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的“入境”作用例谈

2020-08-14刘云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19期
关键词:语文能力深度融合入境

刘云

摘 要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彰显了信息技术的魅力,突出了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优化了传统语文教学方法,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可引导学生“入境”,突破重难点,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语文教学;深度融合;语文能力

教育信息化普及必然需要教师熟练掌握一定信息技术以适应时代发展。语文教师探究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策略,彰显信息技术魅力,突出语文学科的性质,一要根据学科教学目标需要选择信息技术并熟练掌握和具体应用进行“入境”预设;二要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优化传统教学,引导学生“入境”增强课堂活力,促进语文能力提高。“入境”就是发挥信息技术作用引导学生感受文本语境,用心感受文本。下面以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 21课《大自然的声音》教学为例谈谈信息技术引导“入境”提高教学效果的体会并深刻反思。

1融入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指向教学目标

《大自然的声音》一文洋溢着抒情意味,以秋雨为线索,写秋雨后缤纷色彩、丰收景象、各种动植物准备过冬情景,描写具体生动,用词精确,奇幻魅力的自然之音对于中年级学生有较强诱惑力产生“入境”效果。本篇课文所在的单元以秋为主题,多篇课文多角度引领学生认知秋天,奠定了此课学习基调,为有感情朗读课文、想象意境、感受秋天奠基。为此,我原有秋天认知为基础,以适合的信息技术及其适配性资源激发学习兴趣,通过自读、自悟、自录、自赏、共评等,在读中感悟、积累、迁移、记忆、创造。为了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秋天美好,我采用互联网鸟鸣音效下载、课堂拟音欣赏、朗读插入拟音、朗读录音共赏共评等,引导学生在赏音、拟音、录音交互中增强“入境”效果,获得学习愉悦感[1]。

2信息技术应用预设——围绕重难组合资源

信息技术下载、存储、复制、传播的便捷性,给语文教学提供了预设条件。因此,教学前围绕重点难点要组合有价值的资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课文中描述的声音,抓住关键词句感受秋天的美,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并熟练地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这是本课教学重难点。课文中所提的风、水、动物等自然界声音,或拟声,或描写,或感受,或对比,或想象,展示一幅幅美丽的秋光图,同时又像在演奏动听的秋歌,更能激发学生兴趣而产生“入境”感受,引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更能启发学生结合生活拓展创造。为充分利用资源突破难点,我根据自己信息技术掌握情况,首先在互联网中搜索各种鸟鸣资源下载,以既有的朗读录音资源为范本,以教师示范朗读为引导,多种资源的有效组合产生合力:自然界各种声音千姿百态妙趣横生激发学生拟声和朗读的兴趣,提高创造性朗读的情趣,又生成更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培养了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较好地实现朗读教学的目标[2]。

3信息技术优化实施——突破重难点目标

下面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秋天的魅力,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引导学生创造性朗读的重难点为例谈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优化传统教学提高朗读教学效果。

3.1 听示范朗读录音自主尝试朗读

示范朗读资源指专业化强的朗读资源,一般是数字教材中嵌入的朗读录音,互联网中也在播音员朗读的对应资源,普通话标准,具有权威性。为了奠定朗读的基础,我充分利用畅言多媒体数字教材中的示范朗读,通过听力提示、反复播放欣赏、自我尝试朗读、同桌朗读互相纠正等方式要求学生对照示范熟练地朗读课文,同时再通过朗读展示录音的方式矫正学生朗读中的音误等。示范引领下的不断尝试加上朗读展示的矫正,学生基本上达到了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要求,为拟声朗读、创造朗读奠基。

3.2 融入拟声资源增强朗读的情趣

所谓融入拟声资源朗读指在流利朗读的基础上,在既有朗读资源适当的位置加入风声、流水声、动物声等音像资源,创造文本描写的境界,让朗读更富有自然的味道,增强朗读的情趣,自然培养热爱秋天热爱自然的情感。比如在“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后加分别入小溪、河流、大海的拟声录音,让学生尝试加入拟声朗读,不仅富有趣味性,更容易让学生进入到自然界的那种境界中,是美好的享受。

3.3 教师创造性朗读示范激发兴趣

教师创造性朗读示范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朗读热情。首先,教师可以模拟互联网中各种自然界声音,或在家前屋后听各种自然界的声音并拟声练习。其次是在朗读课文过程中融入个性化拟声配合文本描写。再次是让学生欣赏自然界的声音进行拟声练习。在拟声中朗读,在朗读中拟声,相互彰显,不仅充满个性化更增强文本的感受力。

3.4 融入个性生活创造性朗读录音

以拟声示范为基础,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生活融入拟声开展个性化朗读,有条件的还可以錄音,通过微信等平台上传互相交流和欣赏,从而再一次感悟了课文内容,增强了热爱秋天热爱自然的感情。

3.5 共赏共评感悟提高文本理解力

共赏共评就是在不生拟声朗读资源生成的基础上,互相欣赏,互相评价。从中认识到拟声朗读对表达热爱秋天热爱自然的作用。下面是共赏一位学生朗读录音后的评价交流:生一,我听了他的朗读觉得很舒服,也感受到有点害怕,“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呼……呼……沙……唏……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呼……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呼啦啦……呼呼呼……唰唰唰……鸣啦哇……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他从中可见,拟声朗读录音及欣赏活动优化了传统朗读教学的方法产生了“入境”的效果。

4信息技术优化朗读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师熟练地应用信息技术是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与语文学科深度融合,不仅彰显信息技术的魅力,更突出语文人文性的特点。朗读教学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合的信息技术进行“入境”预设优化传统教学,引导学生用心感受文本语境,体会感情,不仅提高朗读教学效果,也培养提高语文生活化能力,培养综合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董昌秀.活用媒体及朗读资源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探索[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2):45-46.

[2] 言惠林.巧用音频资源,提高学生朗读能力[J].小学教学研究,2018 (31):39-40.

猜你喜欢

语文能力深度融合入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警查證截獲非法再入境男
不因人文失语言 要因语言悟人文
浅论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应用型本科人才语文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论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
非法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