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四个维度,创设有效的课堂活动

2020-08-14李玉慧

考试与评价 2020年7期
关键词:操作活动留白标准

李玉慧

【摘 要】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把握课堂操作重难点需要明确标准、大胆放手,要注意循序渐进,注重语言提炼与思维内化。

【关键词】 操作活动  标准  留白  语言提炼

小学生学习数学与具体实践活动密不可分,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有效的途径之一。但在一些教学现状看来,动手操作出现了场面混乱、缺乏主动性、学生缺乏收获等情况。于是老师们开始去思考,褪去了形式上热闹的外衣的操作活动。基于此,笔者有几点建议。

一、明确标准,有的放矢

教师若要设计动手操作,那么首先要考虑操作围绕着哪个知识点展开的,它是否有利于学生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再考虑它是否具有生活化、趣味化和开放性。

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面积》片段。本次的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比较大小的过程中,了解自选单位的多样性、合理性。而在试教的过程中,笔者碰到最大的困难是学生不知道为什么摆,有的学生拿到这些材料只是单纯地把大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铺满,而没有进行比较,这使得目的不能进行突破、使得活动只是简单的操作,而流于形式。

经过几堂课的磨练,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教师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确定本堂课的重点之一就是比较大小,而在前面的练习中多设计这类的问题,让学生明白自己是为了比较这两个花坛的大小而动,小纸条的分析和投放,是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每个操作的过程,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加有目标。

二、大胆放手,适时留白

学生的活动是有目的性,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的,这是必不可少的,甚至有时候教师的示范作用也是不可缺的。但是教师一味要求学生按自己的演示步骤去模仿,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以适当地留白,则会让花朵的生长空间更加广泛,能吸收到更多的阳光和养分。

如:人教版四上《度数和角》课本练习:让学生不使用量角器,用一副三角尺来画出165°。

在第一个班教学时,我提示学生们:把两把三角尺的30°、45°、90°加起来。结果学生很快地就画出了165°。在第二个班上课时,我要求两人小组合作,看哪一小组画出的方法多。除了第一种外,学生动手操作还想出另外的两种方法:

第二种: (1)用两个直角摆出一个平角。(2)在90°上截取一个45°(3)45°中间再截取一个30°,最后右边角落出现15°,即平角减去15°

第三种:(1) 用45°减去30°,得出15°。(2)将15°的一条边延长,得到一个平角,擦去15°的底边,既是165°。

在第一個班级上课时,学生只是“操作工”,三角尺只是其中的一个“道具”,所有的活动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师的脑,学生的手”,教师“大胆”放手了,却不肯留白。使得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与机会被限制,数学思维的发展也仅限于对分数的机械理解与运用。而第二节课上,学生成了“探究者”,三角板也变成他们手中的“挖掘机”,用它探究出不同的花样,使得学生的思维火花不断迸发。

三、循序渐进,逐步放手

动手操作的过程就是思维活跃的过程。教师根据目标精心设计探究程序,并引导学生按照程序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探究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如:“千课万人”《可能性》教学中,张齐华老师首先发问:这手可不长眼睛,2号口袋里既有白球又有红球,你真以为从里面任意摸一个球,有可能摸到红球吗?学生的答案并不一致。教师接着问:究竟从2号袋里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摸到红球吗?摸摸试试看好不好?

然后教师告诉学生:课前,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个袋子,里面就装了3个红球3个白球。怎么摸呢,请听要求:组长拿口袋,6位组员按顺序轮流摸一次,不能偷看。摸完后,记住自己摸到颜色,然后把球重新放回口袋;每个人摸球前,组长都要像这样把口袋认真摇一摇。咱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摸得又好又快。这样老师就了解学生摸球的情况,做及时的方法的指导与纪律的引导。

这个活动是让学生记下自己抽到了什么,为了课堂的有序进行,而这边老师是规定了组长拿口袋,6位组员按顺序轮流摸一次,合理有序的操作既可以节省时间,又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语言提炼,注重内化

小学生(尤其低年级)的学生无法完整或是一下子就能表达出数学的本质,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倾听学生的表达,发现学生操作、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与存在的问题,给予肯定或是纠正,最后再形成概念或是促进思维,让学生看到操作过程中所蕴含的“真数学”。

如“千课万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这个活动中,孙贵合老师为了展现三角形3边的各种情况,用“这么多同学都围成三角形了,是不是只要有三条线段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呢?”“是不是只有这一组围不成三角形呢?”等进行引导,为后面总结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提供了充足的数据,使得学生站的高度更高。然后“为什么有的时候就能围成,有的时候就围不成呢?”引发学生思考。同时,孙老师不仅引导词非常贴切,评价语也很丰富,真诚,比简单的你真棒,更有亲和力。

以上各种建议的目的就是提高课堂动手操作的有效性,让动手操作成为为我们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小助手。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数学课堂操作因精准训练而充满实效,因精妙设计而“百花齐放”。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华应龙.我这样教数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操作活动留白标准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永远幸福
党员标准是什么?
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操作活动的有效性策略探究
“留白”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优化操作提高数学探究实效性研究
关注知识本质 在体验中构建概念教学
从实验材料操作谈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李敖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