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班主任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的策略与分析

2020-08-14陈云明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90期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策略

陈云明

【摘要】每个人都是一个集体中的一部分,集体的发展来自于集体中的每个人的努力,一个优秀的集体能够为个人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集体荣誉感是一种精神、一种情感,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大家长,必须要做好带头作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这个班级里体会到温暖,能够在班集体里获取力量,提高班级的凝聚力,有利于促进班级的管理,推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本文对初中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作了研究。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集体荣誉感;策略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因为现代环境的影响,孩子都是家里宝贝,所以很多学生对集体观念的意识比价淡薄,再加上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时候要讲究技巧,要采用恰当的方式去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建设中,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制定班级公约

一个班级由几十个学生共同组成,如果没有一个规章制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就会显得十分混乱,因为,班主任要在遵守校规校纪的基础上,征求班上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制定一个班级公约,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制定班级公约是进行班级管理的第一步,最重要的是在于执行力度。例如班级公约中规定不允许迟到,如果迟到了第二天就要去打扫卫生,当有学生迟到时,班主任和班干就要起到监督作用,监督這个学生打扫卫生,这样一来,其它学生就会重视班级公约,意识到班级公约是需要遵守的,并不是一个形式,长此以往,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自觉性都会得到增强,整个班级的氛围也会变得越来越好,形成一个优良的班风。

二、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也是一个班集体的主人,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就要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学生才会去为了建设班级而努力。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需要班主任的引导,采用恰当的方式,将这种意识润物细无声地灌输给学生。班集体的建设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就能够做到的,需要从一件件小事做到,需要每个人共同的努力。为了让学生慢慢形成主人翁意识,班主任可以从一件件小事着手,使学生从这些小事中获得成就感,久而久之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做这些事情。例如当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课、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做值日时态度认真,完成后能够将工具摆放整齐;每天整理好宿舍的内务等,这些都是一些简单的小事情,但是都会对班级的荣誉产生影响。当学生能够认真地完成班级上的小事时,班主任要给予学生肯定,表扬和鼓励他们继续保持,如果学生做得不够好,班主任应当予以引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此外,班主任还可以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展开座谈会,座谈会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可以是对一件与我们的学习生活相关的事情展开论述,也可以是对学生是非观和荣辱观的培养,也可以是班级决策的形成等等,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三、班主任要敢于放手

尊重和信任相当于是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纽带,也是学生之间的纽带,能够将整个班级凝聚在一起,有了凝聚力才会有集体荣誉感。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形成的重点不是在于班主任,而是在于学生本身,班主任要有敢于放手的意识,给学生掌控全局的机会,学生才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什么是集体,什么是荣誉感。例如学校在举办校运会时,班主任不是自己做好各项计划,分布好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布置的任务完成相应的事情,而是组织的权利交给学生,让班干部带着班上的学生去做好这个校运会的各项工作,包括选手选拔、后勤人员、物资准备、啦啦队等,班上的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校运会组织中。在校运会上,每个学生都能够各司其职,比赛选手做好全力以赴的准备,啦啦队摇旗呐喊,后勤人员准备好物资,此时此刻的学生全都凝聚在一起,只为获取那一份属于班级的荣誉。

四、开展丰富多样的集体活动

开展丰富多样的集体活动是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因为在集体活动中,学生所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代表的更是自己所在的这个班集体,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班级的荣誉。在集体活动中,学生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宽容,学会了鼓励,也学会了成长,明白了集体的重要性,明白了班集体的荣誉也是自己的荣誉。

五、强化学生的归属感和使命感

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培养主要就是培养学生归属感和使命感。在一个班级里,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都不一样,在成绩上容易出现偏科或者两极分化现象,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不利于班级总体成绩的提高,也会影响到班级的评奖评优。因此,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班主任可以在班级里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这个活动对于八、九年级的学生尤为适用。“一对一帮扶”活动首先要明确帮助对象,班上有的学生缺乏一定的自律性,不遵守课堂纪律导致学习成绩差,有的学生学习刻苦,但是成绩一直得不到提升;有的学生智力水平比较高但是缺乏积极性,这些都属于帮扶的对象。其次,要结合帮扶对象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学生对帮扶对象进行帮扶,这是“一对一帮扶”活动的关键所在。再次,一开始以班干为核心组织“一对一帮扶”活动活动,采用性格互补和学习互补的方式重新编排学生的座位,方便帮扶活动的开展,但是座位安排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可以在班级里形成一个帮扶角,学生可以在帮扶角里互相帮助,形成一种互助的氛围,引导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帮扶活动中。最后,帮扶活动并不是一种形式,而是要真正地能够对学生起到帮助作用,帮扶并不仅仅只是学习上的帮扶,还有纪律、礼貌、举止、劳动等各方面的帮扶,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他人。同时,“一对一帮扶”活动需要进行成果总结,在总结的时候能够了解到帮扶对象还有哪些不足,能够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改进。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互相帮助,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成绩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同学们都将自己当作班集体中重要的一个成员,在期末获得优秀班集体的时候都意识到班级的荣誉也是自己的荣誉,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班集体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班集体就像是一个温暖的大火炉,能够给人带来温暖。班集体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决定着班集体发展方向的重要力量,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能够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使命感,使学生能够发自内心的、从行动上去建设班集体,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

参考文献:

[1]闭雪花. 初中班主任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的策略浅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7(12).

[2]韦志斌. 高中班主任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的思考[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 (004):71.

[3]庞辉燕. 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J]. 师道:教研,2019(3):173.

猜你喜欢

初中班主任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困境中的阳光
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创新方式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初中班主任如何实现学科教师与教学管理者的角色转换
关于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情感的运用研究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