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信息技术激趣语文课堂
2020-08-14翁成燕
翁成燕
【摘 要】 如何巧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必要前提,本文从巧用信息技术设特定情境,先声夺人;巧用信息技术抛锚教学过程,身临其境;巧用信息技术画龙点睛,卒章显志等三个方面结合实例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语文课堂 信息技术 巧用 激趣
信息技术是推动语文课程改革的有力工具之一,信息技术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有机要素,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力双翼。信息技术不但使语文课堂教学直观、生动、形象,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语文能力。巧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必要前提。为此,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尝试构建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信息技术为渠道的教学模式。
一、巧用信息技术设特定情境,先声夺人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实际上,作品内也有“境”,学生也只有“入境”才能“始于亲”。教师在导入课文时,抢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特定的情境,进行渲染、铺垫,犹如暴风雨来临之前,先闻雷声隆隆,电光闪闪,给人预警,制造影响,以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学生一旦进入了作者描绘的情境,对作品刻画的人物,抒发的感情,阐述的哲理,便会产生一种亲近感。
例如:部编版五年级下的《草船借箭》,其背景、人物、事件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教师仅靠一张嘴一支粉笔来导入新课,枯燥乏味,而信息技术就可以凭着它的生动性、直观性、趣味性能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之尽快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笔者在执教这篇课文时,在导入课文之前,利用影视《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影视视频,介绍了本文写作背景,故事情节及人物,融声、光、情、景为一体,声像并茂,把课堂教学的一些知识借助语言、图像信息展示给学生,巧设悬念,以疑活思,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领域,激活并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
二、巧用信息技术抛锚教学过程,身临其境
以构建主义理论为指导,借助信息技术环境,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镶嵌式教学及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目标、达到目标的全过程的教学方法称之为抛锚教学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情境的真实性、交流性,可以让老师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集体学习,达到互助和交流。即相当于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老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平等参与的过程中都有所得。学生们通过协作学习达到思维与智慧的共享,共同完成了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深化了对课文的感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例如:前文提到的《草船借箭》的教学中,在视频导入后,向学生提出了如下几个问题:
1. 請同学们默读课文,说说《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什么?
2. 想一想,周瑜为什么自叹不如诸葛亮,他是怎么叹的?
3.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体现在哪些方面?
4. 紧扣课文语言,结合影视中人物表情、动作和语言,感受周瑜、诸葛亮、鲁肃、曹操等人物的特点?请同学演一演。
以上选出的几个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学生带着以上几个问题阅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后得出以下结论:
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诸葛亮、周瑜是文中的主要人物。诸葛亮,文中着力赞美的人物,他神机妙算,顾全大局。周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阴险狡诈。文中还塑造了忠厚守信的鲁肃、多疑谨慎的曹操等人物形象。鲜明的人物形象,更增添了故事的吸引力,这是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
三、巧用信息技术画龙点睛,卒章显志
鲁迅说过:“要极省俭地画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抓住教学内容的关键点,一语破的,卒章显志,其一发而动全身。画龙点睛的实质是在课堂教学的关键处,抓住教学内容的精髓,用一两句话,简明扼要地点明教学宗旨,使课堂生辉使学生所学的内容一目了然,并且在已掌握的观点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分辨是非,由“理”到“行”,使他们知道应该“怎样做”,使学生不光“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激发学生探求真理的精神,让学生敞开思想,解决模糊认识,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升华道德情感,培养道德意志。
例如:《草船借箭》的教学中,笔者在分析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时,就利用了多媒体课件,巧妙地点拨,取得可很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先通过多媒体视频向学生展示出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时的神情、动作和语言,在同学们的心中与诸葛亮的胸有成竹、顾全大局、神机妙算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诸葛亮的形象在同学们心中更加鲜明起来。在课堂中,同学们声情并茂地演绎,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如一首清新的诗,一曲优美的乐章,给人以完美的艺术享受。巧用信息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特定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巧用信息技术抛锚教学过程,把学生置于真实的问题环境中,以问题为前提在现实中去感受、去体验,获取直接经验,把繁杂的问题降低梯度,易于接受,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挖掘了他们的学习潜能;巧用信息技术画龙点睛,点得恰到好处,点出新颖意境,使课堂“活”了起来,教学内容得到了升华,从而更好地巩固了教学内容。
总之,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中的巧妙应用,点燃了绚丽多彩的语文世界,为语文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打造一片新的天空,提高了课堂效率,提升了学生语文能力,增强了学生语文素养,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