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9 年上海利用外资综述

2020-08-15宋溢滔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20年5期
关键词:利用外资外商总部

□宋溢滔

2019 年,在上海“扩大开放100条”、负面清单政策、发挥进博会溢出效应、狠抓减税降费政策措施等“组合拳”背景下,特斯拉临港超级工厂、首家外资控股保险公司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首家外资控股证券公司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等标志性项目纷纷落户。上海利用外资持续稳定向好,呈现结构不断优化、服务经济特征显著、总部经济能级不断提升等特点。

| 2019 年上海利用外资基本情况与特点

2019 年,上海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6800 个,比上年增长21.5%;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502.53 亿美元,增长7.1%;实际到位金额190.48亿美元,增长10.1%。

(一)合同金额增速稳中有升

2019 年,从上海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看,各月合同金额基本呈现迂回攀升的态势,单月合同金额平均规模在40 亿美元以上。上海于年初即推出“优化营商环境2.0 版”,全方位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同时在特斯拉超级工厂开工建设、上海迪士尼乐园增设新园区等项目的推动下,2019 年外资合同项目数增长21.5%,已连续两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合同金额呈现开门红,1 月份合同金额达到100.97 亿美元。全年合同金额增长7.1%,增速保持平稳(见图1)。

(二)外商投资项目集中签约,投资信心得以提振

图1 2019年各月上海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规模及增速

2019 年,上海率先落实国家各项重大开放举措,落实负面清单政策、发挥进博会溢出效应、狠抓减税降费政策措施的兑现、落实“扩大开放100 条”,一系列外资大项目进展顺利。2019 年,上海共引进1000 万美元以上新设项目360 个,合同金额为466.71 亿美元,占全年合同金额的比重达到92.9%。年内,上海市政府举行了两场外商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项目投资金额超过148.2 亿美元(约1042 亿元)。5 月30 日的外商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38 个项目投资总金额71.2 亿美元(约492 亿元人民币)。其中,德国安联保险集团投资100 亿元人民币,在沪设立中国首家外资控股保险公司;美国摩根大通公司投资8 亿元人民币,在沪设立中国首家外资控股证券公司;全球领先的苯乙烯系列产品供应商瑞士英力士集团投资近19 亿元人民币,在沪设立地区总部;日本罗森集团增资2.4 亿元人民币,用于在华开设600家新店。9月16日举行的外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42 个外资项目的投资总额共约77亿美元(约550亿元人民币),其中超过1 亿美元的大项目就有15 个,涉及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化工、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商贸、金融等多个领域,充分表明上海与外资的合作向着更高水平、更广领域、更深层次迈进。

(三)实到金额保持平稳,增速波动由强趋缓

2019 年,上海外商直接投资实到金额为190.48 亿美元。除12 月外,各月实到金额规模平均超过16亿美元,且基本保持平稳态势。1 季度各月增速受上年同期基数及春节因素叠加影响波动较为剧烈,2 季度各月增速逐步放缓,3季度回升趋稳,4季度各月增速保持平稳(见图2)。

2019 年,上海外商直接投资实到金额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比上年提高8.4 个百分点,各月实到金额累计增速明显好于上年。

(四)实到金额增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图2 2019年各月上海外商直接投资实到金额规模及增速

2019 年全国实到外资金额为1381亿美元,增长2.4%,上海实到外资增速比全国高7.7 个百分点;上海实到外资占全国的比重为13.8%,比上年提高1.0 个百分点。2019 年,北京、天津、重庆的实到外资分别为142.1 亿美元、47.32 亿美元和103.1亿美元,增速为-17.9%、3.0%和0.4%。上海利用外资的规模和增速在直辖市中具有领先优势。与沿海开放省市相比,江苏、浙江的实到外资分别为261.2亿美元和135.59亿美元,增速为2.1%、8.7%。广东和福建实到外资分别为1522亿元和315.4亿元,增长4.9%和3.3%。同其他主要省市相比,2019 年上海实到外资规模居前,增速领先,体现了上海经济的国际化和开放度(见表1)。

(五)利用外资凸显服务经济特性,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成引资亮点

表1 2019年全国及主要省市实到外资金额及增速情况

表2 2019年上海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行业分布情况

2019 年,在国际形势复杂、贸易摩擦持续的环境下,上海利用外资仍保持快速增长,服务业引资功不可没。2019 年,上海第三产业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479.39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7%,占全市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的95.4%。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合同金额160.85 亿美元,增长56.5%,占第三产业的33.6%,比重同比提高7.5 个百分点;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合同金额73.70 亿美元,增长1.3 倍,占第三产业的15.4%,比重同比提高7.3 个百分点(见表2)。

2019 年,全市第三产业外资实到金额172.86 亿美元,占全市外商直接投资实到金额的90.7%。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到金额达56.21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4%,占第三产业实到总额的32.5%,仍居各行业首位;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实到金额12.29 亿美元,增长63.6%,占第三产业的7.1%,比重同比提高2.3 个百分点(见表3)。房地产业实到金额21.10亿美元,增长9.7%。

