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少数民族居多地区如何推进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的运用

2020-08-14陶静

考试与评价 2020年7期
关键词:学前儿童少数民族

陶静

【摘 要】 我国属于多民族融合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一直以来团结一心,为了国家的繁荣共同的发展和进步。我国众多少数民族在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之中,逐渐融入了最新的思想理念,开始接受最新的文化教育内容。所以,本文也是基于少数民族居多的地区,学前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的角度,提出国家通用语言在其中的运用,希望能够真正的发挥出语言教育的优势,使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能够得到正确的发展和成长方向,进而为地区的进步,以及国家的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学前儿童  国家通用语言

前言:

国家是统一的整体,未来想要真正使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的整体状况得到改善,就需要求同存异,使新时代的人才掌握更多的技能,才能够真正在社会中有所用。因此,本文也重点了解到,少数民族居多的地区,学前教育儿童国家通用语言知识的学习现状,希望能够发挥出教育工作的优势,使幼儿真正地掌握多种语言和技能,以此更好的成长和进步。

一、少数民族居多地区推进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的模式

在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居多的地区,想要真正地开展学前教育工作,就需要掌握最新的模式,结合少数民族儿童的生活场景、家庭、社会的具体发展模式,有针对性地把国家通用语言融入其中。因为当前很大一部分幼儿,在进入幼儿园学习之前,很少能够接触国家通用的语言,习惯性地利用自己民族的母语,这也为幼儿园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任务和责任。语言的学习需要从零开始,所以在幼儿期间,教师就需要针对幼儿的能力、水平等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国家通用语言的渗透,这样才能够使幼儿真正地学习语言、提高语言学习能力,也能够在未来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之中,真正的使用国家通用语言进行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学前教育工作的目的,为幼儿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少数民族居多地区推进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的意义

在我国发展的历史长河,少数民族居多的地区都会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特别是在中小学校园、幼儿园园内,为了能够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使学生真正的走入城市,校园语言教育已经成为了当前一种非常典型的教育模式,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使用国家通用语言进行交流,使很多学生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得以发展。

我国的法律法规要求少数民族地区,可以拥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的自由,但是依然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为孩子的成长找到正确的方向,所以也能够看出,在学前教育阶段,融入国家通用性语言知识的学习,能够保证幼儿语言能力的提升,也能够使幼儿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帶着自己民族的文化、语言习俗等,融入到社会之中,真正的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所具有的优势,使我国多民族文化得以传承,这一点对于国家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还有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我国少数民族居多的地区,对幼儿进行国家通用语言的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少数民族居多地区推进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的策略

(一)认识到国家通用语言对于幼儿成长的积极影响

在少数民族数量较多的地区,幼儿教育过程中,还需要充分地认识到国家通用语言,对于儿童未来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在这一过程之中,还需要利用一定的正确教育模式,使幼儿园中学前儿童能够真正的接受国家通用语言模式,同时也需要意识到语言的学习,要从基础着手,通过教育工作的改革,真正使幼儿吸收和学习国家通用的语言,提高自身的能力。

想要达到这样的教学方法和优势,就要求幼儿阶段能够保证学前教育人员意识到,国家通用语言对于幼儿未来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真正能够在学前教育阶段,把国家通用语言引入其中,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和引导,这样才能够提高教育工作的优势。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家长自身受到了当地文化长时间的影响,虽然知道国家通用语言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家长自身能力有限,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认识不清楚,因此无法且不会把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给幼儿,这也影响了幼儿的语言知识学习。所以还需要从根本上着手,改善家长的思想理念,使其意识到国家通用语言,对于幼儿未来发展所具有的积极性。在幼儿教育阶段,学前教育工作人员为幼儿融入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这一点对于幼儿未来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性作用。

(二)平衡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中不同语言之间的关系

如果把语言的学习,以及语言知识的获取比成一个新房的构建的话,那么国家通用语言的学习,就是对这个房屋的修理,所以也能够看出,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对学前儿童进行语言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幼儿长久以来接受的都是本民族的文化,所以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时候,需要从零开始,但是,教师也可以利用第一语言作为基础,不断地让幼儿得以完善和发展,这样就能够减轻语言学习过程中所遇到困难的程度,也能够让幼儿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之中,通过本民族语言的学习,获取众多的经验,以此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国家通用语言的使用水平,这一点对于幼儿国家通用语言的学习,有着不可忽略的优势。

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所以幼儿园也需要谨慎的处理幼儿本民族语言,与国家通用语言之间的关系,避免由于个人的发展,造成幼儿对于本民族文化传承的忽视。还需要真正的使二者协同共进,平衡两种语言之间所具有的价值和重要性,使幼儿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同时,也能够意识到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自身所具有的责任,以此提高语言学习的效果,促进幼儿的进步。

(三)因地制宜,开展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的教学

少数民族居多的地区不同的民族在生活的环境上,以及生活习俗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特别是与汉族人相比,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所以学前儿童所生活的地区,语言环境也是存在着差异的。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幼儿几乎没有接触过国家通用语言,或者是其他民族的独有语言,这也是各个地区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幼儿语言学习上的缺失。所以在学前教育阶段,还需要充分地利用自己本民族的母语,对幼儿进行思想上的影响,因地制宜地使用当地所具有的文化特色,让幼儿真正地意识到国家通用语言学习的重要性。也需要根据当前的语言环境,按照幼儿语言水平的具体发展情况,适当地对教学工作,以及教学的方法进行调整,找到适合幼儿语言知识学习的模式,把两种语言进行平衡,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渗透国家通用语言的知识内容,使幼儿自身语言知识学习的效果得以提升、这种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教育方式,能够使教师坚定自己教育孩子的发展理念,兼容国家通用的文化思想,对于幼儿语言水平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性作用,也能够真正地提高学前教育工作整体的优势。

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拥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在这样的历史长河中,少数民族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个优势,众多少数民族的融合,为我国历史长河增添了一抹多样化的色彩。在以上内容中,本文也就少数民族居多地区,学前教育工作的开展进行分析,提出国家通用语言在其中的融入和运用,希望能够使少数民族未来的中流砥柱兼容更多文化,以此促进我国整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楠.少数民族地区学前班双语教学开展的困境与出路——以云南省S县拉祜族聚居地为例[J]. 普洱学院学报, 2019,35(05):92-95.

[2] 金志远.学前教育专业蒙古语授课班蒙汉双语教学效果的行动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2(10):104-113.

[3] 张杨.东三省少数民族地区学前音乐教育发展现状研究[J]. 戏剧之家,2018(36): 178.

[4] 谭强.民族地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政策与实践创新研究——以四川省凉山州“一村一幼”计划为例[J].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8(03):119-123.

[5] 楚晴.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少数民族学生英语教学研究[J].学周刊, 2018(27):8-9.

猜你喜欢

学前儿童少数民族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谢雱绥宁少数民族村落油画写生作品选
少数民族的服装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定义的新思考
开展球类游戏的防范措施
农民工家庭儿童入学前的教育研究
家庭如何促进学前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的创造力培养初探
浅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