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学习”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发展学生研究

2020-08-14颜子明

考试与评价 2020年7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课堂教学

颜子明

【摘 要】 合作学习是学生之间互帮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感情的过程。在合作学习的气氛中,学生共同学习和交往,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交流,培养了彼此间的合作精神。研究发现通过主题活动引领的合作学习教学,让学生建立起团队合作精神,对他们知识、技术水平的提升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对信息素养的提升有着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 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  主题活动引领

一、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技巧

开展学生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小学生对合作意识的认知较少,而合作学习必须要求学生具有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明白合作在团队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在平时就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意识。在小组学习中,学生在发表自己个人意见的时候也应该学会尊重、理解他人,认真倾听他人的思想;对于其他同学不同的意见,学生也应该在他人结束发言后再补充或提出相反的看法;对于他人比较独到的观点,学生应以称赞与鼓励来表示支持。一旦遇到困难或分歧,学生们应当保持镇定和冷静,并学会自我反省,以便积极地解决问题。另外,教师也应当指导学生去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团结的关系,还应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出一种既合作又竞争的学习氛围,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确保学生一直处于积极主动学习的状态。

二、科学分配小组,明确责任和分工

开展合作学习的关键是学习小组的构建,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既要考虑到小组成员的兴趣特长,又要考虑到性格及个人能力,尽量达到每个小组均衡发展。

1. 科学分组,搭建每位学生展现的平台。

首先是建立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不能再以一个孤立的学习为主,而是以小组成员的角色参与更加广泛的探究性学习活动。科学的分组有利于使每位学生都能展现自我的机会,防止有部分学生流失在合作学习当中,所以老师在帮助学生建立小组时,就要先调查清楚整个班级学生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认知水平等,以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

2. 对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任务明确,清晰。

由于在小组成员里面认知能力和个人能力存在着差别,所以在成员分工方面,教师需要有明确的要求,不能让合作学习变成个别学优生的一言堂,从而挫伤其他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我的方法就是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进行分工,由小组成员推荐产生小组长,然后由组长组织活动分工、开展、控制及和老师进行反馈,同时为了使每位成员有展现自我的机会,对分工进行轮换制度,根据学习的内容,引导小组成员轮流负责不同的项目,目的通过不同角色的转换达到满足学生学习的欲望,從而有效地提升学习的效率,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主题引领合作学习,提升合作学习的效率

合作学习是信息技术课堂上比较有效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每一部分信息技术内容都适合采用合作学习,我在选择合作学习的前提必须是有主题,有明确的任务,需要采用到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时才会使用合作学习,在设计合作学习时,必须依靠主题引领,通过主题引领,让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和责任。

1. 确定适合的主题,引领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向。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根据教材内容的编排,有部分只需要学生个体学习就能完成的的内容,就不需要采用合作学习进行学习了。因此,老师在上课时就必须把控好教材的教学目标与重点,针对教学内容确定学习的主题,通过选择好主题,使学生在提升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升了学习效率,比如结合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及六年级教学内容《制作幻灯片》的学习,我组织开展了以制作一份介绍水乡秀丽的学习内容为主题,组织学生围绕主题开展小组学习。要学习前明确制作要求:作品主题要真实反映水乡的特色,思想要积极向上,照片、文字要用代表性,符合身边的实际,鼓励创新。

2. 发挥小组成员能力,合理分工,明确责任

确定了学习的主题,那么就要求组长对任务进行详细的分工,让小组每位成员都能根据自己的特长分到适合的工作。上课使用到的大部分的素材来源于综合实践活动,例如:活动的方案、活动的照片、活动的记录、活动的心得等。比较难收集可以上网查找等方式完善,然后老师把不同小组收集到的作品老师放入共享文件夹,通过不同小组的力量融合成集体的力量,为作品的制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也让学生在小组共同收集资源的过程当中增长了见识。其次,作品的制作。一件作品的成功除了资源的收集外还需要技术的支持,颜色的搭配,版面的设计,这就必须要求合作学习,根据小组成员的不同特长,分工担任不同的制作任务,同时要求小组间加强交流,及时调整作品的制作。研究发现,通过主题引领下的合作学习,学生上交的作品无论在内容还是版面设计上都超过了以往的个人作品。

四、构建科学的学生发展评价标准,保证提高合作学习效率

要使合作学习持之有效的发展,教师需要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之前就制定出科学的发展性评介标准,用明确的评介标准引领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例如在制作《拥抱水乡秀丽》作品,我就根据客观实际,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包括了学生在整个合作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几个重要方面(主题与内容、技术应用、合作交流等),为使评价客观科学,我设计了包括本人评、其他成员评和教师评,评价标准按类别分为不同的评价等级,在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前就向学生明确了评价的内容,学生也就有了清晰的行为目标和对最重要知识和技能的预期,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调整。

现在的信息技术课堂不单单是技术的学习,更多的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共同参与、相互合作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培养学生对信息采集培养、分析、筛选、加工、传输、共享和应用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共享、学会应用,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与人交往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赵水祥,王振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教育科学研究,2004(12).

[2] 盛群立,郑淑贞.合作学习设计——现代教学理论与设计丛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高中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