(六)外商独资形式占比最大

2019 年,上海签订外商独资合同项目5538 个,比上年增长21.3%,占全市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的81.4%;外商独资合同金额415.78 亿美元,增长10.2%,占全市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的82.7%。外商独资实到金额140.84 亿美元,增长7.4%,占全市外商直接投资实到金额的73.9%。外商独资仍是外资最主要的投资方式。

(七)中国香港特区及欧洲部分国家在沪投资快速增长

表3 2019年上海外商直接投资实到金额行业分布情况

表4 2019年上海合同金额前10位的国家和地区

2019 年,在沪投资合同外资居前三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为中国香港、新加坡和美国。中国香港作为在沪投资占比最高的地区,2019 年在沪投资合同金额为287.30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9%,实到金额为118.29亿美元,增长18.4%,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欧洲部分国家来沪投资也增势明显。2019 年,荷兰在沪直接投资合同金额为13.88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7%;实到外资7.73 亿美元,增长近2.5倍。

受来沪投资大项目的带动,2019年美国在沪直接投资快速增长,合同金额为30.30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倍(见表4);实到金额6.03 亿美元,增长29.6%。

2019 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沪投资实到金额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实到金额16.9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4.3%,占全市的比重为8.9%。

(八)总部经济能级持续提升,外资研发力量加快集聚

2019 年8 月13 日,上海市政府出台了《本市促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发展的若干意见》,旨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加快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等功能性机构集聚上海、拓展功能和提升能级,积极参与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在一系列开放措施持续叠加效应下,上海利用外资的含金量不断提升。2019 年,上海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0家,其中,亚太区总部28家。截至12 月底,外商在上海累计设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720 家,亚太区总部116 家。上海继续保持在中国内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最为集中的地位,固瑞克、迪卡侬、耐克等一批全球知名企业地区总部相继落户上海。

2019 年,上海新认定研发中心20 家,累计达到461 家。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的加快推进以及对外资研发中心支持政策的完善落实,增强了外商来沪设立研发机构的积极性。

| 2020 年上海利用外资趋势判断

截至2019 年12 月底,上海累计引进外资项目10.4 万个,实到外资2595 亿美元。改革开放40 余年,外资已经成为上海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资增长也成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动力。

(一)上海利用外资面临良好机遇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上海吸引外资的重要因素,上海已连续两年开年第一项工作就是抓优化营商环境,以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营商环境和投资发展环境。

上海“扩大开放100 条”、鼓励总部经济发展新政、“外资促进十大计划”、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以及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叠加效应正助推上海引资新优势的建立。随着2020 年1 月1 日起外商投资法的实施,上海将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高效的外商投资促进服务体系,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二)上海利用外资需应对的挑战

当前,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发达国家鼓励制造业回归、周边国家引资政策升级、各省市招商引资力度后来居上等多方面因素叠加,客观上增加了上海吸收外资的难度。上海利用外资继续保持高增长的压力有所加大。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展望2020年,预计上海利用外资总体将呈回升态势。未来上海利用外资将不再单纯倚重外资数量和规模,而更注重引进高技术高附加值外资项目,逐步形成以总部经济为主、服务经济为主、研发经济为主的利用外资新格局。

| 进一步推进上海利用外资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制定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行动方案

进一步扩大开放,增强对外国投资者的吸引力。上海正在研究制定加快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行动方案,包括深化以金融业为重点的服务业开放、扩大制造业开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等行动计划。作为国际大都市,上海在利用外资方面应继续围绕“五个中心”建设,实施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

(二)研究并实施降低商务成本新措施

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将上海打造成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营运中心和采购中心的集聚地,要在降低商务成本、优化投资环境上下功夫。在外资管理体制上,要时刻跟踪国际投资规则变迁,及时调整、不断创新。

近年来,随着上海经济的快速增长,劳动力和土地成本较快上升始终是制约总部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然而,试图靠抑制工资和地价来控制商务成本上升并不是万全之策。抑制收入不仅会抑制消费,也可能会抑制创新主动性和积极性,反而不能起到增强竞争力的效果。因此,发展要有新思路,降低商务成本要有新举措:提高政府效率,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完善便捷的服务和更多的共享资源;重视城市产业链的规划,使商务活动的要素得到更合理的配置;通过空间目标的转换,更合理更有效地使用土地,以降低土地使用成本;引导企业更合理、有效地使用人力资源等。

猜你喜欢

利用外资外商总部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AKTION MENSCH总部办公空间
叶卡捷琳堡RCC总部大楼
RAYDATA总部办公室
京沈总部基地
聚焦《欧盟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条例》
2018年中国利用外资创新高
河南省发展经济利用外资分析
谁是冒牌外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