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0-08-14魏荣发

考试与评价 2020年7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小学数学教学学习兴趣

魏荣发

【摘 要】 数学这门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数学教师需要结合不同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的办法培养其学习兴趣,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从游戏情境创设、联系实际生活、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及多媒体运用等方面,在实际教学案例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希望能以此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学习兴趣  情境创设  多媒体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把认知与探索事物的需求作为根本,带动学生去主动认识事物并研究知识的主要推动力量,同时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为活跃的因子。当产生了较强的学习兴趣之后,学生就能在学习中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研究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便具有了重要现实意义。

一、给学生创设生动的游戏教学情境

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可创设一些适合的游戏情境,以这种方式来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改善教学成效。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可以实现手脑并用,进而产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在设计情境时,教师应当尽量选择学生所熟悉的事例,采用模型、实物一类的教具,和学生的实践操作联系起来,使小学生能够自主观察并认识新的事物,掌握数学新知识。比如在讲到多边形周长的有关知识点时,教师可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测量树叶的周长,让学生能够在这样的情境中,深切体会该数学知识的概念。在此过程中,学生也能认识到,不管是规则还是不规则图形,其都有自己的周长。再比如,讲到正方形的时候,可以先引导学生踊跃发言,讲出他们在自己身边所见过和接触过的正方形物体。之后再让学生自主用纸剪出一个正方形,加深学生的知识概念。此外,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征,喜欢参与各种趣味性的游戏。

二、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数学是源自于生活的,数学知识也可以灵活运用到生活当中。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联系身边的实际例子,从生活着手,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数学的作用与重要性。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提出如下问题:“同学们,你们家里的一个月基本开支是多少呢?月均家庭总收入是多少?结余又是多少呢?假如家中计划购买一台8000元的电脑,根据家中每个月的结余情况,应当需要攒多久的钱可以买到这台电脑?”通过这样的生活化题型分析,学生可以了解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并学会将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再比如,讲到小数的知识时,教师可让学生留意超市里的商品价格标签,观察其中小数的具体用法,弄清楚使用小数和不用小数会产生怎样巨大的区别。

三、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培养其学习兴趣

陶行知指出,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大多是根据自己的意愿来教导学生,却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及特点。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能讲解了许多知识,但学生真正吸收的内容却很少。对此,教师必须要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激发出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教材内包含的重难点知识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融合。比如在讲到乘法分配律知识时,就可以给学生讲述高斯用了很短的时间就算出从1到100求和的故事。学生听完这个故事后,就会产生很大的兴趣,都想要知道高斯使用的是什么样的方法做到的。这时学生的思维就会被全面调动起来,对即将要学习的知识点,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此外,小学生也拥有好胜的心理,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教师可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挖掘其学习动机,采用巧妙的方法,让学生在相互竞争的情形下掌握所需要学习的知识。例如讲到“8的认识”,教师就可组织学生开展课堂练习,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给每一组都分发8个圆片,并随意分为两堆,看可以产生多少种分法,由组长把结果记录下来。最后教师展开评比,看哪一组做得最好,分得最有规律,且没有遗漏,对其进行表扬。如此便可使小学生的竞争心与兴趣都得到强化。

四、积极利用多媒体吸引学生注意

小学生的心理及思想发育都尚未成熟,在课堂上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经常把思维分散到其他地方,导致学习效率不高。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积极运用多媒体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可以对数学知识产生更加强烈的兴趣。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来展现数学知识,把学生的多种感官都调动起来,令其积极自主地投入到学习中,很好地弥补了传统黑板板书的缺陷。多媒体教学法可协助教师找到需要讲解的教学内容,并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图像、动画等,让教学画面变得充满美感与吸引力,从而真正体现出多媒体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作用。比如讲到“年、月、日”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采用多媒体,在屏幕上给学生展示太阳、月亮和地球等天体的运行情况,让学生知道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圈就是一年,而月亮绕地球转一圈就是一月,地球自转一圈则是一天。多媒体课件还可融入动听的音乐与详细的解说,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年、月、日的来历,分清其之间的关系。有兴趣的学生还可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在网络上搜索其他有关的知识,达到拓展知识面和提高兴趣的效果。

结束语:

兴趣是学生最主要的老师,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当中,应当注重给学生创设生动的游戏教学情境,把数学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融合,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挖掘其学习兴趣,同时积极利用多媒体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通过于此,让学生能够在真正意义上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和能力不断提升。

参考文獻

[1] 杨艳利.寓教于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83.

[2] 陈红玲.贴近学生生活  激发学习兴趣——浅谈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思维能力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95.

[3] 陈军.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170.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小学数学教学学习兴趣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