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把握小学数学课堂探究性学习

2020-08-14徐燕萍

考试与评价 2020年7期
关键词:自我反思合作探究自主探究

徐燕萍

【摘 要】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自主探究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给教育教学带来新的气象。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科学地创设各种富有生活情趣和开放性的有效情境,形成自主学习氛围。创新与运用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不管是创新还是运用都离不开探索,没有了探索,任何学科——包括数学,都会失去灵魂。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自主探究  问题情境  合作探究  自我反思

数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有效途径,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与理论并在生活实践中运用的动态过程。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学习知识的启蒙阶段,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他们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思维模式的成型。因此,教师要能够摒弃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探索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举措,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抽象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一、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是求知欲的根源,对学生来说,好的问题甚至比好的答案更有价值。创设问题情境能够促使学生思考探索,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有效地解决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的有效途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问题中总结规律,掌握知识,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例如,在教授三年级数学《克、千克、吨的认识》这一章节时我给学生们播放了小兔子和大猩猩摔跤的动画,比赛刚一开始兔子就输了,学生都笑了,觉着兔子自不量力。

这时我问学生:兔子为什么会输呢?

学生答道:兔子太轻了。

我问:你是怎么看出兔子轻的呢?

学生答道:眼睛一看就知道。

我问:那你还知道什么其他方法可以比较兔子和大猩猩的体重吗?

学生:用称量一下就知道了。

我问:你们知道怎么看体重秤吗?体重的计量单位又是什么呢?

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出了教学内容,学生们通过问题的引导积极地讨论探索了起来,有效地进行了自主探究性学习。

又如,在教授《平移和旋转》时,我问了学生这样几个问题:

同学们,电梯是怎样运动的?

那么风车又是怎样运动的?

你还知道哪些类似运动的事物?

我用生活中的事物创设问题情境,学生们带着疑问思考,自己通过自主探究性学习发现了旋转和平移的区别,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旋转和平移。

二、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主要强调人际交往对认知发展和自主探究的促进作用。小组合作探究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教学课堂充满了活力。小组合作探究把个人探索和小组合作进行了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合作意识。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例如,在教授小学三年级《图形的周长》这一章节时,我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在课下测量身边物体的周长和边长,学生分工合作,集思广益,有人负责记录,有人负责测量,还有人负责寻找目标物体。最终学生们测量了各种各样物体的周长,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甚至包含一些不规则物体。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发现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边长的关系,用教学实践验证了理论,掌握知识的同时还学会了分工、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又如,在教授《对称》这一章节时,我将班里的学生分为5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在课下寻找对称物品,可以是生活用品,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学生们都积极参与,找到了很多物品,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更深刻地理解了对称的含义,并提高了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学习意识。

三、有效渗透数学思想,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小学数学课堂由两条主线贯穿,一个是小学数学的主要定理公式、概念法则的逻辑组合,一个则是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背后隐含的数学思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充分认识到数学思想和方法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挖掘潜在的数学思想,创造性地渗透给学生,以此提升学生的思维发展。首先,教师可以在教学情境中渗透数学思想,比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出示带有单元格的图形让学生观察数数,然后再结合面积公式求出它们的面积,以此对比是否相等,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其次,教师还可以在数学知识建构中渗透数学思想,比如,在学习植树问题时,为了让学生找到树的棵数与间隔之间的规律,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符号化思想和归纳思想,以此增强学生对规律问题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最后,在总结归纳数学知识时提升数学思想。比如课堂知识传授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进行总结,在知识回顾总结中梳理隱藏在其中的数学思想,使学生建构一个清晰的知识体系图,增强学生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和认识。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现状,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解决自身的问题。

总而言之,加强自主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对学生的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自主探究式学习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筛选有效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应用,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好数学,爱上数学。

参考文献

[1] 陈永平.试论基于自主探究模式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8,31(109):96.

[2] 金彩萍.论主动探究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思考和应用[J/OL].现代交际,2018(12):28.

猜你喜欢

自我反思合作探究自主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探究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
“等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出彩机会
小学数学高段复习课中学生自我反思力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