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身体自我在自我发展中的作用

2020-08-14袁雨馨

青年生活 2020年28期
关键词:自我发展自我

摘要:身体自我对自我发展的作用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研究通过搜索知网、Web of Science和EBSCO中与自我、身体自尊等相关的词汇,对身体自我的提升途径和其在自我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探究。研究表明:1)个体的身体自我的提升可以通过增加体育活动的量来实现,对于大学生群体还可以通过运动处方、手机APP和舞动治疗等多种方式进行改善;2)身体自我对于在自我发展中对整体自尊、主观幸福感、自信水平和人际交往能力均有显著的提升作用。

关键词:自我;身体自尊;自我发展

1.前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我这一概念。人们对自己的意识和认识是人类主观世界的重要方面,在日常生活中,个体的自我感受和体验在许多情景中影响着个体的行为。通过对自我进行合理的引导和干预,能显著提升个体的幸福感、自信感和人际交往能力等。自我也称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个体对自己各方面的看法和情感的总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系统,也是人格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3]。国外学者Shavelson首次提出了自我观念多维度多层次理论,认为自我观念具有多维性、组织性、稳定性、发展性、可评价性、区别性和等待性,他将自我概念下分为学业自我和非学业自我两种,非学业自我又分为社会自我、情绪自我和身体自我[4]。Song和Hattie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自我概念模型进行了发展,将学业自我又能下分为能力、成就和班级三个方面,能力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有能力成功的信念,成就自我是指对现实成就的情感和知觉,班级自我是指个体对于在班级活动中的自信。社会自我的概念包括了家庭和同伴两个方面,这与一个人生活中的重要他人有关[5]。身体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的外貌形态、运动能力、健康状况等身体特征的感受和评价,是个体自我意识中最早萌发的一部分。身体自我也可以分为身体健康、吸引力、身体状态、身体能力和力量等因素。身体自我是指个体对自我身体的不同方面的评价,它与社会评价紧密相关。Marsh还认为,身体自我是受到社会文化的支配和重要他人的评价的影响的,是人作为社会的个体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和评价[6]。现在学者们统一将关于“自我”的讨论成为“自我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关于自身的认识和观念[7]。身体自我常用来衡量锻炼后的心理效益,常运用锻炼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锻炼心理学是一门有体育学和心理学形成的交叉学科,是通过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描述、解释、预测和干预锻炼行为,促进个体参与并坚持体育锻炼,探究锻炼心理前因、锻炼中的心理体验和锻炼心理效益的一门学科[8]。体育锻炼对大学生、青少年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成为了我国近20年来的研究热点,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旨在探究身体自我的提升方法及其在自我发展中的作用。

2.身体自我的提升途径

在早期的研究中,学者认为自我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组成,他们更倾向于强调生物和社会力量的相互作用。但这样的研究中,体现自我的人格理论包括一些难于被具体化的模糊概念经不起实证研究的检验。当代研究将目光转向了中介模型和可以进行实证研究的概念,包括自尊、自我归因、期待、社会比较、反馈的回应等,呈现出更追求具体的过程和结构的趋势。国内外有关身体自我提升的研究普遍是从体育锻炼入手,陈斐斐研究发现,身体自我的大部分维度都与个体参与体育活动的相应指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9],但不同特征的人群有具体的提升路径。

2.1青少年身体自我的提升途径

国内外学者认为,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身体自我的变化更多会受到课外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的影响,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中小学生常常在身体自尊和自我方面表现出明显的正向效应。Kort-Butler等发现参加课外活动的青少年在身体自我水平上具有稳定的提升作用[10];于拓和毛志雄在研究中发现,身体锻炼对小学生的自我发展有着重要作用[11];Eather等对96名平均年龄为15.4岁的青少年进行了为期8周的体育对抗训练,结果发现参与者在自尊和一般身体自我概念上表现出积极效应[12]。因而,要提高中小学生群体的身体自我可以通过改进和干预该群体体育活动的强度和量度,以达到对该群体自我感觉的改善作用。

2.2大学生身体自我的提升途径

研究人员认为,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改善自我的方式不局限于体育锻炼,还可以从运动处方和手机APP等多种方式进行提升。蔡云燕等人通过调节运动处方锻炼和手机APP健康教育的锻炼次数和锻炼时间,能够有效提高女大学生的身体自尊和心理健康水平[13]。秦剑博通过研究中等强度的体能锻炼对大学生自卑心理和心理资本干预的效果发现,规律的中等强度体能锻炼能有效减轻大学生的心理自卑感,提高身體自尊,从而改善心理水平[14]。潘明荣认为,规律的运动和充足的体力活动能显著提高大学生的身体意象[15]。程晖以甘肃省6所高校的1188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探究了朋友支持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在研究中发现,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朋友的支持也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从而提升身体自我[16]。

