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诵读传统蒙学经典,塑造良好品德人格

2020-08-14高彩艺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90期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

高彩艺

【摘要】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教师要利用学生对诗词韵文和趣味故事的兴趣,挖掘蒙学经典中的信息,组织学生展开蒙学经典诵读活动,并从中得到启迪,塑造良好品德。在诵读中感悟,结合行为规范进行讲解,在思辨中提升思想,在实际行动中积极践行,这些方法都有助于展开德育教育。本文对如何在传统蒙学经典诵读中塑造良好品德人格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蒙学经典;德育;初中班主任

传统蒙学是古代民间对孩子进行启蒙的教育,同时也包括一些德育启蒙。在近几年,习近平主席大力倡导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这使得传统蒙学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由于蒙学读物大多字数工整且押韵,诵读时给人朗朗上口的感觉,且包含大量的古代故事,所以深受学生的喜爱。在班主任工作中,若能利用蒙学经典读物中的德育资源,引导他们展开诵读感悟的活动,则能促使学生从传统文化中得到启迪,提升品德修养。

一、读,意在潜移默化

班主任在组织学生展开蒙学诵读活动的时候,要将德育思想融入到诵读中,引导学生一边诵读一边感悟,避免直接灌输思想,这样就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师可以用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困扰作为引子,引导其诵读相关片段,进而促使其获得感悟。

我发现班级中有些学生有一定的逆反心理,常常因为上网打游戏等问题和父母发生争执,于是特别挑选了《三字经》中的相关段落,引导学生自主诵读,如:“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这些句子相对来说较为简单,初中学生也能轻松理解其中“黄香温席”的小故事。我鼓励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思考:你有没有帮助家人做过类似的事情呢?学生一边诵读一边思考,充分意识到:“我没有帮爸爸妈妈温过席子,而且正相反,我小时候脚冷,妈妈常常捏着我的小脚,放在心口,给我捂脚。”在诵读中,学生体会到了自己和古人的差距,认识到不能和父母争吵,他们尝试通过沟通来调解亲子间出现的各种问题。在诵读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改变。

在自主诵读的过程中,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反思自己的行为,无需过多语言灌输。这样反而能让学生感觉自然,容易接受,避免因为说教太多而产生逆反心理。

二、讲,懂得行为规范

由于蒙學读物中有不少文言文用法,初中学生虽然有一定文言文基础,但是对过于艰深的词句,理解起来也会有困难。针对这种问题,教师可以组织讲故事的活动,将艰涩的文字片段转化为生动形象的故事,并引导学生思考其中体现出了怎样的行为规范,思考自己是否做到了相关的要求。

《千字文》也是蒙学经典作品,然而该作品较为深邃,学生未必能懂得其中的含义。我在教学的时候便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其中的内容,并鼓励学生积极反思自己的行为。如针对“孔怀兄弟,同气连枝”这一句,我给学生讲述了“孔融让梨”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到什么是兄友弟恭的典范,此时再来解释《千字文》中的词句,学生就更容易理解了。我又引导学生思考:“大家能做到尊敬兄长,照顾幼小吗?”学生尝试结合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认识到我常常欺负二胎妹妹,认为她分走了父母的爱,这样做可真是不应该。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解决了阅读障碍,同时也领悟了其中暗含的道德规范。他们会自觉将自己的行为和古人的模范行为进行对比,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并积极展开模仿,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三、辨,升华思想境界

由于蒙学读物是古人根据当时的道德规范所编写的,所以其中难免会有一些糟粕,针对这种问题,班主任要引导学生一边诵读一边展开辨析,思考其中哪些属于积极向上的部分,自己要模仿借鉴;哪些属于愚忠愚孝,自己需要避免,这样能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以《弟子规》为例子,我引导学生结合其中的一些句子进行思辨,说说其中是否有问题。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为例子,就需要辩证看待其中的内容。“如果父母命令我们做违反道德规范的事情,我们是否还要去做呢?如果父母的教诲本身存在问题,是否还要遵循呢?如果父母对我们采用家庭暴力,打骂孩子出气,是否也要承受呢?”结合这些问题,学生展开了自主辩论,最后认识到孝顺父母是我们理所应当要做的,但是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例如网络上曾经有过新闻,一个女孩子因为担心父亲违反交通规则而出意外,所以举报了父亲,这样的行为在古代必然会算是‘忤逆不孝,但是实际上也是一种爱父亲的表现。

班主任可以在主题班会中引导学生展开专题辩论的活动,鼓励学生摆事实、讲道理,讨论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有修养、有道德的人。在此过程中,学生认识到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对道德的认知也在不断提升,要与时俱进,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反思自己的行为,这样他们的思想境界就会得以提升。

四、行,融入具体实践

在诵读蒙学经典作品后,班主任还要组织学生积极展开实践活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变成日常行为,成为自己的习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对比,看看改善行为后,周围的人对自己的态度有什么变化,这样能让他们更积极地展开实践。

我发现班级中有不少学生学习态度不好,针对这个问题,组织他们诵读《三字经》中的相关段落:“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在诵读后鼓励学生找出这个故事中的具体事例,用讲故事的方式说说其具体内容,并结合自身情况思考是否有可以借鉴的地方。此后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加以运用,看看得到了怎样的变化。如有学生总结:“我学习古人悬梁刺股的精神,每天都坚持背诵一首古诗词,现在我已经积累了不少古诗词。家人都赞扬我刻苦努力,同学也都以我为榜样,而且我还发现自己在写作的时候也变得更顺畅了,积极诵读古诗词为写作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实践强化中,学生认识到了良好的行为规范不只是印在纸上的文字,而应该将它们积极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态度更认真,精神面貌有所变化,为人处世也会更有礼貌。

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若能组织学生积极展开蒙学经典的诵读活动,并将德育思想融入进去,不仅能促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获得初步了解,同时也能促使学生提升道德修养,积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李欣星,冯建民.浅析古代蒙学教材中的德育元素[J].文教资料,2017(18):144-145.

[2]冯文全,张倩,马星光.中国传统蒙学中的德育思想研究[J].教育评论,2016(06):153-156.

猜你喜欢

初中班主任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德育出希望之花
困境中的阳光
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创新方式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初中班主任如何实现学科教师与教学管理者的角色转换
关于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情感的运用研究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化理论为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