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悟社会实践大课堂

2020-08-14陈丽华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可操作性教育性社会实践

陈丽华

【摘要】社会实践是学生以社会成员的身份进入实际的社会情境,直接参与各种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领域,开展各种力所能及的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体验性的学习,它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要目标,同时表现为按照一定的想法和目标改造自然和社会。为更好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校首先征集学生意见,然后将学生意见整理、归类,针对各学科制定实践计划,实践活动结束后,班级教师针对本班情况,收集学生的不同形式的实践感受,如手抄报、绘画等,引导学生从实践活动中获取更多知识。

【关键词】社会实践 课堂与生活 教育性 可操作性 开放性

社会实践的开展旨在打破教室的束缚,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实现学生整体、和谐地发展。理论离不开实践,只有在实践中亲身体验,高尚的思想和良好的品德才会潜移默化地变成学生自身的素质。这学期,我校认真贯彻市教委以及学校综合实践课程计划的有关精神,坚定不移地依照新课程理念,分年级、分类型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向深入,努力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着重培养既有底气又有灵气且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现代小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一、活动内容的选择应该具有教育性和可操作性

内容是活动的基础,没有好的内容就不会产生好的效果。我认为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要從本地实际出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与他们的身心发展相结合,立足本土,在家乡现代化进程中寻找内容。活动内容除了有针对性、教育性和实践性之外,还要体现地方性和时代性的特点。活动内容可以是道德品质、健康生活的,也可以是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性思维方面的,还可以是动手动脑、培养生存能力方面的。总之,能达到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的就是好内容。

二、内容选取要多角度

确定本学年的活动内容时,首先在学生中展开广泛的讨论,让他们围绕书上的课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再由指导教师根据汇总的情况进行梳理、筛选、归类,上报科学的、可行的课题,最后由教导处做通盘搭配,根据各年级确定的研究主题进行统一的规划安排,制定计划。

三、要选取贴近生活的课题,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

小学综合实践课,强调有意义的学习,注重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掌握与情感教育相结合,陶冶情操,培养兴趣。因此,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来源于儿童生活实践经验,以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选取学习课题,建立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产生情趣,这是维系学习的原动力。因此,选取学习课题时,应当使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的知行统一搭起一座桥梁。例如,在教授一年级《秋天》时,可以让学生们走一走、看一看、找一找,真真切切地感受秋的变化,秋的气息,这毫无疑问比书本中的描述要更有说服力。

四、要注重生活时空的多元,实现学生乐学的需要

小学综合实践课要回归生活和社会,我们不能将学生圈于学校,而要以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为线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的活动网络,全面实施教育。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家庭、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因此,活动的组织形式要根据时空的特点,或班级,或小队,因地制宜。要通过各种生活体验活动,满足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和愉悦的同时获得发展。例如,在教授二年级《阿德的梦》时,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留心观察生活中发生的变化,体会社会进步与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通过简单地观察、调查,锻炼和提高调查、探究及搜集资料的能力,学会讨论与合作,从而让学生们在自主学习中了解到了通信及交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五、要发挥时间上的近距离效应,开展学生生活中的教学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大力倡导生活教学。他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着教育的意义,要使学生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生活就是教育。由此他认为生活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教育应该在生活中进行,从中可以看出他极其重视学生在生活中的亲身经历、实践和创造,注重教育向生活的回归。因此,理论联系实际是小学综合实践课的最大特点,当今世界的社会现象千变万化,学生生活在充满各种信息的社会里,适当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目标的有效达成。

六、把握时机,抓住教育切入点

小学综合实践课仅有系统性知识教学是不够的,学校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生活事件随时发生,因此,教师要注意把握时机,抓住教育切入点、结合点,针对学生的思想和具体表现找准时机,然后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有目的地渗透,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教育,从而促进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统一,生活与发展的统一。

七、要时刻注意安全,确保社会活动的顺利开展

安全问题是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活动开始前,先到活动的地方踩点,下发明确的活动方案。在出发前,强调组织纪律,提醒孩子做好外出的各项准备工作,防止安全事故发生,要保证活动圆满的完成。每次外出活动,我校都会提前三天给家长下发活动通知书,并收取回执,参考家长的意见。出发前,每班安排2至3名老师全程跟随学生学习,活动中,老师要不断提醒学生注意纪律、文明礼貌等,同时提醒学生认真听取导游老师的讲解,并和孩子们一起亲身实践科学实验、动手制作等,不断督促孩子学习,并全程保护孩子的安全。

八、指导学生进行活动反思

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后,必须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反思,以提升批判能力。常见的反思方式包括:小组讨论、撰写心得、举办庆典或演讲等分享活动,可邀请家长、社会机构相关人员以及服务对象等共同参与。我校通常会以手抄报、活动作文、开班会等方式指导学生进行活动总结和反思,一方面提升学生对活动的认识,另一方面使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进一步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

九、评价学生的活动表现,给予奖励

在社会实践的计划执行之后,教师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没有参加或参加时间不足的不给予学分。对在社会实践中表现突出者,给予某种形式的奖励。在我们班,是以积分制对学生进行奖励的,遵守纪律、讲文明懂礼貌、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认真学习、积极参与活动等,每个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分数奖励,分数达到一定限度,便会获得相应的小礼物。通过这样的奖励制度,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及培养文明行为习惯,同时增长知识。

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是立足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思想;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与社会联系,促进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性思想;立足于学生社会活动的实践性思想的合理教学思路;是力求教学目标、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符合学生的生活逻辑,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的,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安排教育活动的开放性教学。这种教学思路既为广大教师所认可,又为全体学生所接受。唯此,才能使小学综合实践课成为一切学生喜欢的、真实有效的生活课程。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实践活动无所谓好坏,只要实实在在,学生在能力、态度、情感等各方面有了一定的收获,情商得到了培养,就是一种成功。要知道与综合课程的亲密接触一定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的,只有在“做”中才能会“学”!只有在不停地学习中,才能接近完善。只要我们有勇气和信心走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特色之路,那么这些活动的结果总是双赢的。

猜你喜欢

可操作性教育性社会实践
论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
数学活动中如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浅谈思维导图学习法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危化企业提高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的对策措施研究
学前教育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的分析
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
光电信息技术在特种设备中的应用研究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