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08-14何清辉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19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课程问题

何清辉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揭示出更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上,这样就很难提高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以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主要介绍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而且提出了解决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的有效对策,希望可以为有需要的教育界同仁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9-0078-02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以后,我国许多小学数学教师都不断创新现有的教学理念,通过新的理念实现创新课堂,让教学行为有所改变,加强课堂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然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仍旧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制定有效的对策解决,只有这样才可以提升教学水平,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1.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目标上淡化双基

自从实施新课程以后,小学数学課堂教学中存在教师不愿意讲授知识点,忽视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况。有些教师认为新课程首先就是由学生自学,然后彼此讨论,最后教师归纳总结,进而觉得学生学习效果已经毫无重要。例如,在数学计算课上,有些教师直接忽视算法和算理,要求学生自己计算,只要计算出准确的得数即可。该现象的存在,难免使人感觉到非常的担心。也有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尽管注重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兴趣,然而并不能真正落实双基目标。在教学中,因为有些教师不能正确认识新课程理念,过分追求学生学习能力的加强而导致学生双基训练被淡化。该缺乏分析、淡化双基的倾向要避免出现,实际上不管培养什么能力都需要继承,积极的继承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加强。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需要将三维目标的首维放在知识和技能上,这就充分肯定了双基教学,所以切记在教学过程中不可以淡化双基。

(2)教学内容中随便创设情景

新课程标准提出使学生在直观生动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由此可以得出,新课程理念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密切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将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以及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创设出适合的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沟通能力,使学生可以主动学习数学知识,这一点已经得到所有教师的认可。然而存在情境一统课堂的情况,好像是缺乏情境创设就算不上是一节高效的课堂,将情境设置当做教学内容引入数学教学中的唯一科学方式。以上出现的这些现象普遍存在于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上。

比如,讲解“认识乘法”时,教师刚开始上课时创设了直观生动的情境,向学生展现类似于动画片的画面,也就是“动物园的一角。”然后,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现在仔细观察,看看可以发现什么?”有的学生回答“这里真的挺好玩,不仅有动物,而且小桥和白云。”有的学生回答“看,河里的水正在流动呢?”学生纷纷都举手回答,这时教师可以再提出问题“你们还可以发现什么?”接着,学生就会有更多的发现。情境创设需要使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得以全面发挥,服务于学生学习数学,鼓励学生从数学的角度重视情境,为培养数学思维奠定良好的基础。事实上,课本中设置该情境图,关键在于加深学生对相同数连加的理解。然而在很多教学片段中,教师都不重视自身的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只是提出这样的问题“你发现哪些东西?”该问题没有清楚明确的观察内容,造成数学课仅仅是看着图片讲课,只是花费十几分钟,这样无法讲解其实质,进而导致情境创设流于形式化,不能发挥出课本中创设情境的价值。

(3)教学方式上一味的追求算法多元化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新理念是算法多元化,这是现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的主要话题。但是许多教师觉得在教学中只要做到算法多元化,就可以使其新理念得到体现,然而这样很有可能造成教学仅仅是形式化。比如,讲解“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教师设计这样的题目“35-4”,通过教师的正确指导,学生得出多种算法,教师花费20多分钟来展示,甚至用动画课件来演示,有的算法是“35-1-1-1-1=31。”有的算法是“35-15=20,20+11=31”。虽然看似教师采用多元化的算法,但是真正了解其减法的方法并不多。算法多元化并不表示一道题目有多种解法,而是优化算法。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找到最佳的算法。

2.解决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的有效对策

(1)不赞同去数学化的倾向

实施新课改以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淡化双基的情况,高度重视生活化,随意创设情境等等问题,使得小学数学课没有数学味。因此,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在教学中必须要反对去数学化的倾向。首先,不是每个教学知识点都可以生活化,全部知识点都可以创设实际情境,例如,无理数的概念是因为数学发展的新需求。其次,由于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数学生活化问题必须要有相应的限度,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尽可能避免出现过分追求生活化的情况。

(2)改变算法多元化的错误观点

算法多元化是过程,也是态度,教学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算法多元化,必须要发挥其实质意义。站在教师的角度来看,想要从根本上实现算法多元化,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算法多元化和一题多解是不同的。前者追求的学生群体方式多元化,对其中一个学生来讲,可能算法仅仅有一种,但是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方式凸显出多元化的特征;后者追求的是学生个体方式的多元化,要求每个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对相同的问题进行求解。第二,算法多元化的根本势必是算法优化。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没有重视算法的优化,只是重视算法的数量。不管什么班级的学生,他们的学习能力都不是完全相同,而是良莠不齐的,如果学生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可以迅速掌握其他同学的算法,进而发现适宜于自己的算法,但是如果学生学习能力中等,大致理解其他同学的算法,但是很难发现真正适宜自己的算法。因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主动分类比较不同的算法,使他们在经过感受后,能够选择出最合适的算法,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3)注重教学方式的有效性

实施新课程以后,多数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都会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和自主探究,然而合作探究中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形式化的倾向。怎样防止该倾向,教师可以设置创新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质疑探究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干预探索新的知识。并且需要建立良好的课堂探究环境,尊重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倾听每个学生的想法,引导学生敢于发言,不断创新。此外,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时,教师必须要科学划分小组,科学分配每个小组成员的职责,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沟通。

3.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已经充分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所以他们开始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是在实施新课程以后,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不可避免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方式,针对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进而达到教学目的,促进小学数学教育事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静.新课程概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4):121

[2]李雪梅.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5(09):52

[3]张燕丽.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误区及对策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10):69

[4]赵芳英.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2(13):120-121

[5]黄莲花.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8):150-153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课程问题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如何更好地提升小学生数学课堂参与度
浅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
浅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