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音乐融入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思考

2020-08-14姜巍巍

新课程·上旬 2020年10期
关键词:初中音乐民族音乐课堂教学

姜巍巍

摘 要:民族音乐是音乐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增添了音乐的特色性和区域性。为了使民族音乐得到更好的发展,要将民族音乐融入初中音乐教学中。简述了将民族音乐融入初中音乐课堂的重要性,探讨了融入民族音乐的教学方法,希望能为进一步加强对民族音乐的重视和有效的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族音乐;初中音乐;课堂教学

在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的形势下,民族文化须得到重视,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特色也随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为了弘扬民族音乐必须提高民族音乐理念,重视民族音乐教学成为当前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选择,坚持民族特色将民族音乐发扬光大,这样才会使得民族音乐在世界音乐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且对全球化中国音乐教学有积极的影响。

一、民族音乐融入初中音乐课堂的重要性

(一)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一个国家能够稳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传统民族文化,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历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而现代的初中生对这些传统文化了解甚微,将民族音乐融入音乐课堂中可以让学生在音乐里找到文化的痕迹,带来生动形象的传统文化教育,例如:一曲《满江红》充分展示了深厚的爱国之情、一曲《水调歌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悲欢离合的情感、一曲《嘎达梅林》赞颂了保护土地而牺牲的大英雄,在进行这些民族音乐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让他们更加热爱这片土地,增强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提升学生的素质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1]。

(二)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观

民族音乐包括民歌、说唱、戏曲和民族乐器,不同的民族音乐形式代表着不同的民族审美观。民族音乐教学应该重视教育的价值,音乐能够带来欢乐、陶冶情操,民族音乐的审美过程要注重韵味和风格特点,例如:汉族小调比较抒情,旋律委婉、新疆民歌较欢快并一般伴有舞蹈、内蒙古的民族音乐较高亢激昂、彝族地方音乐较朴实无华等,戏曲在唱腔和动作方面也都各有不同,每种民族音乐都有美好的一面,而现代的中学生音乐教学都是以流行音乐为主,使学生缺乏对民族音乐的审美观,局限了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融入民族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观,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民族音乐融入初中音乐课堂的策略

(一)巧用课前的空余时间,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培养学生养成聆听民族音乐的良好习惯,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例如:通过课前空余时间放一首优美的曲子,把学生带进美的环境,让他们感受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课堂的开头如果是千篇一律的问好,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热情,而在课前放一首民歌营造好的上课气氛,用轻松的音乐缓解学生上课疲惫的同时让他们感受到美的旋律,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唱,提前进入课堂状态。

(二)通过教师范唱去感染学生,提高学生兴趣

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要在歌声里把歌曲的感情传达出来,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歌曲的意义,提升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教学时充满感情地进行范唱,用正确的姿势、呼吸以及发音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从听觉上转化为视觉上的冲击,以便在学习时能更加生动地展示,并且初中生的可塑性很强,当教师能够有足够的感情进行范唱,会容易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模仿,这种传递和交流是最直接的,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三)正确进行歌曲分析,加入动作参与体验

在课堂中,老师要和学生共同进行民族歌曲的分析,以情带声,以声带情,声情并茂地对歌曲进行表达,例如:在学习《牧场上的家》的时候,将歌曲的写作背景以及所表达的情感进行共同探讨,让学生参与到歌曲当中,深刻体会、表达,在大家都学会后,还可以进行表演,例如:在学习《我们的好家园》时,根据歌曲的情感将歌曲编成手语或者舞蹈,让学生体会歌曲的情绪,成功利用听、唱、动进行歌曲的演绎,只有用心体会、理解才能创造出好的作品,而通过这种方式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好地完成教学。

(四)创造情景体验

感官的参与会使认识事物的深刻程度变大,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情景体验可以让学生听有所思、看有所想,有效將民族音乐融入课堂中,例如:在学习《我们的好家园》时,先听一遍用地方语言演唱的版本并播放MV视频,让学生在欣赏优美旋律与画面的同时,有种置身之内、身临其境的感觉,唤起学生的情感与民族情怀,并激发出强烈的表现欲和创造欲,将民族音乐特点和特色发扬光大,这种利用视觉加强听觉感知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对民族音乐形象的理解,发挥教学意义。

(五)进学科综合体验

民族音乐教学要具有丰富性和兼容性,在教学中加入一些文学领域知识,有助于呈现更优秀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金耳环》时,从回族农村人民的生活入手,讲述回族人民早期表达尊敬、友爱的礼貌用语以及祝福问候、以礼待人的待客之道等,让学生对回族的风俗习惯有一定的了解,再与民族特色教育相结合,更好地体会歌曲所传达的新农村美好生活愿景,从而更好地表达歌曲[2]。

总之,在初中课堂上学习民族音乐可以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在提高学生欣赏能力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民族音乐教学,精心挑选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让民族音乐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白颖婵.民族音乐融入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分析[J].北方音乐,2019,39(20):152,154.

[2]徐宠.民族音乐融入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初中音乐民族音乐课堂教学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