加入少许无水碳酸钠进行干燥。测定前在挥发油中加入少量乙醚稀释后,用微孔滤膜过滤,备用。
2.2 GC-MS分析条件 色谱柱:Agilent气相色谱柱 (Agilent 1901S-433,30 m× 250 μm × 0.25 μm) ;程序升温:起始温度为40 ℃,保持30 min,以1 ℃ /min升至80 ℃,保持30 min,再以1 ℃ /min升至150 ℃,保持 5 min,最后以5 ℃ /min升至280 ℃。质谱条件:载气为高纯氦气,流速:1.0 mL /min;分流比:30∶1;进样量1.0 μL。EI 离子源,离子源温度 230 ℃,电离能量 70 eV;扫描质量范围:50~550 amu。采用 NIST11.L 标准谱图库进行检索。
2.3 结果 在上述实验条件下进样分析,得到鱼腥草挥发油的总离子流图,如图1所示。通过NIST11.L 标准谱图库及人工谱图解析,确定挥发油中的各个化学成分,通过峰面积归一化法从总离子流图中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化学成分及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见表1。从鱼腥草地上部分挥发油中共检测出32个峰,鉴定了26个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β-蒎烯(14.56%)、D-柠檬烯(14.56%)、甲基正壬酮(14.56%)、ɑ-蒎烯(10.40%)、乙酸龙脑酯(8.55%)、β-月桂烯(8.10%)和4-萜品醇(7.34%)。在已鉴定的组分中,烯烃占46.15%,醛酮类占23.08%,酯类占15.38%,醇类占15.38%。
图1 鱼腥草挥发油的总离子流色谱图
表1 鱼腥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表1 鱼腥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3 讨论
从干燥鱼腥草地下部分挥发油中检测出26个化合物,石文婷等[7]从鱼腥草地上部分挥发油中检测出33个化合物,鱼腥草地下部分挥发油中所含化合物比地上部分挥发油中所含化合物要少。从干燥鱼腥草地下部分挥发油中检测出的26个化合物中,有13个化合物在鱼腥草地上部分挥发油中都存在。从化合物的数量来说,鱼腥草地上部分挥发油要优于地下部分,但鱼腥草地上部分挥发油中含量较高的化合物在地下部分几乎都存在。鱼腥草的活性成分主要是癸酰乙醛(鱼腥草素),而在干燥鱼腥草地下部分挥发油中未检测出癸酰乙醛,可能是癸酰乙醛经过氧化后生成癸酰乙酸,再经过降解生成甲基正壬酮[8]。因此在干燥鱼腥草地下部分挥发油成分中检测出的甲基正壬酮的含量较高,达到了14.56%,是检测出的鱼腥草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成分之一。鱼腥草地上部分挥发油中甲基正壬酮的含量居第二位,为22.48%[7]。从鱼腥草的活性成分来看,在鱼腥草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中,甲基正壬酮的含量都很高。因此,无论是从鱼腥草挥发油中化合物的数量还是活性成分来看,干燥鱼腥草的地下部分都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在使用时如果将干燥鱼腥草的地下部分舍弃,势必造成资源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