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倡议下文明互鉴的路径探析

2020-08-14陆碧琳

青年生活 2020年28期
关键词:包容一带一路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文化互鉴与包容,促进与沿线地区的文化的发展,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本文从“一带一路”倡议下文明互鉴的影响,剖析其原则与目标,探究如何优化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文明互鉴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一带一路;文明互鉴;包容;路径

“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施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走廊,推动了中国文化的传播,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增强了中国的文化影响力。

一、“一带一路”倡议对文明互鉴的影响

“一带一路”倡议是以包容的心态来进行文化的交流与创新,尊重各国人民,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合作。“一带一路”有着重大的使命,不仅要发展经济,也要进行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

(一)加速文明迁移,推动国家发展

不同民族与地区的交流与融合会带动不同文明进行地区性迁移,促进当地文明的和谐发展。从历史上看,不同的文明在丝绸之路上相互碰撞,形成了伟大的和平、开放、包容、互信、互利的丝绸之路精神,跟着时代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丝绸之路的精神,是全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因为这种精神是不同文明交流与碰撞而形成的精神遗产。一个国家在制定发展战略是,要对别的文明要取其精华,弃之糟粕,从不同的多元文明中学习。文明的变迁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经济发展的同时会带动各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会对文化产生影响,促进不同地区的文化融合。由此得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会加速不同文明的流动性,使得文明的包容性更高。

(二)增进文明互鉴,实现共同价值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以发展经济为基础,以文化的传播为先导的人类利益共同体。一带一路”带动了沿线各国各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使得不同文明与中华文明交流,传播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展现传统中华文化的精髓,将“一带一路”的合作共赢的理念传播到世界各地,使之得到真正的发展。

二、“一带一路”文明互鉴的原则与目标

如果从中华的文明历史来看,“一带一路”的倡议不仅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能促进人类文明的创新,其原则和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带一路”文明互鉴的原则

1.共商原则

文明可以说,是指人类在未开化的情况下,人类在改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过程中,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水平。按照社会的进步和开化的程度的标志,文明的宏观意义与文化差不多一致。“一带一路”作为对外发展的一部分,不仅要求参与者有具体的空间定位和价值表达,而且还要构建一个共同体,包括人类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生态共同体,促进不同文明的之间交流与互鉴。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在“一带一路”的文明互鉴的共商原则的基础之下,参与的国家地区要发挥集思广益,要积极采取不同的方法推动文明的对话与交流,用积极健康的心态建议起更加民主、自由、平等、开放的人类文明新秩序。这个。文化互鉴的共商原则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以平等互利和包容开放的内在,在充分尊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并不断接受同文明的差异,减少隔阂,在尊重不同文明的同时,不同文明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2.共建原则

文明的互鉴需要承担起全球的责任,在通过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领域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更好的文化互鉴的理想程度,要求不同的文明要彼此尊重和承认彼此,承担起更户的责任,加强理解与沟通,让不同文明共存与得到发展。在文明互鉴的共建原则下,使得不同的文明之间相互包容,促进文明间的共同发展。共建原则离不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兼顾市场主体的利益同时,实现利益与文明的平和。

3.共享原则

通过“一带一路”的倡议,不仅能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能让别国来学习和吸把收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在“一带一路”的文明互鉴的共享原则下,通过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发展与共同繁荣,发展的成果让更多的人感受得到,实现沿线地区的利益的最大化,要求把建设的成果得到共享,提高文明共享的机会,建设更为广阔的沿线文互鉴的空间。

(二)“一带一路”文明互鉴的目标

1.坚持共同命运

在“一带一路的”的建设发展过程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重要的目标之一,所以在文明互鉴的过程中也要相应承担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在两千多年就逐渐形成了丝绸之路的精神,促进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繁荣,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明的交流与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又赋予了丝绸之路新的时代内涵,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把我国与欧亚大陆的国家连接起来,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互联互通和资源的优势互补下,实现更多的合作发展。但受到历史与现实的影响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是发展相对缓慢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薄弱,医疗卫生服务相对落后,,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均衡。特别是中东地区政局不稳定,严重时会出现军事冲突甚至战争。虽说沿线国家各方面的发展水平相对低,从长远来看发展的潜力大,在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会使得不同国家与国家间的文明得到交流,可以缓解不同文明的矛盾,提高文明的包容性,最终实现互利共赢的国家合作。

