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的创新教育

2020-08-14傅园珍

考试与评价 2020年7期
关键词:创新教育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傅园珍

【摘 要】 随着人类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不斷提升。现代教育使人们认识了自我的价值,开发掌握自身的能力,人的主观能动性需要更大的发挥,创新教育越来越受到全民族的青睐。创新教育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就是通过创造性教学原则和方法,把学生学习兴趣加以提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刺激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出创造型并具有高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 小学英语  课堂教学  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方式,已经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主旋律,而课堂教育已经摒弃了传统的教育方式,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主阵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成功实践要依赖于教师的不断努力和学生的主动配合,所以说英语课堂中创新教育的实践是重要的,也是有难度的。

一、培养创新交流能力

英语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能够运用英语跟外国人进行语言交流,这才是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然而,美国教育学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英语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运用知识也是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中国学英语,没有语言交际的环境,学生只是在课堂上学到的英语,没有得到充分的巩固和提高,因此就会出现懂得说,不懂得听的问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就大大的受到打击。此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齐读、分角色朗读等形式,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感知能力,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在表演过程中,可适当调换道具,让学生能有所创新。例如,学了Shopping之后,我为学生布置出模拟的shop。当学生看到摆满各式物品的商店时,就有了想要上来表演的愿望。然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谁能用英语来购物,那么,他所买的物品就作为奖品归其所有,同学们就更加争先恐后了。在这样的交际活动中,既培养了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交流能力。因为,在这样的交流场所,学生是自主的,没有心理压力,敢于表达自己,还能根据自我需要创造性地进行交流活动,无形中有助于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除此以外,英语角、英语绘本故事、英语手抄报等都是很好的实践活动形式。

二、培养发散思维

想象是拓宽思维空间的最好途径。没有思维就谈不上创新。爱因斯坦就曾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大胆进行发散思维创造。例如:教“zoo”这个单词时,利用简笔画画出一个动物园的简图,然后让学生们展开想象,把这个简图画成一个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动物园。这样学生们首先想到所有以前学过的动物:panda、elephant、tiger 等,然后又会想到不同身份的看动物的人:workers、teachers、children、doctors 等,并且还会想出许多以前学过的单词。如动物园中还有:river、flower、hill、house 等。这样通过想象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发现问题。例如,一篇文章教完后可以在黑板上写几个key words,让学生自己编写短文,运用“一句多型、一义多式、一景多句”引导学生求异思维,用不同的句型来表达,使学生自觉地、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培养其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和创新性,从而切实提高其学习英语的能力。

三、因利势导

进行学习外语目的性的教育,经常向学生灌输学习英语对祖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要性,使每个学生认识到学有所用,具备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转化为探索学习的内在动力,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层次思考,要注意保护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每一个思维火花。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条件对学生进行诱导,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创造了条件。结合社会语言情景进行听、说、读、写。外语训练的多样化教学方法能创造一个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促进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心理学早已证明,通过视觉感知情景与外语声音和文字的结合,理解、记忆和掌握外语的效果远比单纯的听或读的要好。创设生动形象化的情景的方法有很多,如,身体姿势的运用,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未尽之意和说话者的真心实意:实物和图画卡片的利用对课文情节传神达意,强化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理解课文时留下清晰的印象;运用录音、录像、电影创设情景引起共鸣,产生心灵的振奋和灵感进发。通过这些创造性的设置再现知识发展过程,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长期坚持下来就可以使学生由被动的引导探索转化为一种追求新知的自觉行为。

四、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有位名人曾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有研究表明,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境,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造。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想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也可以用所教的知识,让学生自由地求异发散、编写新的内容。这样会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交流,从而以创新意识来灵活运用语言知识。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与摸索解决新问题,掌握新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得以真正提高。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想实施创新教育,在手段上应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作为英语教师,则应该将各种创新教育手段全面掌握,并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英语知识的创造性应用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进而推动小学英语教学成效的提升,促进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参考文献

[1] 顾蓉,潘自慧,桂秀芬.新课改关于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0.

猜你喜欢

创新教育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