3.身体自我在自我发展中的作用

3.1身体自尊对整体自尊和主观幸福的提升作用

大量研究发现,身体自尊的变化时刻影响着整体自尊,而整体自尊的变化又对应了个体的主观幸福感,通过主观幸福感的提升,甚至能对临床症状进行调整。学者Sonstroem[17]和杨勇涛[18]都对锻炼和自尊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进行一些体育活动能够提高个体的身体自尊,而随着身体自尊的提高,锻炼者的整体自尊水平也能得到相应的提升。自我观念与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联系。张力为发现,身体自尊能通过整体自尊对生活满意感产生影响,且身体自我价值感是预测生活满意感的重要变量[19]。Sabine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舞动治疗发现,舞动治疗在提升个体的积极情绪、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身体意向和自尊,甚至是改善抑郁和焦虑都有显著效果[20]。

3.2身体自我对自信水平的提升作用

研究人员发现,一定强度的体育锻炼对各个群体的自信水平都有一定的提高作用,其中,身体自我充当了两者之间的中介。颜军发现中等强度体育锻炼对小学生的身体自尊和自信水平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其中身体自尊在体育锻炼和自信水平之中起到中介作用[21]。刘海燕等人通过研究发现,运动能通过提高身体自我,从而提高心理健康,且能通过提升情绪、自我效能感间接提高对心理健康的影响[22]。

3.3身体自我对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作用

目前,关于体育活动影响人际交往能力的机制鲜有研究。Tomporowski首先提出了青少年体育活动心理效益的理论模型,认为体育活动对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存在着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并通过自我和自尊等中介变量产生间接影响[23]。张国礼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身体自我描述问卷、Rosenburg自尊量表和初中生人际交往能力问卷对北京市435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体育活动和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两者之间存在链式作用,且身体自我为链式中介[24],表明一定量的体育活动能够通过提高身体自尊和整体自尊,从而改善人际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泉,张力为.中小学生身体自我和学业自我发展特点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9,45(02):92-96.

[2] Richard J. Shavelson, Judith J. Hubner, George C. Stanton. Self-Concept: Validation of Construct Interpretations.[J]. 1976, 46(3):407-441.

[3] Song I S , Hattie J . Home environment, self-concep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 causal modeling approach.[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84, 76(6):1269-1281.

[4] Marsh, Herb & Hattie, John.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n the structure of self-concept.[J].

[5] 李泉,张力为.中小学生身体自我和学业自我发展特点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9,45(02):92-96.

[6] 杨剑.锻炼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7] 陈斐斐.少年儿童身体自尊与体育锻炼参与的关系[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2, 38 (10) :73-76.

[8] Kort-Butler LA, Hagewen KJ.School-based extracurricular activity involvement and adolescent self-esteem:a growth-curve analysis[J].J Youth Adolesc, 2011, 40 (5) :568-581.

[9] 于拓, 毛志雄.北京市青少年身體锻炼与自尊、人格的关系[J].体育科学, 2013, 33 (3) :49-55.

[10] Eather N, Morgan PJ, Lubans DR.ffects of exercise on mental health outcomes in adolescents: Findings from the Cross FitTMteens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2016, 26 (1) :14-23.

[11] 蔡云燕,宁丽娟,王拱彪,雷雨,龙丽.运动处方和手机APP健康教育对女大学生身体自尊及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9,40(10):1503-1505.

[12] 秦剑博,袁爱华.中等强度体能锻炼对大学生自卑心理和心理资本干预效果[J].中国学校卫生, 2019,40(05):756-758.

[13] 潘明荣,陈岚岚.运动行为对大学生身体意象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04):97-99.

[14] 程晖.朋友支持提升大学生有氧体适能的路径:身体活动和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J].体育与科学,2019,40(04):114-120.

[15] Sonstroem RJ. Exercise and self-esteem:rationale and model[J]. Med Sci Sport Exer,1989,21(3):329-337.

[16] 杨勇涛,孙延林,吉承恕.基于“绿色锻炼”的身体活动的心理效益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5,30(3):195-199.

[17] 张力为.身体自我与主观幸福[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08):1011-1015+1021.

[18] Sabine Koch,Teresa Kunz,Sissy Lykou,Robyn Cruz. Effects of dance movement therapy and dance on health-related psychological outcomes: A meta-analysis[J]. The Arts in Psychotherapy,2014,41(1).

[19] 颜军,李崎,张智锴,王碧野,朱风书.校园课外体育锻炼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身体自尊和自信的影响[J].体育与科学,2019,40(02):100-104.

[20] 刘海燕,孔庆祥,吴新雷.大学生运动情绪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 2010,31(07):792-794.

[21] Tomporowski PD,Lambourne K,Okumura M S. Physical activity interventions and children's mental function: An introduction and overview[J]. Prev Med, 2011, 52(Suppl 1):S3-.S9.

[22] 孙超,张国礼.体育活动对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身体自尊和整体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20,39(01):47-52.

作者简介:袁雨馨(1998-),女,汉,四川成都人,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在读研究生,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

猜你喜欢

自我发展自我
“自我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论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与发展
大学英语写作课与教师发展研究
“互联网 +”的新形势下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自我发展的探讨
认同的崩溃
小学教师自我发展策略初探
作文需“自我”感受在场
真实的人生,完整的人性
探讨私小说中的“自我”
科幻中的美与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