2.维护共同利益

在“一带一路的”的建设发展过程中,维护共同利益是重要的目标之一,在文明互鉴过程中也要把维护共同利益作为重要目标之一。为了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利益相符合,要在沿线国家中积极寻找新的合作机遇和合作方式,满足沿线国家的经济利益诉求和文明诉求。“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文明互鉴要打造为与沿线国家形成一个利益的共同体,更加积极地参与和致力于维系“一带一路”,不断的适应国际的新形势。现在的国际局势变化莫测,要求打造利益共同体,积极寻找利益契合点,维护共同利益,把沿線国家的不同文明加强交流,形成一个包容、开放的利益共同体。

3.承担共同责任

在“一带一路的”的建设发展过程中,承担共同责任是重要的目标之一,在文明互鉴过程中也要把承担共同责任作为重要目标之一。 中国作为大国要有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要承担起责任。在“一带一路”建设发展过程中,要让更多国家参与进来,中国应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和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把这种意识辐射到沿线各地区,把维护全人类的利益作为出发点。通过文化的交流与互鉴,加强政治互信、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推动全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与繁荣,勇于承担责任与履行责任。

三、“一带一路”下的文明互鉴路径选择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文明互鉴,要构建一个文明共同体,得到更多国家和地区的支持,让沿线各地区的文明更加包容与进步,我们要进行文明互鉴的路径选择。

(一)建立文明共同体

“一带一路”是一个民主平等、协商对话、合作互利的平台,与西方的殖民主义不一样,没有侵略性,让处于相对弱势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拥有话语权目的在于实现全人类的进步,提升在国际舞台的地位,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传承沿线地区的先进文明,文明互鉴要与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等等融合起来,让“一带一路”在沿线地区形成文明共同体,使得文明互鉴得到沿线人民的认可与支持。

(二)增进文化价值共识

在“一带一路”发展过程中,更好的实现经济主张、政治互信的共赢,中国与沿线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进行更高水平的合作,坚持共商、共建和共享的原则,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经济发展、政治互信和文化包容的目的。在“一带一路的”文明互鉴中需要融合优质的文化甚至异化文化,我们要针对不同地区文化的多样性与特殊性进行一个综合的考量,求同存异,增进文化价值的共识,在充分沟通与协商中,致力于发展一个更高水平的文化合作与交流的平台。

(三)互动与开放

“一带一路”作为我国对外发展的一部分,在文明的交流的过程中体现出了互动性与开放性,在进行文化互鉴中实现社会的发展。古代的丝绸之路,使得中国的先进文化得以传播到世界各地,让全世界的人民了解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此同时,中华民族的文化也要汲取外来优秀的文化。由此可得出,全世界的所有文明中,只有积极与其它文化进行交流,才能保持着互动性与开放性。

(四)践行中国的正确义利观

在“一带一路的”建设发展中,我们要秉承着中国正确的义利观,在文明互鉴中要相互尊重与承认,平等的交往,在交流与包容中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在遵守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牺牲别人的利益,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构建“一带一路的”文明互鉴的更高平台。

五、结语

“一带一路”倡议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会给沿线地区的人民带来福祉,我们要在不断拓展与沿线地区的利益诉求,形成利益共和体、文明共和体和责任共和体,打造一个更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王缉思.文明冲突论战评述[J].太平洋学报,1995,(1) :52.

[2] 杨喜平.论全球化进程中文明的多样性与单一化矛盾[J].兰州学刊,2008,(5):178.

[3] 闵捷.中东核心区域边缘区的互动及中国的外交应对[J].战略决策研究,2016,(4):85.

[4] 陈鹏.缘何独有中华文明延续至今[J].天中学刊,2000,(3).

[5]王翔宇. 文明变迁对“一带一路”的影响分析[J]. 国际观察,2016,(1):80—92.

[6]李晓,李俊久“. 一带一路”与中国地缘政治经济战略的重构[J].世界政治与经济,2015,(10):42—49.

[7]李小兵.从“文明的冲突”看“西方的没落”:论“文明冲突论”的理论背景与社会基础[J].哲学研究,2015,(8):29—36.

[8]袁新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国家战略分析[J].东南亚纵横,2014,(8):67—71.

[9] 李晓东.“复兴时代”与古埃及文明的衰落[J].外国问题研究,2016,(2):77

[10]吴云贵.“一带一路”建设与文明对话互鉴[J].世界文化宗教,2016,(3):5—8.

作者简介:陆碧琳,1994年2月-,女,壯族,广西南宁,研究方向:国际政治

猜你喜欢

包容一带一路
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现代视野
论紫砂壶的文化包容性
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促进省域基础教育改革
浅谈“中庸之道”的精神内涵与当代价值
加藤嘉一:不妨“包容”外国对中国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